顺差通胀说引争议 外贸扩进口成共识
浏览:次|评论:0条 [收藏] [评论]
中国的通胀是贸易顺差造成的吗?两天来,这一议题成为京城舆论的热点。 风波起自2月27日。当天,央行副行长、国家外汇管理局局长易纲在一个公开场合表示,“贸易顺差过大是通胀的源头。”一时…
中国的通胀是贸易顺差造成的吗?两天来,这一议题成为京城舆论的热点。
风波起自2月27日。当天,央行副行长、国家外汇管理局局长易纲在一个公开场合表示,“贸易顺差过大是通胀的源头。”一时语惊四座。
这句话在网上被热炒,并被境外媒体广为报道。
顷刻间,争议沸沸扬扬——如果易纲的结论成立,则要抑制当下的通胀趋势,就要从外贸下手。
“以我对易纲的了解,他不会简单地说"贸易顺差是通货膨胀的原因"。通胀原因是多方面的,贸易顺差不是主要原因,更不是唯一原因。”3月1日,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对外经济研究部主任隆国强对本报记者表示。
这场争议可能还要持续一段时间——3月1日,进京参加两会的全国人大代表宗庆后带来一份观点与易纲相似的提案。这位饮料大王在提案中建议进一步采取措施鼓励扩大进口,从而减少贸易顺差,缓解物价上涨的压力。
“德国日本为什么没通胀”
2月27日,在北京某报举办的一个论坛上,易纲应邀作了题为“应对发达国家量化宽松货币政策最佳选择”的演讲。
这位央行副行长一开头就提出:“发挥进口对宏观经济平衡和结构调整的重要作用,促进贸易收支基本平衡。”“回顾宏观经济四大指标,我们在经济增长、新增就业以及物价稳定上执行得非常好,但国际收支不平衡问题还较为突出,由于顺差较大,国家外汇储备增长就比较快。这就是为什么十二五规划提出要求国际收支趋向基本平衡。”易纲表示。
他认为,经常项目大量顺差是我国当前面临通货膨胀的源头。为了保持人民币汇率的基本稳定,央行在外汇市场上要买进外汇,而在买外汇过程中,央行吐出基础货币,尽量对冲,但仍然面临通货膨胀的压力。
对此,隆国强也承认,人民币货币发行一个重要的驱动因素是银行的外币资产增加,这是没问题的,但是贸易顺差只是推动流动性增加的原因之一。
“流动性过剩并不直接转变成通胀,它有可能转变成资产泡沫,流通中的货币增加了,但未必导致广义货币供应量的增加,这与贷款政策有很大的关系,而这就是金融体系、金融政策的问题。”隆国强说,“说流动性过剩导致通胀,中间还是有传递的,与贸易顺差就没什么关系了。”
隆国强还强调,贸易顺差在整个外汇储备中所占比例是有限的,假设贸易顺差占GDP的3.8%左右,里面还包含经常项目顺差、其他项目顺差、资本项目顺差,此外还有热钱流入,贸易顺差对于流动性供给推动的作用仅仅是一部分。
清华大学中美关系研究中心高级研究员周世俭的看法与隆国强相同。他援引海关数据说,2010年中国贸易顺差约1800亿美元,其GDP占比为3.2%,远低于德国、日本。德国自1952年以来,连续58年保持贸易顺差,顺差占其GDP最高时曾达到8%。日本自1981年以来,连续29年贸易顺差。在这两个国家都未发生通胀。
而且,最近三年,中国的经常项目顺差占国内生产总值(GDP)的比重逐年下降。根据国家统计局的数据,我国这一数据已从2007年的11%下降至2010年的3.2%。这与2009年以来国内通胀压力日益增长的轨迹并不同向。
“不主张秋后算账”
“我们要搞清楚通胀的原因到底是什么,我认为农产品涨价是一个很直接的原因;国际上的价格传导、成本推进也是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多种因素共同构成。”隆国强分析道。
国家统计局方面早前在解释1月份CPI数据时也表示,八大类商品和服务项目中,食品价格上涨和居住价格上涨幅度最大。
2010年,食品价格上涨对居民消费价格同比涨幅贡献超过70%,居住价格上涨贡献超过20%;今年1月份,食品价格上涨贡献仍超过60%,居住价格上涨贡献接近30%。
国家行政学院决策咨询部研究员王小广认为,现在货币对物价的影响是外生的,内因还是由于食品供求关系,现在又有一个比较突出的因素——石油。今年CPI保持上涨或者推高是国际商品价格形成的传导。
国家统计局总经济师姚景源则在2月28日的一个论坛上指出,目前的通胀局面与2009年超发货币有关,但不主张“秋后算账”,因为当时的各项政策也是迫于当时的严峻形势。
隆国强认为,抑制通胀要多管齐下,汇率要适当升值,降低进口成本;要增加粮食、农产品的供给,提高农产品生产效率,降低农业生产资料的成本。
“农业生产资料成本涨价,如柴油、化肥、农药上涨都是石油涨价带来的,而中国油价是与国际接轨的,控制农业生产资料上涨是政府要做的事情。”他说。
宗庆后建言扩大进口
尽管在顺差是否通胀源头的话题上争执不下,但通过增加进口来平衡顺差,是各方都一致开出的药方。
易纲虽然认为从源头上解决通胀问题就要减顺差,但他强调,“减顺差不是压出口,应将重点放在增加进口,大力发展服务业,并且限制"两高一资"产品的出口。”
商务部在这方面的看法也一致。在2011年全国商务工作会议上,商务部部长陈德铭表示,“十二五”期间要坚持进口与出口并重,在稳定出口增长、保持和扩大国际市场份额的同时,更加重视扩大进口,发挥进口对宏观经济平衡和结构调整的重要作用。
据悉,商务部近期将召开专门会议研究扩大进口问题,以期在不压出口的前提下使贸易顺差趋向平衡。
这也是宗庆后此次准备向两会提交的那份提案的主旨所在。
在这份提案中,宗庆后认为,目前我国外汇储备居高不下,西方国家又在施压人民币升值,导致外汇储备面临大幅缩水。而进一步采取措施鼓励扩大进口,可以降低外汇储备,减少损失。有利于促进国际贸易收支的平衡,减少贸易顺差。
“扩大进口幅度增加意味着把过剩的人民币消化掉,从而有助于抵制通胀。”他说。
为此,宗庆后建议出台相关优惠政策,鼓励扩大进口先进的装备与技术、扩大引进设备进口免税的目录,引进装备和技术推动重点行业的发展,例如节能环保、高新技术行业,以促进我国企业结构转型和发展。
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延伸阅读
- 上一篇:本月起境外投资将大幅放宽 下一篇:今日辟谣(2023年11月1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