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客服热线:0311-85395669
资讯电话:
139-32128-146
152-30111-569
客服电话:
0311-85395669
指标

连平:本轮物价上行周期已近尾声

浏览:|评论:0条   [收藏] [评论]

显然,目前和今后一段时间,货币政策找不到退回去即向宽松方向运行的理由。 存款准备金率:上调需谨慎 《21世纪》:近来中东政治突变导致国际油价攀升,日本地震海啸带来国际贸易萎缩和世界经…

显然,目前和今后一段时间,货币政策找不到退回去即向宽松方向运行的理由。

存款准备金率:上调需谨慎

《21世纪》:近来中东政治突变导致国际油价攀升,日本地震海啸带来国际贸易萎缩和世界经济复苏放缓的预期;我国房地产加大力度调控的同时,物价上涨势头依然不减。复杂的国内外环境为我国经济带来新的不确定性,货币政策的方向会否因此而改变?

连平:货币政策从大的方面看可分成宽松、稳健和从紧;从运行方向看则可分为后退、停止和前进。显然,目前和今后一段时间,找不到退回去即向宽松方向运行的理由。

当前,全球主要发达国家量化宽松政策继续推行,国际流动性进一步泛滥,国际大宗商品价格将继续攀升势头,我国输入型通胀压力持续加大;国内由土地和劳动力供求失衡导致的农产品价格上涨压力不小,工资和资源价格上涨继续加大成本推动型的通胀压力;外汇占款增加较多和央票大量到期带来的流动性扩张持续挑战M2增速控制目标。

在这种情况下,我认为货币政策仍应坚持稳健基调,并根据实际需要有所作为。但考虑到近期经济金融态势的显著变化,稳健货币政策的调控应更加灵活和审慎;政策工具的运用频率可适当减低,力度可适当减弱。

《21世纪》:去年以来,央行已连续九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大型金融机构存款准备金率已达20.0%的历史高位。这样的调整有无必要?您如何看待这一政策工具的效果?

连平:尽管近年来采取了许多举措,当前我国流动性宽松局面依然未变。一方面,中外利差明显存在,人民币升值预期、投资回报较高;国际流动性泛滥,资本继续保持流入势头,外汇占款创出新高,未来仍将处于较高水平。另一方面,到期央票资金回笼压力持续加大。如不加以对冲,流动性就会过度宽裕,对资产价格泡沫和物价上涨构成新的压力。因此,继续运用存款准备金率是必要的。

我们应区分存款准备金率统一上调和差别动态存款准备金率的功能。今年推出的差别动态存款准备金率主要是根据商业银行的资本充足率、存贷比、资产质量等指标,针对性地动态地实施差别准备金率,其重要功能是抑制商业银行过度信贷投放,缓解银行的流动性风险。而存款准备金率统一上调则是总量管理,它对于抑制信贷的作用是比较间接的。目前市场上信贷供应偏紧主要与动态差别存款准备金率运用有关,这是信贷管控最直接有效的工具。

存款准备金率的统一调整也有缺点。由于是总量工具,又具有明显刚性,因此在解决总量问题的同时,难以兼顾金融市场的结构问题。由于规模、业务、产品和渠道等因素,存款类金融机构吸收存款的能力不尽相同,在存款准备金率统一上调的情况下,部分能力较弱的金融机构,尽管其信贷增速维持在正常水平,但在存款准备金率不断创新高的条件下,其流动性风险日益显现。与此同时,由于头寸偏紧,它们只能在市场上大量融入资金,准备金率上调过于频繁、时机选择不当,往往会导致货币市场利率异常波动,对于其他工具的运用都会带来一定的影响。较高的存款准备金率还可能通过银行减少证券资产而给债券市场带来压力,影响直接融资的发展。因此,存款准备金率进一步上调应更加谨慎。

利率:寻求增长与通胀的新平衡

《21世纪》:去年10月以来,我国存贷款基准利率每两月上调一次,形成了一轮上行走势,但负利率的现状未变,未来是否还需大幅提升基准利率水平?

连平:目前的利率水平可以说达到了一个中性状态,当前利率工具使用仍需在保持经济增长和控制通胀中寻求新的平衡。今年GDP降速已成定局,尽管我不认为中国经济会“硬着陆”,但利率工具未来的运用应兼顾经济增长。

上半年物价上涨压力难以消退,短期、中长期、境内外及成本推动等因素相互交织推动物价上涨,土地和劳动力供给不足,导致农产品价格长期看涨,工资和资源品价格上涨加大成本推动型通胀压力,国际大宗商品价格走高持续带来输入型通胀压力,多年累积的流动性宽裕状况短期内难以迅速改变,因此预计上半年物价仍有一个上行过程。但我认为,创出高点之后下半年物价上涨态势会有所缓解,产出缺口收窄预示通胀压力会减轻;去年以来M1和M2增速明显放缓;房地产调控将对物价产生下拉作用;本轮物价上行周期已近尾声;下半年CPI翘尾因素影响会明显减弱。在这种情况下,作为应对通胀最主要工具的利率就失去了进一步大幅提升的理由。


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延伸阅读
上一篇:加息越来越有可能
下一篇:今日辟谣(2023年11月17日)
分享到:
[腾讯]
关键字:连平 本轮 物价

宏观经济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