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断收紧货币才能“软着陆”
浏览:次|评论:0条 [收藏] [评论]
近日,央行副行长易纲表示,央行发行人民币购买大部分进入中国市场的外汇,造成货币供应量上升并加剧通胀压力。据他透露,央行在过去几年里通过发行央票以及提高存款准备金率的方式,回收了由…
近日,央行副行长易纲表示,央行发行人民币购买大部分进入中国市场的外汇,造成货币供应量上升并加剧通胀压力。据他透露,央行在过去几年里通过发行央票以及提高存款准备金率的方式,回收了由于外汇占款而产生的大约80%的基础货币。
这意味着央行承认外汇储备占款是造成中国流动性过剩的主要原因。不过,这个道理在金融体系内部并非秘密,因为中国日积月累的庞大的双顺差规模与结汇制度注定会产生这样的结果。而之所以此前从不公开这么说,是因为这会带来人民币升值的国际压力。因此,此次表态也被认为是人民币将加快升值或大幅升值的前奏,以缓解所谓的“输入性通胀”。
但是,输入性通胀其实是个伪概念,因为包括石油以及其他大宗商品在内,它们价格的持续上涨很大一部分原因是旺盛需求所带动的。很难想象,如果需求减少,大宗商品价格还能长期的投机性上涨。在新兴经济体中,一部分需求是国内过热的投资,尤其是大干快上的地方政府项目;另一部分则是庞大的出口制造业,这是由其政策决定的。
毫无疑问,中国面临的通胀压力源自货币流动性过剩。其中,维持人民币竞争力的汇率政策吸收了庞大的外汇储备,投放了更多基础货币,而以低利率为特征的宽松的货币政策与积极的财政政策,进一步刺激了投资,创造了更多的流动性。
在过去的几年里,承受升值压力与通胀压力的中国,在汇率、利率以及资源价格三个方面,试图通过提高资源价格与渐进升值来实现汇率均衡。但全球金融危机为这一方案带来变数,尽管逐渐提高了资源价格,实际汇率则因美元贬值而相对一篮子货币贬值,基础利率则在上涨的CPI面前持续为负。
汇率竞争力导致外汇占款投放的基础货币不断增加,就如易纲所说,外汇占款占最近十年投放的基础货币量远远大于100%,而对冲回收只有80%左右;低利率政策则刺激地方政府继续借贷以及储户不断寻找资产投资机会,前者是发动机,后者则是放大器,共同制造了流动性过剩,再加上不得不进行资源价格改革,一起制造了通货膨胀。
可以看出,若要抑制通胀,必须大幅紧缩货币政策。现时,需要下决心收紧货币,去除一些利益相关方的影响,比如地方政府并不希望提高利率增加自己的借贷负担,威胁会吸引热钱流入导致更多基础货币投放以及金融风险;出口部门则不断强调出口重要性,人民币大幅升值会导致失业潮等。
事实上,就确保GDP稳定增长的目标而言,不管是调利率还是汇率,都可能伤及这个增长目标,或出现金融风险或失业潮。这是一个较大的责任。因此,这会导致人们有时更注重眼前任务而忽视结构性矛盾,但是,全局性问题需要长久考量,诸如应对通胀问题应该避免被动应付,斩草除根,以避免经济“硬着陆”。
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这意味着央行承认外汇储备占款是造成中国流动性过剩的主要原因。不过,这个道理在金融体系内部并非秘密,因为中国日积月累的庞大的双顺差规模与结汇制度注定会产生这样的结果。而之所以此前从不公开这么说,是因为这会带来人民币升值的国际压力。因此,此次表态也被认为是人民币将加快升值或大幅升值的前奏,以缓解所谓的“输入性通胀”。
但是,输入性通胀其实是个伪概念,因为包括石油以及其他大宗商品在内,它们价格的持续上涨很大一部分原因是旺盛需求所带动的。很难想象,如果需求减少,大宗商品价格还能长期的投机性上涨。在新兴经济体中,一部分需求是国内过热的投资,尤其是大干快上的地方政府项目;另一部分则是庞大的出口制造业,这是由其政策决定的。
毫无疑问,中国面临的通胀压力源自货币流动性过剩。其中,维持人民币竞争力的汇率政策吸收了庞大的外汇储备,投放了更多基础货币,而以低利率为特征的宽松的货币政策与积极的财政政策,进一步刺激了投资,创造了更多的流动性。
在过去的几年里,承受升值压力与通胀压力的中国,在汇率、利率以及资源价格三个方面,试图通过提高资源价格与渐进升值来实现汇率均衡。但全球金融危机为这一方案带来变数,尽管逐渐提高了资源价格,实际汇率则因美元贬值而相对一篮子货币贬值,基础利率则在上涨的CPI面前持续为负。
汇率竞争力导致外汇占款投放的基础货币不断增加,就如易纲所说,外汇占款占最近十年投放的基础货币量远远大于100%,而对冲回收只有80%左右;低利率政策则刺激地方政府继续借贷以及储户不断寻找资产投资机会,前者是发动机,后者则是放大器,共同制造了流动性过剩,再加上不得不进行资源价格改革,一起制造了通货膨胀。
可以看出,若要抑制通胀,必须大幅紧缩货币政策。现时,需要下决心收紧货币,去除一些利益相关方的影响,比如地方政府并不希望提高利率增加自己的借贷负担,威胁会吸引热钱流入导致更多基础货币投放以及金融风险;出口部门则不断强调出口重要性,人民币大幅升值会导致失业潮等。
事实上,就确保GDP稳定增长的目标而言,不管是调利率还是汇率,都可能伤及这个增长目标,或出现金融风险或失业潮。这是一个较大的责任。因此,这会导致人们有时更注重眼前任务而忽视结构性矛盾,但是,全局性问题需要长久考量,诸如应对通胀问题应该避免被动应付,斩草除根,以避免经济“硬着陆”。
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