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胀背后的投资逻辑
浏览:次|评论:0条 [收藏] [评论]
自今年10月份食品价格涨幅突破两位数之后(10.1%),11月份继续升至11.7%。受此推动(11月份食品类价格拉动CPI上涨3.9%,贡献率是74%),11月份CPI的同比涨幅已突破5%,这已是自9月份以来,连续第…
自今年10月份食品价格涨幅突破两位数之后(10.1%),11月份继续升至11.7%。受此推动(11月份食品类价格拉动CPI上涨3.9%,贡献率是74%),11月份CPI的同比涨幅已突破5%,这已是自9月份以来,连续第三个月突破整数关口。11月份CPI1.1%的环比涨幅,更是近10年中11月份CPI单月环比涨幅的最高水平,从而将明年CPI的翘尾因素推高至2.6%左右。若以1年期定存利率2.5%来计算,目前负利率已扩大至-2.6%,而且已持续10个月之久,与此同时,央行4季度调查则显示,目前居民对未来物价预期指数已升至81.7,已经超过了07年4季度的80.65,因此,可以说通胀预期和现实通胀之间互相推动的局面正在形成。
在后危机时期,如何看待中国经济运行中出现的各种问题呢?
笔者则认为,此次通胀无疑是又一次提醒我们,一个不容忽视的经济逻辑,那就是中国方兴未艾的城市化进程:目前中国的城市化率为46.6%(1980年中国的城市化率为19.4%,1980—2009年间,城市化年均增幅为0.9%),同发达国家77%的城市化率相比,存在将近30%的差距,因此按照发达国家的标准来衡量的话,那么就意味着在接下来的30年中,中国需要以每年1%的增幅来推动才行,这也就意味着截至2040年,要有将近5亿人进入城市,对于中国乃至世界而言,这无疑是一次巨大的结构性变化。
如果在这个逻辑下来观察,那么有关粮食生产的长期紧运行、房地产市场泡沫与否、中国固定投资连年高位运行、金融加速深化等等问题,似乎都得到了合理的解释:
正是由于中国城市化进程和每年1%的增幅这两个大前提,才导致了农业生产劳动力投入的递减,在土地制度未有根本改变之前,工业化的规模效应尚难以在农业领域体现,粮食生产紧运行是必然的,同时生物能源方面的需求,促成了机器吃粮的影响逐渐扩大,如果再考虑环境污染对于农业生产气候条件的恶化,粮食生产运行态势会在一定时期内越来越紧,一句话就是种粮的人少了、种粮的条件差了、种粮的成本高了、用粮和吃粮的却越来越多了,那么粮食供需方面的紧张就是一定了。
正是在近5亿人进城的大前提下,未来城镇人口在衣食住行均长期存在巨大的缺口,其中交通、住房的需求,无疑就成为中国投资仍将长期高位运行的一个必然原因。
而相较农村领域,不断推进的城市化进程,对应着就是流动领域在范围及深度的不断延伸,那么这种延伸必然会产生货币化程度的不断提高,由此中国金融深化的程度也会随之提高(目前M2与GDP的比重已近200%),同时对于政府主导下公共服务的需求也存在巨的缺口。
对于全球投资者而言,在中国城市化进程依然快速之下,巨大市场需求(包括投资需求和消费需求)和中国产业升级中的巨大商机,仍然是其资产配置的主要方向,特别是伴随美联储连续的量化宽松,如何尽快弥合实体经济和虚拟经济之间脱节缺口(缺口越大,未来通胀的压力也就越大),是包括中国投资者在内的全球投资者在后危机时期首先要考虑的问题。
因此,在上面这个大逻辑之下,再来预判明年通胀的形势,笔者认为,在目前食品推动之外,还需要格外注意的一个因素就是非食品因素。因为如果比较美联储两次量化宽松启动以来国际大宗资产表现的话,相比股票、债券、黄金、有色金属等资产价格而言,目前油价表现明显滞后于其他资产价格,再加之美国经济修复进程的推进(近期就业市场的修复明显加速)和中国经济“十二五”的开局,笔者大胆预测:2011年中国通胀潜在因素可能出现轮转,先是食品推动、随后就是非食品推动,如果这种轮转势发生,那么政策面变化则是可以预期的,进而对于明年资本市场产生重要影响。当然上述讨论是放在城市化这个大逻辑之下的。
(作者就职于中国建设银行总行金融市场部)
来源:上海证券报
延伸阅读
- 上一篇:李新:应对通胀需要打破两个不平衡 下一篇:香港人民币债券市场活力迸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