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观面纠结:经济增速放缓 通胀形势仍紧
浏览:次|评论:0条 [收藏] [评论]
矛:经济增速放缓 5月11日,国家统计局公布4月宏观经济数据,CPI、PPI增速双双回落。其中CPI上涨5.3%,涨幅较3月回落0.1个百分点;PPI上涨6.8%,涨幅较3月回落0.5个百分点。另外,作为重要…
矛:经济增速放缓
5月11日,国家统计局公布4月宏观经济数据,CPI、PPI增速双双回落。其中CPI上涨5.3%,涨幅较3月回落0.1个百分点;PPI上涨6.8%,涨幅较3月回落0.5个百分点。另外,作为重要先行指标的PMI指数,其4月环比下降0.5个百分点,至52.9%。
盾:通胀形势不减
燕京华侨大学校长、经济学家华生表示,食品和非食品因素呈螺旋结构,即当食品回落后,可能反会推动非食品价格走高。“故4月蔬菜、水果价格回落只是暂时的,我们宁可把CPI估计得高一点。”
今年的一季度货币政策执行报告曾提到,政策目标要同时兼顾经济增长和物价稳定。不过,要达到这一目标显然有难度。随着4月经济数据的出炉,经济增长放缓和通胀加剧的矛盾正日益加深。
经济放缓已现端倪
在证明经济增长和通胀这一对矛盾加剧前,我们需要一些强有力的证据。
5月11日,国家统计局公布4月宏观经济数据。CPI、PPI增速双双回落。其中CPI上涨5.3%,较3月下降0.1个百分点;PPI上涨6.8%,涨幅较3月回落0.5个百分点。另外,作为重要先行指标的PMI指数,其4月环比下降0.5个百分点,至52.9%。
不过,光是PPI和PMI增速下滑或不能完全说明问题,事实上,更有力的证据出现在4月投资、消费和进出口数据上。
投资方面,固定资产投资和房地产开发投资均微弱增长。1~4月份,固定资产投资6.27万亿元,同比增长25.4%,仅比1~3月份加快了0.4个百分点。房地产开发投资则仅比1~3月份加快0.2个百分点。而在其分项指标中,从施工和新开工项目看,1~4月,施工项目计划总投资同比增长19.1%,与3月份持平。但新开工项目计划总投资却同比下降1.1%,为今年以来持续第三个月下滑。尽管下滑幅度较前两个月收窄,但在货币政策仍偏紧的情况下,新开工项目依然存下滑风险。
事实上,固定资产投资和房地产开发投资得以增长,主要源于在建投资项目增长以及原材料价格上涨。但扣除通胀因素且综合考虑新增投资项目下滑,上述两大投资实际上是“名增实降”。
另外,从新建占固定资产完成额比重也可见一斑。WIND资料显示,今年3月,该比重为48.3%,较2月回落0.2个百分点。同期,扩建、改建比重则分别较2月上升0.8个百分点和1.1个百分点。
如果说拉动经济增长的“马车”之一——投资正显现颓势端倪,那么消费市场的增速放缓,则“赤裸裸”地展现在了市场面前。
4月,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36万亿元,同比增长17.1%,比3月回落0.3个百分点。其中,限额以上企业消费品零售额增长23.4%,较3月涨幅下滑1.3%。据WIND统计,如果剔除今年2月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那么其同比增速已连续三个月放缓。众所周知,2月时值我国春节,其反映在数据上会有一定异动。
另外,尽管4月份进口同比增长21.8%,环比增长2.3%,但两项指标双双大幅放缓。显示紧缩政策已对内需产生影响。
著名经济学家、人大金融与证券研究所所长吴晓求向《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表示,经济增长放缓还不非常明显,经济指标仍维持在高位。事实上,目前政策目标是控制经济增速,我们需要担心的也并非经济减速问题。随着工业增加值持续上升,2011年我国GDP有望实现9%的增长。
不过需要注意的是,M2逐渐正常化也反映出一个问题:我们现在的流动性是否充裕。近期央行打出提高准备金率、发行3年期央票等组合拳,主要还是对冲流动性预期,特别是外汇占款提升预期。尽管它不能使CPI下降,但可消除CPI上涨中的货币因素。但在M2回落的背景下,数量工具使用确实会加大对抑制经济增长的担忧。2008年上半年,紧缩的货币政策曾削弱了经济增长,但当时正值金融危机。目前情况看,只要外部环境不如当时恶劣,经济增速大幅放缓的风险比较小。
CPI见顶或在下半年
据披露,4月CPI为5.3%,其5%以上的同比增速,仍站在近32个月以来的次高点上。
从分项指标看,食品价格上涨11.5%,较3月同比增速回落0.2个百分点。但该增速仍是自去年11月以来新高。同期,非食品价格上涨2.7%。此外,消费品价格、服务项目价格分别上涨5.9%和3.9%。从类别上看,8大类商品和服务全线上涨。其中食品价格和居住价格涨幅居前,同比分别上涨了11.5%和6.1%。
中国社科院金融研究所中国经济评价中心主任刘煜辉认为,在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内,通胀加剧和经济增速放缓这对矛盾都会持续存在。因为经济增速放缓是很正常的结果,中国是“投入式”经济,这就包括了劳动力投入和资源要素投入,但随着通胀持续走高,这两大要素成本都在上升。
通胀方面,蔬菜、水果价格回落是季节性因素,未来还可能继续上升,预计今年7~8月将达到顶点,而非食品通胀则是结构性长期压力,两大因素预计将带动CPI于今年7月达到年内高点。需要注意的是,非食品通胀会让未来数年CPI的平均水平较过去上升2~3个百分点。
记者留意到,4月全国PPI同比上涨6.8%,涨幅较3月回落0.5个百分点,这也是PPI年内首次回落。从分项指标看,4月生产资料价格同比上涨7.5%,涨幅较3月下滑0.7%。但生活资料价格同比上涨4.6%,涨幅比3月上升0.24个百分点。尽管PPI有所回落,但其下降主要源于生产资料价格回落,而前者又与全球大宗商品降价有关。据最新海关数据,目前,部分大宗商品进口已逐渐回落,主要大宗商品进口数量的增速已远远落后于金额的增长。其中,在4月份,包括铁矿石、成品油等商品进口量较3月份一度回落了近20个百分点。
燕京华侨大学校长、经济学家华生向记者表示,经济增长放缓并不是太明显。一般情况下,货币政策在对付通胀时,经济或多或少都有所放缓,否则就说明调控并没起到效果。目前经济增长总体正常,主要可以从税收政策和企业效益反映出来。尽管固定资产投资中的新建项目同比增速回落,但这主要是调结构引起的。至于贸易顺差强劲,暗示的是海外市场现在盈利机会更大,同时也和出口退税的政策有关。消费市场目前增速总体正常,几个月内的小幅波动是可以接受的。通胀方面,食品和非食品因素呈螺旋结构,即当食品回落后,可能反会推动非食品价格走高。“故4月蔬菜、水果价格回落只是暂时的,我们宁可把CPI估计得高一点。”
中国国际期货深圳研究中心有色金属研究员刘翔表示:“央行重启3年期央票其实和上调存款准备金率是配套的,目前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双管齐下,而不是再次采用加息这一猛药,也表明后期货币政策倾向于微调。本周央行再次提高保证金率,基本延续了‘每月一次’的频率。从数据来分析,目前较高的CPI主要来源于去年的翘尾因素,今年由于政策调控和物价控制,通胀水平已得到一定遏制。另外,通胀压力在6、7月份较大,政策收紧格局不会改变,但由于今年以来的调控初现成效,央行后期可能更倾向于调准备金率而不是高频加息。”
来源:每日经济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