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日韩领导人会议明日举行 日本欲除“流言之苦”
浏览:次|评论:0条 [收藏] [评论]
虽然未能如日本首相菅直人所构想的在日本福岛县举行开幕式,但第四次中日韩首脑会议21日至22日将如期在东京举行。中国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将出席会议,并访问宫城县和福岛县。
虽然未能如日本首相菅直人所构想的在日本福岛县举行开幕式,但第四次中日韩首脑会议21日至22日将如期在东京举行。中国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将出席会议,并访问宫城县和福岛县。
18日,中国外交部部长助理胡正跃在中外媒体吹风会上表示,此次中日韩领导人会议有望在四个方面取得进展:一是加强三国在应对自然灾害、核安全等领域的合作,二是确定下阶段的合作重点,三是进一步完善三国合作机制,尽快建立一个高效、规范和专业化的中日韩合作秘书处,四是就重大地区和国际问题进行沟通。
而作为东道国的日本,自然希望在农产品出口上有所作为,特别是要向中韩解释大地震后的食品安全问题,摆脱“流言之苦”。
设立秘书处:三国合作的机制化
“本次领导人会议,如果能决定设立中日韩合作秘书处的话,那将是中日韩合作史上的一件大事。”上海国际问题研究院日本研究中心副主任廉德瑰向《第一财经日报》表示,秘书处一旦设立,就标志着中日韩三国合作的机制化。这个机制就像一个国际组织一样,一般不会因为某个事件而停止运作,今后三国之间不管发生什么事情,都可以通过它来谈,所以,秘书处的设立将是一个不小的进步。
廉德瑰指出,在中日韩三国合作史上,日本和韩国因为顾及美国的脸色,过去一直不敢和中国走得太近,但金融危机期间美国无暇他顾,日韩出于缓解自身危机的需要而走近中国,在2008年实现了第一次三国领导人会谈,从抓住机遇推进区域合作的角度讲,这是三国外交人员智慧的体现。
“在目前,中日韩三国领导人会议谈什么并不重要,而实现会谈本身才是重要的,如果能设立秘书处,那将是一个更大的进步,三国先从经济一体化做起,渐渐扩展到文化的交流、政治的合作,最后自然而然地就形成了一个共同体。”廉德瑰表示。
经济合作是重点话题
廉德瑰认为,由于本次会议是在东日本大地震的背景下召开的,因此,三国在应对自然灾害及核安全方面的合作是肯定要谈到的话题,“灾害发生后,对方的救灾人员和物资如何以最快速度运到灾区,而不是像平时一样一个通关手续就办上好几天,就是一个很现实的问题”。
此外,对于日本来说,如何说服中、韩放开对赴日旅游的限制,也是一个急迫的话题。19日,日本政府观光局发布数据称,4月访日的外国游客数为29.58万人,同比下降62.5%,跌幅比3月的50.3%还要大。而外国游客数上一次跌破30万,还是近8年前的2003年5月,当时发生了“非典”疫情。
不仅旅游,受核泄漏问题影响,中国、韩国纷纷禁止进口灾区的农产品,对日本经济的打击也不小。“近些年,日本向中国出口农产品的增速很快,比如奶粉,但地震后受流言的影响非常大。”南开大学日本研究院经济研究部副教授张玉来表示,“流言受害”问题应该是菅直人政府要重点向中、韩说明的问题。
一家日本著名报纸的记者向本报表示,菅直人如果能在会议期间就核泄漏问题取得中、韩的谅解,并且在积极宣传日本食品的安全性上取得中、韩的理解,那就算合格了。
而对于中国来说,大地震后日本大公司开始将生产基地重新布局不啻为一个吸引投资与技术的好机会。张玉来认为,大地震后,生产基地集中在日本东北地区的汽车业、IT业大公司饱受产业链中断之苦,为避免重蹈覆辙,这些企业开始在西日本甚至海外布点,如果能吸引到这些公司来中国,对于推动中国的产业升级肯定大有好处。
“此外,菅直人已经宣布中止日本核电发展计划,对于东芝、日立、三菱重工等三大核电厂商而言,其国内市场骤然缩小,必然寻求向外扩张,而中国未来核电市场极具潜力,因此,中日之间极有可能达成相关领域的技术合作。”张玉来表示。
来源:第一财经日报
18日,中国外交部部长助理胡正跃在中外媒体吹风会上表示,此次中日韩领导人会议有望在四个方面取得进展:一是加强三国在应对自然灾害、核安全等领域的合作,二是确定下阶段的合作重点,三是进一步完善三国合作机制,尽快建立一个高效、规范和专业化的中日韩合作秘书处,四是就重大地区和国际问题进行沟通。
而作为东道国的日本,自然希望在农产品出口上有所作为,特别是要向中韩解释大地震后的食品安全问题,摆脱“流言之苦”。
设立秘书处:三国合作的机制化
“本次领导人会议,如果能决定设立中日韩合作秘书处的话,那将是中日韩合作史上的一件大事。”上海国际问题研究院日本研究中心副主任廉德瑰向《第一财经日报》表示,秘书处一旦设立,就标志着中日韩三国合作的机制化。这个机制就像一个国际组织一样,一般不会因为某个事件而停止运作,今后三国之间不管发生什么事情,都可以通过它来谈,所以,秘书处的设立将是一个不小的进步。
廉德瑰指出,在中日韩三国合作史上,日本和韩国因为顾及美国的脸色,过去一直不敢和中国走得太近,但金融危机期间美国无暇他顾,日韩出于缓解自身危机的需要而走近中国,在2008年实现了第一次三国领导人会谈,从抓住机遇推进区域合作的角度讲,这是三国外交人员智慧的体现。
“在目前,中日韩三国领导人会议谈什么并不重要,而实现会谈本身才是重要的,如果能设立秘书处,那将是一个更大的进步,三国先从经济一体化做起,渐渐扩展到文化的交流、政治的合作,最后自然而然地就形成了一个共同体。”廉德瑰表示。
经济合作是重点话题
廉德瑰认为,由于本次会议是在东日本大地震的背景下召开的,因此,三国在应对自然灾害及核安全方面的合作是肯定要谈到的话题,“灾害发生后,对方的救灾人员和物资如何以最快速度运到灾区,而不是像平时一样一个通关手续就办上好几天,就是一个很现实的问题”。
此外,对于日本来说,如何说服中、韩放开对赴日旅游的限制,也是一个急迫的话题。19日,日本政府观光局发布数据称,4月访日的外国游客数为29.58万人,同比下降62.5%,跌幅比3月的50.3%还要大。而外国游客数上一次跌破30万,还是近8年前的2003年5月,当时发生了“非典”疫情。
不仅旅游,受核泄漏问题影响,中国、韩国纷纷禁止进口灾区的农产品,对日本经济的打击也不小。“近些年,日本向中国出口农产品的增速很快,比如奶粉,但地震后受流言的影响非常大。”南开大学日本研究院经济研究部副教授张玉来表示,“流言受害”问题应该是菅直人政府要重点向中、韩说明的问题。
一家日本著名报纸的记者向本报表示,菅直人如果能在会议期间就核泄漏问题取得中、韩的谅解,并且在积极宣传日本食品的安全性上取得中、韩的理解,那就算合格了。
而对于中国来说,大地震后日本大公司开始将生产基地重新布局不啻为一个吸引投资与技术的好机会。张玉来认为,大地震后,生产基地集中在日本东北地区的汽车业、IT业大公司饱受产业链中断之苦,为避免重蹈覆辙,这些企业开始在西日本甚至海外布点,如果能吸引到这些公司来中国,对于推动中国的产业升级肯定大有好处。
“此外,菅直人已经宣布中止日本核电发展计划,对于东芝、日立、三菱重工等三大核电厂商而言,其国内市场骤然缩小,必然寻求向外扩张,而中国未来核电市场极具潜力,因此,中日之间极有可能达成相关领域的技术合作。”张玉来表示。
来源:第一财经日报
延伸阅读
- 上一篇:温州:“借钱难”问题更加突出 下一篇:今日辟谣(2023年11月1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