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币升值压力继续存在 货币政策或“前紧后松”
浏览:次|评论:0条 [收藏] [评论]
随着希腊、葡萄牙相继发债成功,主权债务危机区开始释放出积极信号,而与此同时资本市场的震荡格局、输入性通胀的高位运行也让国内外经济复苏之路继续被浮云遮盖,日前在国海富兰克林基金举行…
随着希腊、葡萄牙相继发债成功,主权债务危机区开始释放出积极信号,而与此同时资本市场的震荡格局、输入性通胀的高位运行也让国内外经济复苏之路继续被浮云遮盖,日前在国海富兰克林基金举行的经济高峰论坛上,记者对中国入世首席谈判代表,原外经贸副部长龙永图、友诚企业家扶贫基金会常务副理事长、中国人民银行研究生部的副主席汤敏博士、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经济学教授,原花旗集团亚太区首席经济学家黄益平、复旦大学经济学院副院长孙立坚等著名经济界人士进行了采访,他们对中国经济增长周期、人民币升值趋势、货币政策等方面表达了颇有见地的观点。
中国将保持三十年以上的高速增长
龙永图在分析我国经济形势的时候表示,中国经济还将保持三十年以上的高速增长这样的趋势。特别是城镇化对中国具有重大的趋势,原因有两点:首先,城镇化是解决中国最困难的问题,如农民问题、农村问题、农业问题的一个核心问题;其次,中国的城镇化向中国的经济发展提供长期的可持续发展的动力。
此外,全球化也是中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动力。如果没有经济全球化中国不可能在较短时期内走过发达国家、走过上百年甚至两百年的道路,正是因为全球经济化中国能够充分利用全球的资源、技术、资金、人才,才使得中国有可能在这样一个短的时间里面取得这么高速的增长。“所以中国今后三十年如果要保持一个高速的增长,中国必须继续利用全球的资源,继续利用全球的市场,如果中国的经济在取得一定成就后就忘记这一点,那么我们就忘记了我们中国经济在过去三十年为什么取得成功的一个最重要的意义,就是一个开放的全球政策。”龙永图说。
人民币升值压力一段时间继续存在
对于经济界一直热议的人民币升值问题,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经济学教授黄益平先生表示,“今后一段时间,人民币升值压力还是会存在”。他认为,人民币升值问题和我国今年的出口高度相关,要看今年出口时顺差还是逆差走势。如果今年美国经济形势不好,可能会继续对人民币升值加压,但是如果是美国今年经济形势比较好,也就意味着我们出口形势比较好,就意味着我们顺差会比较大。
黄益平还表示,人民币升值压力和我国面临的通胀压力也有关系,如果今年通胀比较高,人民币升值步伐可能就更快一些。黄益平认为,宏观经济目标相互之间是有权衡的,”保增长,控制通胀和调结构“三大任务都很重要,但三个之间出现矛盾的时候,往往把“调结构”不自觉的牺牲掉了,这又加剧了经济失衡。
孙立坚则在人民币升值大背景下,给企业提出了一些克服人民币汇率波动的建议。孙立坚认为,贸易顺差的增加并不意味着说都是中国人赚钱。实际上今天全球分工之后,我们很多都是有进有出,中国很多东西是先进口再做组装做出口,在这样的过程中全球都分享了中国贸易顺差的好处。”所以,人民币升值实际上提高了中国出口的交易条件,但是并没有遏制数字的减少。”而他认为,中国企业当前的问题是,产业资本有向金融资本转化倾向。对于企业来说,抓紧时间做强自己很重要。
决策层定义“稳健”货币政策或“前紧后松”
对于当前我国的货币政策,汤敏认为,决策层定义“稳健”,较为缓和,是各方都能接受的,但是实际上是比较“从紧”的。因为我们面临的通胀压力仍在加大,同时我们还要防止经济增长过热,此外国际热钱在今年有明显的进入迹象。从这几个方面决定了我们现在要用从紧的货币政策,防止未来出更大的问题。
在我国货币政策“从紧”及加息而财政政策宽松的同时,美国却在量化宽松美国的货币政策和从紧的财政政策、为什么跟我们是相反的?
汤敏表示,因为两国的宏观的背景和政策形式不一样。美国的通货膨胀率非常低,所以它没必要把货币政策做得偏紧,它没有通货膨胀的压力。此外,美国的财政赤字已经相当高了,所以财政压力非常之大,这时候如果它再放松,它有可能出现像希腊这样的债务危机。
而对于我国来说正好相反,我们高通胀的威胁并没有被排除,而我国的财政政策相对来说还是比较健康的,我们财政赤字比较低,我们去年的财政收入也不错,所以宽一些的财政,紧一些的货币跟我们目前的情况非常吻合。
至于展望今年的经济形势走势,汤敏认为整个今年不能笼统的说好还是不好,上半年政策肯定会延续偏紧,因为我们通货膨胀的压力及其他风险还在,另外还有全世界的经济在今年上半年不会太好,但是慢慢的到了今年下半年可能会稍微好一些,我国的通胀压力也会小一些,可能届时货币政策会发生一些变化。
- [腾讯]
- 关键字: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