#
客服热线:0311-85395669
资讯电话:
139-32128-146
152-30111-569
客服电话:
0311-85395669
指标

技术进步推动达钢烧结生产实现新突破

浏览:|评论:0条   [收藏] [评论]

摘 要:达钢烧结厂通过技术进步,在2006年烧结矿产量大幅提高的基础上,2007年再次实现了烧结矿产量的新突破,远远了两台烧结机的设计能力,同时烧结矿质量在控,满足了高炉生产需要,…

   要:达钢烧结厂通过技术进步,在2006年烧结矿产量大幅提高的基础上,2007年再次实现了烧结矿产量的新突破,远远了两台烧结机的设计能力,同时烧结矿质量在控,满足了高炉生产需要,缓解了达钢烧结与高炉产能不匹配的矛盾。

 

    关键词:技术进步   产能   提高

1   

    达钢烧结厂现有两台烧结机,l#烧结机于1997年投产,有效抽风面积为34 m22#烧结机2004227投产,有效抽风面积为85 m2。总设计能力年产110t烧结矿,综合利用系数140 t(m2·h)2#烧结机除烧结机本体、带冷机、单辊破碎机、主抽风机为独立系统外,其余配料、混料、整粒运输系统在设备能力扩大后与l#烧结机(34 m2)系统共用。

    达钢炼铁厂有高炉三座,1#335 m22#3#炉均为470 m33#炉投产后l#炉停炉大修。20071#高炉大修后复产,三座高炉同时生产,烧结矿产能更显不足。烧结厂通过不断努力,深挖内潜,2006年实现了烧结矿年产量138万吨,远远超过了设计能力,2007年又实现了年产人炉烧结矿167万吨的新的突破,两台烧结机综合利用系数达到209 t(m2·h),超过设计能力069 t(m2·h),缓解了烧结矿的供需矛盾,最大限度地满足了高炉生产需要。

2  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主要技术经济指标,见表l


3  技术措施

    1)继续深入实施厚料层烧结,1#机料层厚度从480 mm提高到550 mm2#机料层厚度从650 mm提高到700 mm

    ①年初通过讨论分析和技术论证,对1#烧结机台车栏板进行了更换,栏板高度由490 mm提高为550 mm

    ②烧结机平料装置的技术改造:安装可调节的分段式小闸门和挡料板,改善了布料效果,并将原来的辊式压料装置改成分段箱式压料装置,使台车料面达到较理想的布料效果。

    ③松料器有助于料层透气性的改善,但原松料器由于过于密集,料面经常出现拉钩,影响烧结矿产、质量。烧结厂利用检修时间,对两台烧结机松料器进行了技术改造,消除料面拉沟,料层气流分布更加合理,透气性改善:将l#机松料器改为一排,由7Ø25×1500的圆钢组成,每根间距167 mm,与台车篦条间距200 mm;将2#机松料器改为两排,上排由8Ø25×1500的圆钢组成,每根间距200 mm,下排由9根,每根间距182 mm。上、下两排间距220 mm,下排与台车篦条间距200 mm

    2)摸索、调整、改善多辊布料器的工艺参数,改进使用效果,提高多辊利用率,调节物料偏析,使混合料在台车上分布更趋合理,改善料层透气性,减少了返矿率,提高了烧结矿产、质量。

    ①将多辊安装角度由45°调整为36°,并整体向前移动100 mm,缩小了多辊与圆辊的垂直间距,多辊辊面利用率从原来的55%提高到89%。

    ②在多辊辊子两端转动部分加焊直径与辊径一致的圆环,彻底解决了辊子连接处缝隙大、漏料严重的问题,使多辊转速由10rmin提高到35 rmin左右,物料下料达到较理想的偏析效果,烧结过程更加稳定。

    3)改造点火炉煤气支管,预防点火嘴堵塞,改善点火效果,提高烧结矿质量。将煤气支管由垂直改为平行于点火器,消除了煤气中杂质、焦油沉积而堵塞点火嘴的现象,点火质量大大改善。

    4)独创加长篦条,消除1#机料面风洞,改善烧结效果。l#烧结机台车端面年久磨损严重,既漏风又漏料,形成风洞,烧结效果不佳。通过论证和实验,采取将台车靠端面的炉篦条加长35 mm的办法,委托设备公司加工,使用后效果明显,消除了风洞。

    5)实施混合料水分分级控制,增加混合料水分加水点,稳定了混合料水分,确保烧结过程稳定。一混加水点将水分控制在65±02%,其余水分在二混补充,三混设有临时加水管路备用,使混合料水分稳定率从843%提高到988%。一混引入热水池的热水,进一步提高了混合料料温,降低了过湿层对烧结矿产质量的影响。

    6)完善生石灰消化技术,大胆尝试热水消化,使生石灰消化更加充分,更好地起到使混合料粘结成球、提高料温的作用,改善烧结条件:

    ①安装使用生石灰消化器,结束了过去简陋的人工加水消化方式,使生石灰消化更加均匀充分。

    ②通过试验比较,将冷水消化改为热水消化,大大缩短了消化时问,弥补了生石灰活性度差、消化慢对生产造成的不利影响,混匀料成球性提高约2%~5%,料层透气性显著提高,成品矿中“白点”减少。

    7)科学合理地使用好返矿,部分返矿进入一次配料,二次配料的返矿提前打水润湿,减少了生产过程的异常波动:

    ①由于2#3#高炉返矿粒级悬殊较大,造成烧结料层透气性变化大,生产过程异常波动,通过摸索,固定了两种返矿在二次配料的配比,保持连续、有序地使用。

    ②高炉返矿成分较复杂、波动大,将部分高炉返矿进入一次配料中,配比由2%~3%逐步稳定在5%~10%,返矿与其它铁料均匀混合,并且相互充分浸润,改善了物料的烧结性能。

    ③二次配料的返矿实施提前打水润湿,改善了返矿的亲水性和成球性,提高了混合料成球率和烧结料层的透气性。

    8)配料操作工通过细心的观察和总结,对配料仓仓门进行了改造,将秤体转速提高,改变了以往下“坨坨料”的状况,各物料下料精度提高,更加均匀;同时在烧3、烧4、烧5、烧6皮带上分别制作、安装收分料装置,使物料在上料系统得到充分混合,促进了烧结矿产、质量的稳定提高。

9)改进散料工艺流程,回收可人炉烧结矿。经检测,2#机散一3、散一4皮带上的散料+5mm粒级达60%以上,由于工艺布置所限,原设计流程为散料进入上料系统循环烧结,造成极大浪费。将散一3、散一4皮带改造、合并、延长,并通过2。带冷下的散一6皮带,进入成品系统后,每天可回收散落烧结矿约30 t左右,年回收近lt

4  设备改造

    1)经过周密准备、精心组织,年初顺利完成了l#烧结机的大修,设备工况大幅度好转,并且重点进行了漏风治理。

    ①针对l#机台车端面下部磨损严重,采取将端面部分打磨后,填人螺栓连接的薄板,弥补端面下部的缝隙。

    ②实施了烧结机机头、机尾四连杆密封改全金属柔磁性密封的新技术。

    ③在l#机抽风系统钢板喷涂耐磨、防腐蚀、防冲刷的无缝多元纳米材料。通过上述台车端面技术改进以及采用新材料、新技术,烧结机系统漏风率显著下降,有效风量的提高,为优质高产创造了有利条件。

    2)利用烧结机尾部密封装置改造的机会,开动脑筋,见缝插针,实施扩能改造。10月份2#机年修更换密封装置时,拆除原两级密封,将全金属柔磁性密封装置后移,增加的位置改造为尾部风箱,增加烧结机有效抽风面积共30 m2

    3)改造混合料仓内部结构,将分体式料仓改为整体式,消除了料仓内壁两段接合处的粘料;并且在料仓内壁粘贴耐磨陶瓷钢玉衬板,其性质光滑、耐磨、不粘料,使用效果较好,有效地避免了料仓粘料、悬料现象,下料通畅,保证了生产连续性和稳定性。

    4)耐磨陶瓷钢玉衬板在圆筒混合机也得到成功地运用,三混和二混分别改用耐磨陶瓷钢玉衬板,提高和延长了齿式联轴器、轮胎组等零部件的使用寿命,增加了圆筒混合机的有效直径,提高了混匀造球能力,同时,由于筒体清料次数减少,减轻了员工的劳动强度。

    5)带冷系统增加两台鼓风机,扩大了冷却能力,提高了烧结矿的冷却效果,防止因产量提高后带冷机冷却能力不足而跑红矿。

5  管理措施

    1)打造烧结文化,构建和谐烧结,营造“严格管理,鼓励创新,宽容失败”的烧结文化,以“团结、民主、富有战斗力和开拓精神”为出发点,以“培育团队精神”为着眼点,真抓实干,创新管理,及时宣传贯彻企业的政策、制度和举措,不断提高员工的思想觉悟,使整个队伍充满积极向上的活力。

    2)下大力气抓内部培训工作,努力提高员工,特别是骨干和工班长的业务技能和综合素质,严格考核考评机制,建立员工自学、自培长效机制、鼓励员工提高自身素质,自学成才。

    3)把安全和现场管理的重点放在现场,落实在员工的意识教育上,确保安全文明生产。

6   

    达钢烧结厂以技术促生产,以低产能完成了高产量,实现了烧结机产能的新突破,烧结矿各项质量指标在控,三座高炉烧结矿比例稳定在65%~70%,满足了高炉生产的需要,缓解了目前达钢产能不匹配的现状,为达钢集团公司整体经济效益的提升作出了较大的贡献。

延伸阅读
上一篇:马钢一铁1#机烧结矿适宜M g O含量的工业实践
下一篇:烧结过程中铁矿粉的液相流动性及其互补配矿方法的研究
分享到:
[腾讯]
关键字:技术进步 推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