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客服热线:0311-85395669
资讯电话:
139-32128-146
152-30111-569
客服电话:
0311-85395669
指标

旧模式难持续 金砖四省区急探转型路

浏览:|评论:0条   [收藏] [评论]

内蒙古陕西湖南湖北经济总量五年间翻番量质并行攻坚转型 根据各省份近期公布的2010年地方GDP,湖南、湖北、内蒙古和陕西是为数不多的挤入中上游的中西部省份。 更值得关注的是,这个省份经济…


内蒙古陕西湖南湖北经济总量五年间翻番量质并行攻坚转型

根据各省份近期公布的2010年地方GDP,湖南、湖北、内蒙古和陕西是为数不多的挤入中上游的中西部省份。

更值得关注的是,这个省份经济总量和2006年相比至少实现翻番。

一如近年来“金砖四国”(中国、印度、俄罗斯和巴西)展现了新兴经济体发展之势,上述四省份大有“金砖四省区”的架势。

中国正式取代日本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的消息成为当前国内外市场的热点。而去年,湖南以15902.12亿元的经济总量位列全国第十,并直逼四川。

多位接受《第一财经日报》采访的专家表示,受惠于西部大开发和中部崛起战略,广大中西部省份追赶东部势头的迅猛。但他们同时指出,很多地方并未完全开拓出一条创新增长的新路,并未完全摆脱过分依赖资源采掘甚至以牺牲环境为代价的粗放型增长老路。

弯道超车令人欣喜,发力转型任重道远。

高增速高增幅

新年伊始,各省份纷纷公布当地2010年核心经济指标。

各级统计部门数据显示,在2009年14个省(市、区)GDP总量超万亿元后,2010年“万亿俱乐部”新增加内蒙古、黑龙江和陕西三位新成员。

更为引人关注的是,近年来,中西部多个省份经济增速都超过了沿海省份。

记者通过比较全国各省区2006年(第一次全国经济普查后的数据,具备较高的可比较性)与2010年GDP总量后发现,中西部多个省份的经济总量实现翻番。

这其中,已经跻身“万亿俱乐部”的内蒙古、陕西和中部的湖南、湖北表现均可圈可点,四个省份的经济总量在过去数年间增长均在1.1倍以上。

遥想2003年,高盛公司在其发表的一份报告中估计,到2050年,世界经济格局将会经历剧烈洗牌,全球新的六大经济体将变成中国、美国、印度、日本、巴西、俄罗斯。而高盛则被认为最早提出“金砖四国”的概念,即中国、印度、俄罗斯和巴西。

尽管内蒙古、陕西、湖南和湖北目前的经济总量和业已成型的“四万亿俱乐部”(广东、江苏、山东)相比仍有差距,但其增长幅度之大令人刮目相看。

一如发达经济体日益重视“金砖四国”在世界经济和金融格局中的声音和地位一样,中国东部发达省份也日益感受到了包括上述四省份在内的中西部地区的追赶脚步。

根据当初的“十一五”规划经济指标,内蒙古、陕西、湖南和湖北的年均预期增长率分别是13%、11%、10%和10%。2010年,四省份的GDP总量分别达到了11620亿元、10021.53亿元、15902.12亿元和15806.09亿元,先后迈入“万亿俱乐部”,同比增速分别达到15%、14.5%、14.5%和14.8%。

而在2006年,四省份的经济总量分别为4791亿元、4384亿元、7393亿元和7497亿元。

其中,内蒙古的GDP增长了1.42倍,在2010年全国各省的排名也攀升至中游。与内蒙古相似的陕西四年间增长了1.28倍。

难掩转型紧迫

陕西省政府参事、省社科院区域发展咨询中心主任张宝通研究员此前在接受本报采访时指出,陕西这几年的快速发展一方面与内蒙古类似,得益于陕北能源化工产业的快速发展,另一方面则是近几年市场经济加政府推动的模式在陕西得以深化。

金融危机对沿海的省份冲击比较大,在经济危机冲击下,经济由外需向内外需并举的转变给中西部提供了一个弯道超车的机遇。”湖北省政府参事、湖北省社科院长江流域经济研究所所长彭智敏研究员对本报分析,西部大开发和中部崛起战略打下的基础正在发挥作用,湖北、湖南等地通过发挥自身优势,承接产业转移,以及在固定资产投资方面的大量投入,迅速带动经济成长。

以2008年一同进入“万亿俱乐部”的福建、北京、湖北、湖南四省市为例。2006年北京和福建总量均排在湖北、湖南前面。但后来鄂、湘逐渐赶超京、闽,尤其是在金融危机之后迅速拉开了与京、闽的距离,到2010年,福建、北京的经济总量已经被湖北和湖南拉开了2000亿元左右的距离。

然而,迅猛发展却难掩固有发展模式的尴尬。

在2009年GDP含金量(单位GDP对生态环境冲击的程度决定含金量的高低)前十名的榜单上鲜见中西部省份。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人文地理与区域发展研究部研究员张文忠此前接受采访时称:“中西部省份GDP增速强劲,但从其要素对GDP带动构成来看,依旧重复着原有的粗放增长模式。”

曾有媒体报道称,2008年内蒙古煤化工产业投资达420亿元,占到化工产业总投入的37.6%。

这种情况并不仅限于内蒙古。

由于煤化工产业投资强度大,拉动GDP效应明显,前两年,在应对金融危机保持经济增速的政绩压力面前,一些地方上马或扩产煤化工项目的热情依然高涨。

近日,荆州当地媒体的一则报道道出了当地乃至湖北发力转型的紧迫感和决心。报道称,实施“工业兴市”战略以来,全市工业经济取得了显著成效,但依靠传统的高投入、高能耗、高资本来发展工业已经行不通,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大背景下,荆州实现由小产业向大产业转型、由传统产业向现代产业转型刻不容缓。

新华社近日报道的“塞外钢城”包头市转型之路纪实则透露,当地积极打造装备制造、稀土深加工、煤化工等新型产业集群,摆脱了资源依赖的老路,一批“包头制造”深加工产品悄然诞生。

量质并重的“快慢观”

“从结果上说,中西部的速度比东部快,最后中西部的发展水平和东部逐渐接近,这对中国来说是一个好事,有助于解决区域发展不均衡问题。”广东当代经济研究中心的杨正浒说。

而从目前各省制定的“十二五”经济预期指标来看,在东部广东、上海等地主动调低经济指标的同时,中西部各省区市纷纷制定了较高的指标。

多位接受本报采访的专家均表示,“十二五”期间,东部地区放缓经济增速加快转型,中西部地区加快发展,经济增速高于沿海的现象将继续维持。“从我们现有情况看,目前的这种态势短期内不会有太大的变化。”内蒙古社科院经济研究所所长于光军说。

然而,中西部一些地方经济增长模式的可持续性也一直为外界所担忧。于光军指出,靠大量投资来迅速推动GDP数值、提高经济总量的时代已经基本结束了,单纯谈论经济总量已经很难衡量社会发展的水平。“过去讲中西部和东部的差距主要是量的差距,而未来消除质的差距应该成为努力的重点。”

彭智敏也认为,做大经济总量很重要,但不能忽视了质,因为底子比较薄,量很重要,速度比较高是比较合理的,“但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提高劳动生产力的水平、调整结构等也要放到同等重要的位置。”


来源:第一财经日报
延伸阅读
上一篇:江苏经济格局生变:苏北赶超苏南
下一篇:今日辟谣(2023年11月17日)
分享到:
[腾讯]
关键字:模式 持续 金砖

宏观经济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