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三省“十二五”将成为中国经济版图新坐标
浏览:次|评论:0条 [收藏] [评论]
四月的东北,黑土地上春耕正忙;千里沃野,纵贯东北三省的高铁即将开通;昔日的投资风险高地正成为新的投资价值洼地,新时期的“闯关东”热潮正在涌动…… 从2003年中央实施振兴东北战略,迄…
四月的东北,黑土地上春耕正忙;千里沃野,纵贯东北三省的高铁即将开通;昔日的投资风险高地正成为新的投资价值洼地,新时期的“闯关东”热潮正在涌动……
从2003年中央实施振兴东北战略,迄今历经7年,辽吉黑三省开始摆脱困扰多年的“东北现象”,经济增速连续5年高于东部沿海省份。经济学者预测,未来5年,东北三省将成为中国经济版图上的新坐标,在国家经济发展格局中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开局起步:东北步入发展快车道
“十二五”开局伊始,东北三省保持了近年来经济增速持续增长的“爆发力”。
据统计,辽宁省一季度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达629.1亿元,同比增长40.1%,增幅比上年同期提高4.7个百分点;固定资产投资总额预计增长30%以上,比上年同期提高10个百分点左右。
吉林省一季度经济增速预计达到11%,固定资产投资总额同比增长30%以上,地方财政收入同比增长52.1%。
黑龙江省利用外资和对外贸易异军突起,今年前两月进出口总额达40.8亿美元,比上年同期增长30.1%,高于全国平均水平1.8个百分点;实际利用外资1.48亿美元,同比增长33.5%。
事实上,东北三省的经济增速已连续5年超过东部沿海省份,连续3年超出全国增速3个百分点。来自国家发改委东北振兴司的统计数据显示,2010年,东北三省实现地区生产总值37090亿元,同比增长13.6%,高于全国10.3%的平均增速。同时,东北三省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达30726亿元,同比增长29.5%,在全国几大区域板块中位列第一。
“从这些经济指标可以看出,东北三省的经济发展已经步入快车道。”辽宁省政府发展研究中心主任卢松说,“"十二五"期间东北地区有望实现弯道超车,向全面振兴的目标冲刺。”
绘就蓝图:东北规划新经济坐标
在东北三省的“十二五”规划纲要中,均鲜明地提出了各自的振兴“目标”和“路线图”。
辽宁省“十二五”规划提出,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1%,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年均增长15%,固定资产投资年均增长15%。辽宁沿海经济带要初步建成产业带、城市带和旅游带,成为我国沿海地区新的经济增长极,成为我国对外开放的新高地。其中,大连要基本建成东北亚国际航运中心。
吉林省“十二五”规划提出,继续保持较快发展速度,财政收入高于GDP增长。加快推进增产百亿斤商品粮能力建设工程,构建若干世界领先的产业高地。到2015年,全省地区生产总值超过1.5万亿元,人均地区生产总值保持全国中上游水平。
黑龙江省“十二五”规划提出,未来5年地区生产总值和地方财政收入分别比2010年翻一番,建成国家现代化大农业示范区、重要绿色食品产业基地、重大装备制造基地、国家重要能源原材料基地、国家对俄合作重要桥头堡和枢纽站、国家重要生态屏障,力争使“十二五”成为黑龙江改革开放以来发展最好最快的时期。
科学的发展思路、强烈的发展愿望、明确的发展目标和坚定的发展信心,是东北三省制定“十二五”规划的共同特征。东北财经大学经济与社会发展研究院院长肖兴志教授指出,经过“十一五”的发展积淀,东北三省已经找到了走向振兴的突破口。“十二五”将是东北地区重塑辉煌、谋划在中国经济版图上的新坐标的关键时期。
振兴之本:成果让群众共享
实施振兴东北战略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都是要改善民生,提升人民的幸福指数。在东北三省的“十二五”规划中,“民生”成为出现频率最高的词汇之一。
辽宁省“十二五”规划提出“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长11%”,这意味着辽宁的居民收入增长与经济增速不仅同步而且同比例。辽宁还提出,“十二五”期间将力求强省与富民有机统一,保障全省人民共享振兴发展成果。
吉林省“十二五”规划提出,富民工程要取得实质性成效,城镇居民收入增长幅度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农民人均纯收入水平保持在全国前列,社会工资增长与经济增长相协调。
黑龙江省“十二五”规划提出,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民人均纯收入普遍较快增加,与经济发展同步;城乡居民住房、交通、文化和环境等条件有较大改善,使“十二五”成为人民群众生活水平明显提高的时期。
改善民生,重要的是落到实处。在“十二五”开局之年,东北各地纷纷细化、强化民生工作指标,从百姓最关心、最急需解决的事情着手,以实际工作让群众感受到振兴带来的福祉。
辽宁省政府承诺,今年完成34万户保障性住房任务;对857个贫困村实施整村推进扶贫,确保105万贫困人口年人均纯收入由1500元以下增加到1800元以上。
吉林省未来5年要新增城镇保障性住房63.27万套。今年吉林首次将公租房建设和国有垦区危房改造纳入安居工程,计划建设改造41.29万户、2700万平方米。
黑龙江省今年省本级预算安排民生专项支出115.6亿元,比上年增长20.9%,集中力量做好40件实事。例如,对新农合和城镇居民医保补助标准由人均120元提高到200元,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人均经费标准由15元提高到25元。
“民生工作做得好不好,抓得实不实,已成为各级政府绩效考核的重要指标。”吉林省政府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刘庶明说,政府的精力向民生集中、财力向民生倾斜,民力就会更好地融入振兴伟业当中。
来源:新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