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发力关中城市群 急补渭南“短板”
浏览:次|评论:0条 [收藏] [评论]
1月17日,陕西省代省长赵正永在陕西“两会”期间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到,打造关中城市群是陕西“十二五”一项主要任务。 关中的东大门——渭南,成为这个城市群中的短板,如何抓紧补起来。…
1月17日,陕西省代省长赵正永在陕西“两会”期间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到,打造关中城市群是陕西“十二五”一项主要任务。
关中的东大门——渭南,成为这个城市群中的短板,如何抓紧补起来。记者注意到,渭南也成为今年陕西省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及频率非常高的城市。
陕西心病
渭南是陕西发力关中城市群最急需补起来的“短板”
渭南,成为陕西发展关中城市群的一块心病。
陕西省委书记赵乐际在17日下午参加渭南人大代表团讨论时就指出,虽然渭南发展较快,但就GDP指标来看,2010年渭南刚突破800亿元,这和西安的3000亿元、咸阳的1000亿元以及宝鸡的960亿元相比,差距明显。
陕西省发改委主任祝作利在18日举行的媒体见面会上告诉本报记者,现在省上支持关中城市群,有不同的定位。比如,西安率先发展、创新发展,建设国际化大都市。宝鸡作为关天经济区的次核心城市,工农业基础较好,“十一五”也取得很大的发展,下一步随着交通枢纽的建设,以及作为陕甘宁革命老区和甘川陕宁青地区的经济中心还会有更大的发展。而渭南则在关中各个市区发展中处于薄弱环节。
“在国务院批准的关中-天水经济区的规划中,就把宝鸡定位为大关中的副中心,比渭南高一格。”陕西省社科院学术委员会副主任、陕西省城市经济文化研究会会长张宝通告诉记者,关中东部发展一直较弱,渭南由于受三门峡库区的影响,工业布局受到制约基础较差,至今是一个农业大市。
机遇:半个产业带
高新产业技术输送到“黄河金三角”乃至中部的衔接点
在关中城市群中,西安、宝鸡等城市早已拥有国家级高新区,而渭南的高新区则刚刚上升为国家级。
“西部大开发之初,科技部给关中布局两带,一是国家级关中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带,另一个是面向农村和企业的国家级关中星火产业带。陕西省就把这两带和陇海铁路沿线称为‘一线两带’。”张宝通告诉记者,原来的高新产业布局主要在西边,因为西边国家级的有宝鸡高新区、西安高新区、杨凌农业示范区,东边没有,因此成为“半个带”。
现在渭南国家级高新区获批之后,“一线两带”补全了,整个关中高新技术产业带也得以完善。
虽然渭南国家级高新区比西安、宝鸡落后,但是在晋陕豫“黄河金三角”中,它是独一无二的。
这个由河南省三门峡市、山西省运城市、临汾市和陕西省渭南市组成的金三角,不仅是三省的接壤地区,还是中部和西部的结合点,运城被认为是该区域的中心城市。
张宝通则认为,运城和三门峡离太原、郑州都过远,只有渭南离西安近,具备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的条件。而且太原、郑州的高新技术产业不如西安,因此“黄河金三角”需要依靠渭南的高新技术创新发展。
地处关中高新产业东部的渭南,不仅成为承接东中部地区产业转移的节点,也成为将高新产业技术输送到“黄河金三角”乃至中部的衔接点。
祝作利告诉记者,陕西省发改委在规划全省“十二五”的项目过程中,渭南是一个重点。在陕西省政府工作报告中就提到,要加快实施陕煤蒲城煤制烯烃重大项目,建设生产规模达到世界前列的渭南钼产业基地,而渭河治理工程则成为与西咸一体化并重的项目。
而在张宝通看来,渭南市在“十二五”的发展只是个起步,还需要一个过程。而人口、产业集中的关中,在补上渭南的短板之后,借力高新技术产业、装备制造业、战略性新兴产业等,“‘十二五’关中城市群就能真正实现崛起”。
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