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财新网,随着防疫措施收紧,4月服务业经营活动受到的负面影响扩大,行业景气度在收缩区间进一步下降。
5月5日公布的4月财新中国通用服务业经营活动指数(服务业PMI)录得36.2,较3月下降5.8个百分点,连续第二个月创2020年3月以来新低。
此前公布的4月财新中国制造业PMI降至46.0。两大行业景气度继续在收缩区间下探,拖累4月财新中国综合PMI下降6.7个百分点至37.2,同样为2020年3月以来最低。
财新中国PMI走势与国家统计局一致。统计局公布的4月制造业PMI回落2.1个百分点至47.4,服务业商务指数下降6.7个百分点至40.0,综合PMI录得42.7,低于3月6.1个百分点。
财新智库高级经济学家王喆表示,4月局部疫情持续,制造业、服务业景气度亦持续转弱,服务业收缩更甚。市场需求承压,外需恶化,供给收缩,供应链受阻,物流时间延长,积压工作增加,工人返岗困难,通胀压力持续,市场乐观情绪低于长期平均水平。4月以来,上海等局部疫情形势依然严峻,对企业生产和群众生活的影响依然存在,物流不通畅尤其成为痛点。
他认为,目前政策层面最为紧迫的工作是坚持“动态清零”既定方针不动摇的前提下,优化人员和物资流动,着力稳定产业链供应链。此外,对受疫情影响较大的行业企业,应加大扶持力度,稳定市场预期。疫情之下,众多企业员工、灵活就业人员、低收入群体收入下降、生活困难,政策层面应予以补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