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货币科索沃战争”会在东亚重演吗
浏览:次|评论:0条 [收藏] [评论]
一场科索沃式的“货币战争”会在11年之后被复制吗? 11月23日,朝鲜和韩国发生炮战,全世界都能闻到朝鲜半岛浓浓的火药味。 一个被长期封锁的朝鲜,韩国的空军力量已经是它的10倍,海军力量是…
一场科索沃式的“货币战争”会在11年之后被复制吗?
11月23日,朝鲜和韩国发生炮战,全世界都能闻到朝鲜半岛浓浓的火药味。
一个被长期封锁的朝鲜,韩国的空军力量已经是它的10倍,海军力量是它的100倍;从军队装备上,韩国比朝鲜至少先进了一个代级。然而,在美国看来,如此力量遏制朝鲜仍远远不够,它的航空母舰要万里迢迢开赴朝鲜边境来威慑,岂非太夸张!
美国为首的军事力量如此“舞剑”早不是第一次了,11年前的科索沃战争何其相似也。1999年3月,以美国为首的北约,未经联合国授权,打着“人权高于主权”的旗号,对毫无还手之力的主权国家南斯拉夫进行空袭,造成了严重的人道主义灾难。
科索沃战争的真实目的何在呢?欧元走势或许能提供更好的解释。1999年1月1日,欧元正式诞生,它开始挑战美元唯一交易和储备货币的地位,而美元是美国核心经济金融利益所在。在巴尔干半岛这个火药桶上,战争将欧洲种族冲突的老伤疤重新撕开,效果极佳地打击了世人对于欧元的信心。欧元兑美元一路由战争开始时的1.09下跌到2000年11月的0.82,最大跌去了24.5%,几乎山穷水尽。直到2001年美国先后遭遇纳斯达克泡沫破灭和“9·11”恐怖袭击,欧元才得以绝处逢生。
11年过去了,美国国运不济,错误决策连连,树敌越来越多,美国人自己也叹息是“失去了10年”。尤其是2008年金融危机爆发后,美国进入了一个虚拟金融泡沫的塌缩周期。两年来,美国政府为了拯救金融机构,不得不将大量原本华尔街的债务转移到自己肩上,主权债务压力越来越难以承受。为了拖缓新一轮金融危机的爆发,今年11月4日,美联储宣布实施第二轮定量宽松货币政策,直接印刷6000亿美元用于购买美国国债。
值此时刻,向外转嫁危机是容易做出的决定。那么,如果有另一场科索沃战争爆发——在一个金融资本、国际热钱集中的地区,会将国际热钱赶回美国,从而将美国国债销售出去。如果这一战争又能同时造成一个成长中竞争大国的经济政治危机,那就最理想不过了。
在全球范围内,这个地区首选是东亚。东亚拥有着巨量的剩余金融资本和国际热钱,一旦本地区爆发战争,那么将可能有数万亿美元的巨额资金流出避险,而美国因远离东亚战场而成为避风港。如果这场战争是“科索沃”式的——美国及其盟国不断对朝鲜进行空袭,不需要付出什么代价,那美国何乐而不为呢?
对此,中国当然不会答应。如果对朝鲜大规模空袭爆发,中国难免成为经济和金融上的受害方。
现在美韩已经把球踢到了中国一边,中国的态度对于未来朝鲜半岛的战争与和平的抉择至关重要,笔者认为,能够提前遏制战争赢得和平的,是要使交火的双方,特别是采取战略进攻的一方明白——一旦爆发战争,代价将惨重到谁也付不起。即和平从来都只能在对等威慑中获得。这也是为什么前苏联和美国对抗30多年,双方都极力避免发生正面战争的原因。
人算不如天算,就像当年美国算不到“9·11”一样。即使朝鲜战争真的爆发,中国经济遭遇重大冲击,并不能代表美国一劳永逸地二次复兴。上周还发生了两件大事。一是俄罗斯与中国签署协议,两国贸易抛弃了美元,而改用人民币和卢布结算;二是俄罗斯总理普京在德国力挺欧元,并称:“不排除俄罗斯加入欧元区的可能性”。
俄罗斯货币战略向东西方同时延伸,这已经使得国际货币博弈中一种最具有想象力的可能呼之欲出——欧盟、俄罗斯和中国结成统一的欧亚元区——即欧亚大陆的主导国货币一体化。这会是美元的最大噩梦吗?那些追随美国炮舰的国家也将被边缘化吗?
这一方案并非不存在实现的可能,而推动力正是来源于霸权者的咄咄逼人。欧盟、俄罗斯和中国都吃过同一类型的哑巴亏。霸权者施加的外部压力越大,中、俄、欧团结凝聚的意志将越坚定。
来自——第一财经日报
延伸阅读
- 上一篇:沈丁力:人民币升值趋势将持续 下一篇:京津冀等地柴油批零倒挂行情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