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冷热再现分歧 过热可能性偏大
浏览:次|评论:0条 [收藏] [评论]
核心提示:不少地区提出“十二五”经济翻番,引起国家发改委警惕。国家统计局总经济师姚景源指出,2011年作为“十二五”开局之年,经济不会很慢。 1月20日,国家统计局公布,2010年中国经济增…
核心提示:不少地区提出“十二五”经济翻番,引起国家发改委警惕。国家统计局总经济师姚景源指出,2011年作为“十二五”开局之年,经济不会很慢。
1月20日,国家统计局公布,2010年中国经济增速在10.3%,物价涨幅为3.3%。“避免了可能出现的过热的苗头,也避免了大家担心的二次探底。”国家统计局局长马建堂表示。
但早在2010年年初,各界对于经济是过热还是二次探底的争论还犹在眼前。
时过1年,分歧再次出现。
据当日公布的数据,2010年新开工项目为33万个,下降了9746个。但是新开工项目的计划总投资却达到19万亿元,同比增长25.6%。
有学者认为,新开工项目减少,可能意味着2010年的投资增速下降。但是也有观点认为,计划新开工投资额仍在快速增长,加上2011年作为开局之年的规划投资仍很大,经济偏快的可能性存在。
交通银行高级经济师唐建伟估计,2011年的经济增速可能在9.8%左右,仍维持较快增长,经济偏快的可能性比偏冷的可能性更大。“房地产投资和汽车消费增速会放慢,但是新型战略投资加快弥补了这些不足。”
国务院全体会议在1月19日举行,提出一季度保持货币信贷合理充裕,着力优化信贷结构,把握好信贷投放节奏,防范金融风险,提高金融支持经济发展的可持续性。
经济环比或仍在加快
2010年投资的增速还在增加,项目数虽在下降,但实际单个项目投资额在加快增长。
由于统计局没有经济环比数据,对于经济是否加快,仍难以确定。
为此,1月19日召开的国务院全体会议提出,要充分考虑去年同期基数影响,加强对主要指标的环比分析,密切跟踪市场需求变化,准确判断形势,提高宏观经济政策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统计数据显示,2010年分季度的经济同比增速呈现同比下降的态势。比如一季度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9.6%,二季度增长15.9%,三季度增长13.5%,四季度增长13.3%。
表面上是前快后慢,但是由于2009年工业同比增速是前低后高。国家信息中心经济预测部副主任祝宝良此前认为,两年同一个季度的速度之和的变化,可以是经济环比是否加快的表现。
这样2009年和2010年4个季度增速分别相加,数字是24.7%、25%、25.9%、31.3%——呈现不断加快的特征。
但以上仅仅是2010年的经济环比态势。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张立群认为,2011年的经济增速可能会放慢。原因是目前投资、消费、出口三大需求在2011年难有太高的增长。
但是唐建伟不认同此看法。他认为,2010年投资的增速还在增加,项目数虽在下降,但实际单个项目投资额在加快增长。加上新型战略投资也在加快,所以经济不会放慢。
马建堂指出,2011年国外经济的不平衡、不衔接、不协调对中国经济还是有影响的。“机遇与挑战并存,希望与困难同在。”
2011年结构调整为希望之年
不少地区提出5年经济翻番,引起国家发改委的警惕。
马建堂指出,中国经济发展的长期格局没有变化,工业化、城市化、市场化的推动仍然蕴藏着巨大的发展潜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还需要下更大的力气。”
据了解,2010年中国经济增速达到10.3%,大大超出8%的预期目标。物价涨幅为3.3%,略超出3%的目标。这一年7-11月,物价同比增速加大,超过社会各界预计物价环比应该下降的预期。这一年不少地区拉闸限电,尽管基本完成“十一五”单位生产总值能耗下降20%的目标,但是付出了较大的代价。
马建堂指出,“我们的发展方式还比较粗放,我们还有很多重大的经济结构需要优化。我们单位GDP所消耗的能源、水和资源还比较高,我们在经济发展的质量方面还有很多工作需要做。”
而记者了解到,目前各地规划的“十二五”投资以及2011年的经济目标仍比较高。
各省规划的“十二五”经济增速,除了有5个在10%以下外,大部分超过10%,不少地区提出5年经济翻番。这引起国家发改委的警惕。
也正因为此,国家统计局总经济师姚景源指出,2011年作为“十二五”的开局之年,经济不会很慢。“现在关于速度问题也有不同意见,有人认为可能会出现下行,我最担心的还是偏快和过热的风险。”
唐建伟指出,由于地方投资目前占到总投资的90%,目前加快后使得2011年地方投资增速在26%左右。地方保障性住房已经在加快建设,预计2011年同比投资增速仍会快速增长。因此“由于对经济减速的担心消除,不排除未来政策紧缩的力度超出市场预期的可能性”。
他认为,由于经济无忧,预计通胀压力加大时,上半年宏观调控政策的重心将转向全力控制通货膨胀风险方面来。2011年上半年可能出现存款准备金率、利率和汇率三率携手上行来控制通货膨胀的局面。
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延伸阅读
- 上一篇:调控压力不减 加息呼之欲出 下一篇:建立稳健货币政策“目标区”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