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金周一(4月18日)早上对港股通人民币计价做出研判。
短期内,预计港股通人民币计价直接影响可能相对有限,汇率也并非南向资金流入流出的主导因素。
但中长期的意义深远。港股通人民币计价有助于降低港股通投资持有的汇兑和盈利的折算敞口,吸引更多资金沉淀,改善流动性和成交活跃度,长期强化香港离岸人民币中心地位并促进人民币国际化。
2014年互联互通开通以来,港股通累计资金流入已达到1.97万亿人民币
4月11日,中国香港财经事务及库务局局长表示,香港已完成对港股通南向引入人民币计价的可行性研究,将展开筹备工作并与内地监管部门协商。港股通人民币计价实施条件逐步成熟。
中金预判六大长期影响
降低港股通投资的汇兑敞口。根据现行的港股通交易与交收规则,投资者在买入卖出和持有港股通标的期间都需要承担一定的人民币汇率对港币汇率的波动,包括结算汇率vs.参考汇率(结算汇率较参考汇率贬值则增加投资成本),以及买入时vs.卖出时的汇率变动(卖出结算汇率较买入结算汇率贬值则会降低投资收益)。
若用直接用人民币计价,也可降低持这一汇率变动敞口,进而不排除将吸引更多内地投资者参与港股通机制,尤其是那些对汇率变动较为敏感的投资者。
降低企业盈利的折算敞口。港股通标的多数为业务在内地的中资企业,人民币为主要收入来源。作为股价定价依据的每股盈利EPS由人民币转换为港元的过程中可能涉及汇率影响。
以人民币计价则可以避免财务和估值指标由换汇而引起的损失,证券价格也可以更多反映公司基本面和运营价值。
吸引更多内地资金沉淀,有助于改善港股流动性和成交活跃度。
2014年底沪港通和2015年底深港通开通以来,南向资金持续流入,截至目前累计流入规模已经达到1.97万亿人民币,南向持股分别占港股通标的和港股主板总市值的8.8%和5.2%左右,南向成交占港股市场总成交额的25%。
得益于此,港股市场整体成交活跃度也在不断改善,主板成交日平均规模从2017年的872亿港元(约111亿美元)中枢抬升至2021年的1670亿港元(约213亿美元),换手率从2017年的63.9%抬升至2021年的97.2%。
不过相比2021年A股1614亿美元和美股市场2277亿美元的日均成交额,港股市场的成交活跃度依然偏低。
因此,港股通的人民币定价可以减少一部分投资港股的汇率波动敞口,叠加中国内地居民资产配置拐点和港股投资多元化配置需求的大趋势,预计有望吸引更多人民币资金沉淀,进而有望提升港股通交易的活跃度和交易量。
巩固香港离岸人民币理财中心地位。除了沪深港通外,基金互认、深港通和债券通、粤港澳大湾区“跨境理财通”等相继落地,香港与内地金融的互联互通持续深化。
香港一直是人民币国际化的最佳实验区,也是布局离岸人民币中心的最佳地点之一,肩负着人民币国际化更进一步的枢纽角色。
当前,中国香港拥有中国内地以外最庞大的人民币资金池,人民币存款规模2022年初一度超过1万亿人民币,较2017年初的5000亿人民币抬升明显。未来更多人民币资金沉淀也有望强化并巩固香港作为离岸人民币理财中心的地位。
促进人民币国际化。长期看,人民币需要逐步发展成为可自由兑换货币,并进一步发展成为与中国经济体量相匹配的全球主要国际货币之一。
同时,人民币国际化也有助于防范和对冲潜在的地缘局势的变化和不确定性。
如果要在保持资本账户管制的前提下推进人民币国际化的目标,那么打造一个离岸人民币市场就是一条必由之路,香港则是不二选择。
香港作为国际金融中心、中国公司特别是新经济公司的聚集地、以及离岸人民币的最大市场和清算中心,其优势是不言而喻的。
因此,以沪港通人民币计价为起点,促进人民币在港股交易中的使用,未来逐步向更大股票和产品范围(如衍生品或融资活动)、以及甚至更广的投资者群体,都将为推动人民币国际化打下基础。
对潜在国际和地缘不确定性的对冲。在当前依然存在较大不确定性的国际和地缘局势下,港股通的人民币定价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对冲可能的外部冲击。
例如,针对香港金融体系的外部政策不确定性可能会对港币和以港币定价的股价产生冲击,而人民币定价有望在一定程度上起到对冲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