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钢全梅精烧结试验研究
浏览:次|评论:0条 [收藏] [评论]
摘要为了实施烧结烟气脱硫方案,研究了全梅精烧结的可行性。试验表明:梅钢实行全梅精烧结完全可行。当低碱度烧结时,烧结矿强度有一个大的提高,燃料消耗大幅度下降,烧结矿品位上升…
摘要为了实施烧结烟气脱硫方案,研究了全梅精烧结的可行性。试验表明:梅钢实行全梅精烧结完全可行。当低碱度烧结时,烧结矿强度有一个大的提高,燃料消耗大幅度下降,烧结矿品位上升。本试验为我公司集中使用和用好梅山精矿提供了依据。
关键词梅精矿烧结性能试验研究
1 前 言
梅山铁矿是梅钢股份公司下属的矿山,也是目前国内最大的黑色冶金地下矿山之一,目前保有地质储量1.8亿t,从1975年投产至今,矿井已掘进到一
随着国家环保政策的日益严格,对烧结烟气脱硫的呼声越来越高。梅山精矿一个显著的特点就是S、P含量高,为了研究本公司烧结烟气脱硫方案,以及“十一五”规划铁前用料安排,提出了将梅山精矿集中在3号烧结机(
2试验条件
2.1原燃料的理化性能
试验所用的原燃料取自烧结分厂,其理化性能列于表l。
2.2梅精矿特性
1)矿相组成
梅精矿的矿物组成非常复杂,铁矿物中含有赤铁矿、磁铁矿、褐铁矿(Fe2O3·nH2O)、菱铁矿(FeCO3)和少量黄铁矿(FeS2)。脉石矿物有石英、高岭石、白云石、绿泥石{M5—6[(Si,A1)4O10](OH)8}、方解石(CaCO3)和伊利石{(K,H3O)(Al,Mg,Fe)2(Al,Si)4O10 [(OH)2H2O]}。铁矿物主要为粒状,较致密。脉石部分与铁矿物共生在一起,部分独立存在。梅精矿中的CaO含量较高,SiO2含量较低,其二元自然碱度(CaO/SiO2)大约波动在0.7~0.9范围内,属自熔性精矿。原始矿相组成的复杂,必将导致烧结矿矿相组成的复杂。
2)烧结性能
经过原矿破碎、细磨、浮硫、弱强磁选后的梅精矿含水量在8.5%以上,S、P等杂质含量高。梅精矿中的褐铁矿、菱铁矿在高温烧结时分解,烧损在8%以上,故折算品位较高。梅精矿的褐铁矿、菱铁矿在高温烧结时分解,烧损在8%以上,故折算品位较高。梅精矿的开始软化温度较低,为
矿物特性和烧结性能决定了梅精矿是一种烧结性能复杂、特殊的矿。
2.3试验参数
主要操作参数模拟3号烧结机现状,料层厚度
2.4试验料比
基准料比系目前烧结生产料比,试验料比为全精矿料比,见表2。
3试验结果及分析
烧结杯试验结果列于表3。
3.1转鼓强度
由表3可知,当碱度从1.0逐步提高到1.3、1.4、1.54、1.63倍,烧结矿转鼓强度大幅度提高,平均在70.73%左右,比基准提高了6.56%,这可能是自由的Fe2O3与CaO生成低熔点铁酸钙的缘故。随碱度进一步上升至1.75、1.79、1.89、2.03倍,烧结矿转鼓强度反而有下降趋势。
3.2燃料消耗和FeO含量
从表4可看出,全梅精烧结的特点之一是燃料消耗较低,为60~
全梅精烧结矿的FeO含量高(为11%~12%),主要是梅精矿含有20%左右的。Fe2+,经计算原始带人混合料中Fe2+在17%以上,而基准试验混合料带人的Fe2+仅为7%~8%,经烧结后Fe0基本在8%。9%左右。
3.3利用系数
全梅精烧结的特点之二是利用系数较低,在1.10~1.20 t/(m2·h)之间,这是梅精矿的矿物组成和烧结性能所决定的。依据梅精矿的基础特性,全梅精烧结过程中产生的液相量过多,影响料层的透气性。研究表明,全梅精烧结要获得较高的利用系数,质量指标就难以保证,而梅精矿复杂和特殊的烧结性能也难以获得高利用系数。不过,梅钢公司烧结产能有富裕,关键是要解决烧结矿质量和用料结构的问题。
3.4烧结矿品位
全梅精烧结条件下,烧结矿SiO2在4.5%左右(见表4),铁品位基本在58.0%以上,与当前烧结矿品位持平。当碱度在1.3、1.4、1.54时,品位都在59%以上。品位上升对高炉提高产量,降低焦比,减少渣量及炉况顺行均有积极的意义。
3.5料层厚度
烧结试验料层为
3.6混合料水分
进一步的探索试验表明,全梅精烧结时}昆合料适宜水分为6.30%~7.0%。考虑到梅精矿带入的水分为9.48%(年平均),使烧结生产中一混、二混加水及生石灰加水消化受到限制,因此生产中可取消冷返矿加水,对二混加水位置进行相应调整,同时还应对人厂的梅精矿水分上限进行控制。
4矿相组成
由表6可以看出,随碱度提高,烧结矿中铁酸钙和硅酸二钙增加,玻璃相减少,烧结矿中粘结相总量约25%左右。在试验一1中烧结矿粘结相总量相对较少,且主要为玻璃相,因此烧结矿的强度和还原性较差。随着碱度提高,烧结矿中的铁酸钙含量增多,即粘结相量增加,使强度和还原性得到改善;但试验一7、试验一8、试验一9烧结矿中的赤铁矿、玻璃相含量较少,烧结矿的强度和还原性受到影响。
5冶金性能
从表7可知,全梅精烧结矿的低温还原粉化指数RDI+3.15相对基准有较大的提高,尤其是在碱度1.3、1.4、1.54时,平均为75.14%,比基准烧结杯试验时提高了近12个百分点,这有利于高炉炉况顺行和改善炉内气流分布。但全梅精烧结矿的还原度不大理想,RI最高只能达到72.25%,平均只有66.6%,较基准下降了近9%,比当前生产烧结矿(R178%以上)相差更大,但随着碱度提高,RI有改善的趋势。
6结论
1)将梅山精矿集中用于3号烧结机(
表7烧结矿的冶金性能
2)全梅精烧结所需的配碳量较低,混合料水分在6.5%左右,烧结料层
3)烧结矿碱度在1.30、1.40、1.54时,强度有一个大的提高,燃料消耗大幅度下降,烧结矿品位上升,利用系数低,可满足现有高炉需要。
4)在下一步的工业试验和生产时,关键是要解决好混合料水分的控制问题。因为梅山精矿不仅含水高,而且波动也较大,如果只依赖烧结内返矿加以平衡会有较大的难度,特别是每年雨季,水分控制难度更大。另外,高炉如何配用高磷烧结矿的问题也需进一步论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