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向我东北等地转移产能势头初显
浏览:次|评论:0条 [收藏] [评论]
记者近日在大连、沈阳、长春等地调查采访中发现,尽管地震、核辐射等灾害导致短期内日本大量海外资金回流日本、日元升值以及个别在谈项目投资放缓,但日本向我国东北等地转移产能的势头已经初…
记者近日在大连、沈阳、长春等地调查采访中发现,尽管地震、核辐射等灾害导致短期内日本大量海外资金回流日本、日元升值以及个别在谈项目投资放缓,但日本向我国东北等地转移产能的势头已经初步显现。专家认为,从长远来看,我国应抓住机遇,积极迎接日本产业转移。
日本多个投资项目即将落户东北
辽宁省对外贸易经济合作厅日韩投资促进处副处长孙毅说,截至目前,辽宁省已累计批准日商投资企业6890余家,实际利用外资121亿美元。日本地震、核辐射事故发生后,短期内辽宁省个别在谈项目受到一些影响,比如沈阳三浦装饰材料、和田门窗项目日方暂停签约,日立集团推迟了访问,日本中央三井信托银行、亚麻库斯建筑构件园项目放缓。但是,也有一批日资企业正在积极向东北转移。3月21日,日本一大型企业的社长来访,拟投资40亿元在大连与奇瑞合资生产汽车,这一项目不仅没有因地震而影响投资意向,相反日方却格外积极主动,这一汽车项目落户大连保税区的步伐很可能因此加快。
大连金州新区招商一局二处处长宋芳告诉《经济参考报》记者,旭硝子日本株式会社已决定投资1亿美元,新上一条太阳能电池基板玻璃生产线。旭硝子特种玻璃(大连)有限公司是由旭硝子日本株式会社于1993年1月投资兴建的独资企业,公司拥有浮法玻璃生产线一条、在线镀膜生产设备一套,主要生产低辐射镀膜玻璃、太阳能电池基板玻璃。太阳能电池基板玻璃于2009年推出,该公司是目前国内唯一一家太阳能电池基板玻璃供应商。
此外,松下蓄电池(沈阳)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告诉《经济参考报》记者,目前公司正考虑向沈阳化学工业园搬迁扩产,增加投资,具体情况正在商讨中。佳能大连办公设备有限公司也表示,由于佳能在日本停产的两家工厂与大连生产的产品基本相同,所以未来不排除这两家工厂产能转移大连的可能。不过,要想尽快实现产能扩大,可能需要相关部门尽快协调解决劳动用工、进口设备与原材料等问题。
中长期日本部分产业可能向我国转移
普利司通(中国)投资有限公司公共传播部章雯向《经济参考报》记者介绍说,因一部分特殊合成橡胶和特殊药品的日本供应商受灾,处于无法供给的状态,所以给中国工厂的生产也造成一定的影响。目前日本国内在实施计划停电,预测在夏季来临时会面临电力不足的问题。所以目前正在加快日本进口品的国产化速度。普利司通(中国)投资有限公司目前在沈阳、天津、无锡、惠州等地设有4家工厂、2家研发机构及一个培训中心。
东北财经大学教授金凤德认为,从能源方面看,日本很多地区在较长时间内将面临电力供应不足的问题。而作为“耗电大户”的工业企业,无论是恢复生产还是重建,电力供应都将成为瓶颈。同时,此次核电危机彻底改变了原来“核电是安全绿色能源”的印象,可以想见日本众多大型跨国公司从能源角度出发,也将加快产业转移的步伐。
日新电机(大连)技术开发有限公司总经理范鹏辉说,日新电机总部在日本京都,大地震造成的直接损失较小,但其有二三十家供应商在仙台震区,大地震导致供应商的生产停顿、物流中断,供应链被“震”断。大地震很有可能导致像日新电机这类大企业加速向中国内地日资企业基础好的地区尤其是大连寻求供应商,甚至是转移产能。据了解,日本住友电工·日新电机是世界500强企业,产业带动力很强。目前,日新电机在中国国内有13家子公司。
专家认为,从供应链角度看,此次日本地震对日本跨国公司的生产经营模式必将带来深刻影响。尤其是其“日本生产核心元件中国生产附加值不高的配件或组装加工成品全球市场销售”模式,在此次地震中受到重创,很多世界知名跨国公司因全球供应链发生断裂,一些很小的零部件供应不上就造成了上下游企业而陷入停产,进而影响了全球的电子、汽车产业。
据分析,此次震后,一方面一些日本企业将努力改变对供应链的过分依赖,加大核心零部件对外转移的力度,使其海外工厂降低对日本本部的依赖性;另一方面海外工厂也将向上下游延伸,逐步提高生产经营的独立性。
应积极引进日本核心技术
辽宁省对外贸易经济合作厅日韩投资促进处副处长孙毅分析认为,中长期来看,此次日本地震,必将对日本能源战略、产业布局和企业经营模式产生重大而深远的影响。我国应依托地缘优势和现有的产业优势,主动出击抢抓机遇。
专家认为,从长远来看,我国应把握此次日本地震带来的机遇,开展以下几项工作:
一是密切关注日本企业动向,依托现有产业基础,针对日本灾区产业结构特点,有针对性地开展招商引资,壮大我骨干产业。
二是利用日本企业核心零部件向外转移的机会,加快引进日本核心技术,提升和改善我国产业结构。
三是从现有日资企业入手,分别向上下游产业延伸,一方面针对现有骨干企业开展有针对性的上下游对日招商,加快实现产业集聚,另一方面主动了解日资企业因地震造成的零部件替代需求,组织本土企业为之配套,借此提升本土企业的技术水平和生产能力,跻身跨国公司产业链,实现做大做强。
四是出台相应政策,促进日本企业将区域总部及研发机构落户我国,引资与引智并举。
五是利用日本灾后重建需求,充分利用大连、沈阳等地的地缘与产业优势,进一步加强与日本的经济与贸易往来。
来源:经济参考报
日本多个投资项目即将落户东北
辽宁省对外贸易经济合作厅日韩投资促进处副处长孙毅说,截至目前,辽宁省已累计批准日商投资企业6890余家,实际利用外资121亿美元。日本地震、核辐射事故发生后,短期内辽宁省个别在谈项目受到一些影响,比如沈阳三浦装饰材料、和田门窗项目日方暂停签约,日立集团推迟了访问,日本中央三井信托银行、亚麻库斯建筑构件园项目放缓。但是,也有一批日资企业正在积极向东北转移。3月21日,日本一大型企业的社长来访,拟投资40亿元在大连与奇瑞合资生产汽车,这一项目不仅没有因地震而影响投资意向,相反日方却格外积极主动,这一汽车项目落户大连保税区的步伐很可能因此加快。
大连金州新区招商一局二处处长宋芳告诉《经济参考报》记者,旭硝子日本株式会社已决定投资1亿美元,新上一条太阳能电池基板玻璃生产线。旭硝子特种玻璃(大连)有限公司是由旭硝子日本株式会社于1993年1月投资兴建的独资企业,公司拥有浮法玻璃生产线一条、在线镀膜生产设备一套,主要生产低辐射镀膜玻璃、太阳能电池基板玻璃。太阳能电池基板玻璃于2009年推出,该公司是目前国内唯一一家太阳能电池基板玻璃供应商。
此外,松下蓄电池(沈阳)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告诉《经济参考报》记者,目前公司正考虑向沈阳化学工业园搬迁扩产,增加投资,具体情况正在商讨中。佳能大连办公设备有限公司也表示,由于佳能在日本停产的两家工厂与大连生产的产品基本相同,所以未来不排除这两家工厂产能转移大连的可能。不过,要想尽快实现产能扩大,可能需要相关部门尽快协调解决劳动用工、进口设备与原材料等问题。
中长期日本部分产业可能向我国转移
普利司通(中国)投资有限公司公共传播部章雯向《经济参考报》记者介绍说,因一部分特殊合成橡胶和特殊药品的日本供应商受灾,处于无法供给的状态,所以给中国工厂的生产也造成一定的影响。目前日本国内在实施计划停电,预测在夏季来临时会面临电力不足的问题。所以目前正在加快日本进口品的国产化速度。普利司通(中国)投资有限公司目前在沈阳、天津、无锡、惠州等地设有4家工厂、2家研发机构及一个培训中心。
东北财经大学教授金凤德认为,从能源方面看,日本很多地区在较长时间内将面临电力供应不足的问题。而作为“耗电大户”的工业企业,无论是恢复生产还是重建,电力供应都将成为瓶颈。同时,此次核电危机彻底改变了原来“核电是安全绿色能源”的印象,可以想见日本众多大型跨国公司从能源角度出发,也将加快产业转移的步伐。
日新电机(大连)技术开发有限公司总经理范鹏辉说,日新电机总部在日本京都,大地震造成的直接损失较小,但其有二三十家供应商在仙台震区,大地震导致供应商的生产停顿、物流中断,供应链被“震”断。大地震很有可能导致像日新电机这类大企业加速向中国内地日资企业基础好的地区尤其是大连寻求供应商,甚至是转移产能。据了解,日本住友电工·日新电机是世界500强企业,产业带动力很强。目前,日新电机在中国国内有13家子公司。
专家认为,从供应链角度看,此次日本地震对日本跨国公司的生产经营模式必将带来深刻影响。尤其是其“日本生产核心元件中国生产附加值不高的配件或组装加工成品全球市场销售”模式,在此次地震中受到重创,很多世界知名跨国公司因全球供应链发生断裂,一些很小的零部件供应不上就造成了上下游企业而陷入停产,进而影响了全球的电子、汽车产业。
据分析,此次震后,一方面一些日本企业将努力改变对供应链的过分依赖,加大核心零部件对外转移的力度,使其海外工厂降低对日本本部的依赖性;另一方面海外工厂也将向上下游延伸,逐步提高生产经营的独立性。
应积极引进日本核心技术
辽宁省对外贸易经济合作厅日韩投资促进处副处长孙毅分析认为,中长期来看,此次日本地震,必将对日本能源战略、产业布局和企业经营模式产生重大而深远的影响。我国应依托地缘优势和现有的产业优势,主动出击抢抓机遇。
专家认为,从长远来看,我国应把握此次日本地震带来的机遇,开展以下几项工作:
一是密切关注日本企业动向,依托现有产业基础,针对日本灾区产业结构特点,有针对性地开展招商引资,壮大我骨干产业。
二是利用日本企业核心零部件向外转移的机会,加快引进日本核心技术,提升和改善我国产业结构。
三是从现有日资企业入手,分别向上下游产业延伸,一方面针对现有骨干企业开展有针对性的上下游对日招商,加快实现产业集聚,另一方面主动了解日资企业因地震造成的零部件替代需求,组织本土企业为之配套,借此提升本土企业的技术水平和生产能力,跻身跨国公司产业链,实现做大做强。
四是出台相应政策,促进日本企业将区域总部及研发机构落户我国,引资与引智并举。
五是利用日本灾后重建需求,充分利用大连、沈阳等地的地缘与产业优势,进一步加强与日本的经济与贸易往来。
来源:经济参考报
延伸阅读
- 上一篇:通胀的真实原因在哪里? 下一篇:今日辟谣(2023年11月1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