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客服热线:0311-85395669
资讯电话:
139-32128-146
152-30111-569
客服电话:
0311-85395669
指标

2020:上海国际金融中心从“新金融”起步

浏览:|评论:0条   [收藏] [评论]

经历了30年的快速发展,中国已成为世界制造大国和出口大国,而金融危机以来,外部环境的变化使得各国之间的贸易摩擦加大,中国出口份额的提升空间已然有限,中国在完成了贸易全球化之后,在新…

经历了30年的快速发展,中国已成为世界制造大国和出口大国,而金融危机以来,外部环境的变化使得各国之间的贸易摩擦加大,中国出口份额的提升空间已然有限,中国在完成了贸易全球化之后,在新的历史阶段所面临的主要任务已转为推进本国金融的全球化。

“资本输出”是金融全球化的重要表现之一。金融危机之后,伴随着美元地位的衰落和欧洲市场的动荡,人民币的国际地位正达到前所未有的高度,人民币“走出去”的路线图也开始逐渐呈现。但由于国内金融市场的开放程度不高,人民币未实现完全可自由兑换,人民币汇率机制相对封闭,中国的资本输出渠道仍受到严重的限制。在这一背景下,国家层面,中国长期以来的“双顺差”所换取的高额外汇储备正由于美元的贬值而面临缩水的风险;居民层面,居民持有的人民币资产也由于国内的通货膨胀而不得不承受财产贬值的损失;流动性方面,国内流动性规模仍处于历史高位,急需找到合适的输出渠道。解决上述问题的唯一办法是推进人民币国际化,放开居民和企业的海外投资,而这一切都需要依靠国内金融机构的发育成熟,依靠国际金融中心建设的进展,依靠企业的金融创新和与时俱进的有效监管。

中国很多领域均是以开放促改革、促创新,国际金融中心建设也是这一改革思路的重要体现。2009年4月,国务院正式发布了《国务院关于推进上海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和先进制造业建设国际金融中心和国际航运中心的意见》,从国家战略和全局的高度,提出了到2020年,将上海基本建成与我国经济实力以及人民币国际地位相适应的国际金融中心的总体目标、主要任务和政策措施。上海市政府贯彻国务院意见的《实施意见》、《上海市推进国际金融中心建设例》中明确陆家嘴金融城、外滩金融集聚带是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的重要金融集聚区,进一步明确了黄浦区在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中的核心地位。

根据上海黄浦区区长周伟的介绍,外滩金融集聚带规划不久前出台,黄浦区认准“金融外滩”的发展定位:在建设上海国际金融中心的远景目标下,在“一城一带”错位互补、协同发展的需要下,创新思路发展“新金融”。这一“新金融”的概念包含四个方面:一是新业态,即在银行、证券、保险等传统金融业外,发展起来的私募股权投资(PE公司)、风险投资(VC公司)等金融新业态;二是新业务,主要是指从现有金融机构拆分出来独立运营的业务或功能板块;三是新领域,就是金融业与其他领域“嫁接”,衍生出航运金融、能源金融、科技金融等;四是新力量,即非金融的央企的金融板块、民企旗下的金融板块日益活跃,为金融行业带来一股更具活力的新风。以上将成为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所承担的历史重任。

近日,中国金融40人论坛在上海黄浦区外滩源举行了第37期“CF40双周圆桌”内部研讨会,本次研讨会由中国金融40人论坛秘书长王海明主持,会议主题为“金融创新、开放与监管”。论坛成员、中国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主席助理袁力,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上海银监局局长阎庆民,交通银行首席经济学家连平,华夏银行副行长黄金老、国泰君安首席经济学家李迅雷,论坛理事、上海市黄浦区区长周伟,论坛理事会单位代表上海市黄浦区副区长吴成,太平洋保险集团常务副总裁徐敬惠,德意志银行上海分行行长吴佳清,中国外汇交易中心研究部副总经理张生举,中国国际金融香港证券公司研究部执行总经理刘奥琳,上海复星高科技集团金融事业部常务副总经理章国政,论坛会员单位代表国泰君安国际控股副主席兼行政总裁阎峰,论坛特邀嘉宾上海保监局局长马学平,中国人民银行上海总部外汇管理部主任郑杨,中国人民银行上海总部国际部副主任施琍娅,上海银行战略管理部总经理李军,论坛特邀研究员,瑞穗证券大中华区首席经济学家沈建光参加了此次会议。经主办方同意,本报对此次会议部分可公开的主题发言及圆桌讨论内容做整理,并经相关嘉宾审核,是为21世纪北京圆桌第278期——2020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专题。


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延伸阅读
上一篇:香港人民币存款去年11月增加近三成
下一篇:武汉新港成为长江中上游首个亿吨大港
分享到:
[腾讯]
关键字:上海国际 金融中心

宏观经济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