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振兴 中国经济版图进入“精耕细作”时代
浏览:次|评论:0条 [收藏] [评论]
今后回望中国经济发展史,区域规划无疑是其中的厚重一笔。 仅在2010年,从部委到地方政府,从机构投资者到普通散户,“区域规划”都是挂在嘴边的热词之一。 国际金融危机蔓延,我国经济“三驾…
今后回望中国经济发展史,区域规划无疑是其中的厚重一笔。
仅在2010年,从部委到地方政府,从机构投资者到普通散户,“区域规划”都是挂在嘴边的热词之一。
国际金融危机蔓延,我国经济“三驾马车”中最坚实的一辆——出口,遭遇重创并一度陷入负增长。此时,区域规划横空出世,区别于四万亿刺激计划,区域规划更具持续性,最终将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内生性动力。
两年来的事实证明,区域规划并非挽救经济的应景之作,它与我国经济发展转型紧密契合。
“今年买股票什么都不用看,只需要看国新办发布区域振兴规划的新闻发布会。”有几年炒股经验的小王对记者如是说。学经济的小王在学校就已经开始炒股,如今他发现K线图不靠谱,振兴规划才靠谱。在青海循环经济规划出台后,他迅速跟进买入相关上市公司股票,这一批股票收益率稳在30%以上。
仅仅跟着规划炒个股就斩获30%以上的收益,区域规划为何有如此“魔力”?它究竟是什么,将带来些什么,与之前的经济建设浪潮又有什么不同?
“砍木头”到“看木头”
为应对金融危机,2008年底政府率先提出4万亿内需刺激计划,其后,“区域规划”这一概念横空出世,各大区域规划如雨后春笋般推出,截至2010年12月21日,已推出或确定将推出的区域规划共24个,其中18个已正式推出。北到图们江,南到海南岛,东到长三角,西到新疆、西藏,中国31个省区市,基本全被“规划”了一遍。
区域振兴规划是什么?
“振兴规划对东北带来的变化不仅仅在于国企改革,也不仅仅在于经济增速的提高,振兴规划更重要是转变了过去老东北过度依赖资源以及重工业的发展方式。”吉林森工旅游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副总经理伊祥瑞介绍。
伊祥瑞说,公司以前一直是依赖林木加工,而资源消耗的加剧使得公司不得不改变发展方式,在老工业基地规划转变发展方式的引导下,吉林森工集团进行产权改革,建立股份制公司,确定旅游业为支柱产业。
历经几年发展,如今作为公司六项主业之一的旅游业,对集团整体发展而言已不可或缺,且重要性仍在与日俱增。“砍木头到看木头,7个字就可以概括吉林森工旅游集团的发展史。”伊祥瑞笑言。
“事实上,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规划的实施,使得东北的国企发展进入到了一个新的时期。”国家发改委副主任张国宝表示。
显然,一个地区的崛起壮大,往往起因于外部重大战略的转移,而后内生力量酝酿,释放持久动力,进而驱动地区经济逐步走强。
区别于“四万亿”经济刺激计划,“区域规划”振兴战略更具持续性,催发的正是经济发展亟须的“内生性”动力。
纵观已出台的区域规划,不难发现,区域规划均以产业结构调整与布局为主线,重视发掘各自地区经济发展的特色。不同类型的区域开发规划都建立在发展方式转变的基础上,走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可持续发展之路,注重区域协调发展、集约式发展、可持续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发展。
国家发改委国土开发与地区经济研究所副所长肖金成说,区域规划密集出台,可以刺激受金融危机冲击而下滑的经济。“东南沿海经济受国际金融危机冲击较大,相关规划旨在促进东南沿海的产业升级、促进空间布局的优化,而其他出台规划的地区则希望规划明确自身的定位,找准自身的优势,促进地区产业的升级转型”。
而另一个更深层次的原因则是,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经济增长的方式存在着土地粗放利用、环境破坏严重等问题,从长远考虑,需要加强对区域发展的规划和指导。中央需要在全局上推进地区经济发展向更高的质量和效益迈进。
资本进入“好时光”
反应灵敏的资本市场也对“区域规划”作出了自己的诠释。从泛珠三角概念股的崛起,到海西板块的逆势而上,再到海南板块的走强。由于政策扶持无疑会给相应区域的上市公司带来极佳的业绩上升预期。不同地区“规划”了一遍,对应的A股板块个股也轮动“兴奋”了一遍。
正如小王所说,国新办今年来举行的区域振兴规划新闻发布会,成为市场高度关注的热点。一场场发布会似乎成了牛股发掘会,市场游资也按图索骥寻找投资机会,更有好事者制作了一幅“区域经济寻宝图”,在网络上大为流传。现在来看,“寻宝图”标示的区域个股几乎被炒了个遍。
区域规划带来资本的躁动,机构投资者的嗅觉更为灵敏,其目的也与游资大有不同。
早在今年年初,泛华建设集团城市金融服务中心总经理、泛华投资基金管理公司总裁张曦就亲自带队去新疆当地考察,并敏锐觉察到了当地的投资优势。他募集了一批资金,采取与地方政府合作的方式——地方出土地等资源和政策优惠,基金公司出资本,共同进行包括公共基础设施和房地产等在内的多个项目开发。
今年3月份,全国人大代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主席努尔·白克力表示,新疆区域振兴规划将在5月份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结束以后出台,并和中央“十二五规划”相衔接,最终实现新疆跨越式发展,夯实长治久安的基础。随后,新疆区域振兴规划开始热炒,多家投资机构纷纷进驻新疆,而此时张曦和他的团队已将第一桶金稳揽入怀。
“区域振兴规划集合着诸多优惠政策,自然会带来很大的投资机会,在当地的投资回报也会更有保证。”中国(海南)改革发展研究院院长迟福林表示。
张曦表示,泛华基金的核心要义就在于集合对城市建设开发领域投资有兴趣的各类社会资本,与地方政府合力打造投融资平台,一方面帮助地方政府解决城市发展建设项目所急需的资金问题,另一方面使得各类社会资本通过基金投资的方式,积极参与到中国城市化发展进程当中,并可获得长期稳定的投资收益。个人资本以这种形式与区域振兴规划相结合堪称完美,获得资本收益同时也助推了区域经济的发展。
不管是投机还是投资,区域规划给人们带来的无疑都是“好时光”。
新理念新演绎
“区域振兴”并非是首次出现的全新名词,只是,不同的时代赋予了它全新的含义。
和前期在上海、深圳等地进行试点不同,如今的区域规划在地理位置的选择上大有变化。已出台或即将出台的区域振兴规划,多涉及沿海地区的经济薄弱地带,或欠发达省份。
我国经济发展失衡的一大体现是东西部发展失衡,国家在区域规划上的选择无疑是在对此进行纠正。温家宝总理在湖南考察时就曾表示:“在实施一揽子计划中注重向中西部地区倾斜,拓展经济发展的领域,培育新的经济增长地带和新的经济增长点”。
肖金成表示,区域规划将解决我国区域发展不平衡的问题,即不断缩小国内的区域差距,不断增强区域发展的协调性。同时,也将平衡东部内部的发展,因为,发展不平衡的问题不仅仅指东中西部发展不平衡,即使是在发展较快的东部地区,其发展程度也不尽相同。
和前期上海、深圳等试点政策不同,如今的区域规划不再是“大量给钱、给政策”,而是从全局着眼设定区域政策,更加突出针对区域特征提出特定的功能定位。
“今年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规划的发布,就是针对当地产业转移承接的,针对性规划无疑更能推动经济增速的提升。”全国经济地理研究会会长、中国人民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陈秀山表示。
肖金成分析称,《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规划》的实施,能够顺应国内外产业加快结构调整和转移的趋势,促进适宜的产业转移到中西部地区,既有利于促进中部地区在加快发展的同时提升产业结构,又能够推动东部地区产业结构走向更高层次。而《鄱阳湖生态经济经济区规划》和《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规划》,直接是围绕转变发展方式、保护和优化环境的,将经济发展和保护环境有机结合起来,更加注重实施严格的环境保护政策,并将其落实到产业的发展、布局和优化提升中,结果既有利于“两型社会”建设,又有利于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体现了经济发展和转变发展方式有机结合、科学发展和跨越式发展的有机结合。
学术界一个普遍观点是,和产业振兴规划在纵向上深化相比,区域振兴规划更着力于横向布局,以点带面,通过针对特定区域的政策推动,形成经济发展合力。
记者还了解到,在强烈的政策信号引导下,一批产业基金也应运而生。如已有机构投资者酝酿在贵阳建现代物流产业投资基金、在河南设立现代农业产业投资基金,资金投入规模动辄数十亿元。
另外,如仅从经济增速上看,区域振兴规划实施的效果初显。各地经济半年报显示:北部湾经济区以16.3%的经济增幅傲视群雄,海西经济区主体所在的福建省达8.5%,长株潭增长13.6%左右。有关专家表示,这些“新兴经济区”已经成为我国经济增长领头羊。
特别是北部湾经济区16.3%的经济增幅,比全国7.1%的增速高出9.2个百分点。中信建投证券首席宏观分析师魏凤春分析认为,国家去年公布的北部湾地区振兴规划,是北部湾经济区增速惊人的主要推动力。可以预见,在全新的振兴规划带动下,中国经济将进入可持续全面繁荣新时期。
来源:上海证券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