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客服热线:0311-85395669
资讯电话:
139-32128-146
152-30111-569
客服电话:
0311-85395669
指标

两会国企新声:多措并举助推乡村振兴,多管齐下助力疫情防控

来源:我的钢铁|浏览:|评论:0条   [收藏] [评论]

两会期间,新华财经联合国资小新、《国资报告》持续推出两会国企新声栏目,为您汇总和整理国资国企代表委员们的提案和建议,共同见证国资国企代表委员围绕国之大者建言献策,共商国是;结合政…

两会期间,新华财经联合国资小新、《国资报告》持续推出“两会国企新声”栏目,为您汇总和整理国资国企代表委员们的提案和建议,共同见证国资国企代表委员围绕“国之大者”建言献策,共商国是;结合政府工作报告,聚焦新发展理念、新发展格局,深入探讨国企改革、高质量发展等热点话题。

今天,我们为您分享“两会国企新声”第五辑——《多措并举助推乡村振兴多管齐下助力疫情防控》。

关键词一:乡村振兴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乡村振兴战略以来,乡村振兴取得重要进展,制度框架和政策体系基本形成。2021年4月底,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八次会议顺利通过《乡村振兴促进法》。2022年2月22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做好2022年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重点工作的意见》(即一号文件)发布。这是21世纪以来第19个指导“三农”工作的一号文件。文件部署2022年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重点工作,明确乡村振兴工作的底线任务。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广大农民群众的殷切期盼,是新时代做好“三农”工作的总抓手。2022年政府工作报告将“凝心聚力加快乡村振兴,绘就高质量发展多彩画卷”列为全年九个方面重点工作之一,聚力在农业高效上下实功,在农村宜居上出实招,在农民富裕上求实效,持续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中央企业和地方国资国企的两会代表、委员围绕乡村振兴这一话题,发出代表各自产业和领域的声音。

全国人大代表、中国联通副总经理唐永博:

推动农村中小微企业数字化转型,助力乡村振兴

唐永博以“农村中小微企业在数字化转型中面临的一些困难”作为切入点,就乡村振兴提出了他的看法。他在向全国人大提交的书面建议中明确地指出,农村中小微企业作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重要载体,其数字化转型升级事关乡村振兴大局。

唐永博认为,就我国来看,网络基础设施在城市和乡村之间的鸿沟基本填平,“用得上、用得起、用得好”的信息通信服务已经充分普及。但农村中小微企业在数字化转型上还面临一些困难。比如,多数农村中小微企业对数字化转型的认识不充分;数字化改造升级需要一定成本投入,甚至部分投入产出不确定,农村中小微企业数字化改造积极性不高;从人才角度看,农村中小微企业具备数字化能力和思维的“新农人”相当稀缺;从产业链方面看,供应链不完善,缺乏“小而美、小而精、小而特”的农村标杆企业、典型案例。

为解决当下发展的困难,唐永博认为,“十四五”期间,要加快推动农村中小微企业数字化转型,通过转意识、转模式、转生态、转方法,实现农村中小微企业数字化转型的思维之变、融资渠道之变、人才之兴、发展之兴,从而助力全面乡村振兴。唐永博还表示,作为通信行业的代表,中国联通始终坚持推进电信普遍服务,“十三五”期间,中国联通累计投资126亿元在广大农村地区进行无线网络和宽带建设,完善贫困区域4G网络和光纤宽带,提升边远农村与山区通信基础设施水平,通过整合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人工智能、区块链、信息安全等新一代信息通信技术能力,打造了党建引领服务、乡村数字治理、乡村数字经济、绿色乡村建设等六大类近70款应用,全方位赋能乡村数字化转型升级。

全国人大代表、中国移动副总经理赵大春:

加速构建数字政府均等化服务能力,使乡村治理与乡村振兴同频共振

在赵大春看来,目前我国政务服务能力不均衡不充分的情况依然存在,跨城市、跨区域、跨城乡、跨人群的政府数字化服务能力与现代化治理能力建设要求和构建人人享有基本公共服务要求仍有差距。例如,东西部之间、城乡之间政务服务能力差距较大等。

赵大春深刻感受到,应用数字技术提高面向基层、面向乡镇、面向“数字弱势群体”的政务服务和治理能力,有助于全面提升政府效能、提升老百姓的幸福感。同时,提升数字政府均等化服务能力有助于提高乡村公共服务资源配置能力、增加服务供给、提升服务质量,推动重点领域非基本公共服务普惠化发展,更好地助力乡村振兴。

基于此,赵大春认为应大力加强县域电子政务云网设施统筹建设,强化乡村电子政务基础设施支撑能力。依托国家算力体系,鼓励基础电信企业、算力服务商等开展合作,构建数字政府算力网络向基层、向县域、向乡村的延伸支撑能力,使其像水电一样,一点接入,即取即用。

全国政协委员,湖北能源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党委副书记、总经理文振富:

持续提升粮食安全保障水平以更好地实现乡村振兴

民为国基,谷为民命。粮食产量保持在1.3万亿斤以上,是《政府工作报告》提出的今年发展主要预期目标之一,也是乡村振兴的重要方面。文振富表示,为更好地推动乡村振兴,确保我国粮食安全,是“国之大者”。作为产粮大省,要切实扛起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湖北责任,大力发展农业科技、生物技术,持续提升粮食安全保障水平。

目前国际形势复杂多变,粮食进口渠道无法保证时时畅通,保护耕地和粮食生产能力面临诸多挑战。文振富认为,越是面对风险挑战,越要稳住农业,越要确保粮食和重要副食品安全。我们必须把立足点放在依靠自己力量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粮食安全保障系数,首先要保护好粮食生产能力,18亿亩耕地红线必须牢牢守住,耕地占补平衡既要保量,也要保质,决不能以次充好、弄虚作假。

面对风险挑战,文振富建议,要健全粮食安全责任制,强化考核督导,筑牢我省粮食安全防线,对粮食主产区和粮农,要给予更多激励。他说:“落实粮食安全保障是全国各地共同的责任,不只是粮食主产区的事,主销区、自求平衡地区都有责任,都要保护好耕地和农田,规划安排好本地区的粮食生产。”

关键词二:疫情防控

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离不开强有力的疫情防控作为保障。2021年8月,中央农办、农业农村部、国家乡村振兴局印发《关于做好农村地区疫情防控和农产品稳产保供工作的紧急通知》(以下简称《通知》),要求各级党委农办、农业农村部门、乡村振兴部门进一步做好农村地区疫情防控和农产品稳产保供工作,巩固农业农村发展好形势。推进疫情防控,助力乡村振兴。央企国企全力推进常态化疫情防控工作,为实现乡村振兴贡献自己的力量。

全国人大代表,国药控股股份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于清明:

积极投入乡村振兴,毫不放松抓好常态化疫情防控

新冠疫情暴发以来,零售药店成为老百姓购买防疫物资药品和慢病特定处方药的重要场所。但是面对随时随地购买药品,线上线下无缝切换的新期盼,零售药店的传统线下交易模式已经远远不足。对此,于清明今年提交了关于扩大零售药房经营范围和职能,提高对百姓服务能力的建议,呼吁扩大零售药房的基本功能,选取一批大型的连锁药房进行网售处方药试点,将零售药房纳入公共卫生应急管理体系。“我们也应该选择一些大型连锁零售药房,承接新冠核酸检测任务和战略物资储备与公共分配的职能,使零售药房与基层医疗机构系统更好的成为百姓身边的健康小屋。”于清明表示。

2022年以来,国务院陆续印发《关于做好2022年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重点工作的意见》和“十四五”时期有关数字化经济,特别是现代物流应急体系,国家老龄事业发展和养老服务体系的建设规划,这将对基层医疗和公共卫生安全都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方向。

对此,于清明表示,作为药械提供企业,需积极投入乡村振兴,助力县要强、乡要活、村要稳,上下联、信息通的基层医疗改革,加快产品创新,加快调整布局,应对人口老龄化和慢病的严峻挑战。

面对当前我国老年健康服务体系比较薄弱、医养康养产业处于破冰期的问题,于清明还建议呼吁优化老年健康资源配置,推动部分空床率高的医院向老年医院转型。切实提高老年人健康服务的可及性,出台家庭医生的激励政策,提高老年人签约服务的覆盖比例。

全国政协委员,上海申通地铁集团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俞光耀:

医疗卫生产业直接关系到人民的健康福祉

近年来,我国医疗卫生需求持续增长并呈现多样化、多层次特点,患者诊疗体验成为评价医疗质量的重要指标。有数据显示,预计到2030年,我国医疗卫生市场需求将达到15万亿元,2040年达到29万亿元,2050年达到37万亿元。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永远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增进民生福祉是发展的根本目的”。医疗卫生事业直接关系到人民的健康福祉,是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向往的最基础前提。为此,俞光耀提交了《关于提升人民群众医疗质量获得感的提案》。

俞光耀在前期调研中发现,医疗机构管理与监管仍侧重于规模与设施、医疗水平、诊疗质量等方面,与患者体验和满意度相关的质量目标在等级医院尚未得到充分体现,基层医疗机构以患者为中心的质量意识与能力薄弱。全面质量管理体系尚未有效覆盖全要素、全流程和全周期,未统筹兼顾诊疗质量、过程质量和体验质量。医护人员质量素养、专业化质量人才、质量管理工具应用程度参差不齐,难以促进各类医疗机构全面持续提升医疗质量。

为此,俞光耀建议,政府相关部门参考国际质量管理标准,借鉴发达国家医疗服务和我国相关行业质量管理标准,总结部分地区的典型经验,结合我国实际,以满足患者需求为导向,健全患者体验质量标准,加快医疗机构全面质量管理标准体系建设。他还强调,要重视发挥社会力量作用。支持专业组织开展标准化、质量培训、咨询、评价和改进等服务。逐步完善第三方评价机制,评价结果为政府采信并逐步向社会公开,促进医疗质量和监管效能提升,不断提升人民群众医疗质量的获得感。

全国人大代表、云南白药集团有限公司中药研发总监朱兆云:

民族药应注入现代科技的力量,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诊疗方案

中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民族文化资源丰富。各族人民在几千年生产生活实践和与疾病作斗争中凝聚出了拥有民族智慧的“活化石”——民族药。在我国55个少数民族中,有30多个民族拥有自己民族的传统医药。包括少数民族医药在内的中医药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代表,是中华民族的瑰宝。在这次抗击新冠肺炎疫情中,中医药全程深度参与,与西医药一起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诊疗方案,疗效得到实践检验。相关数据显示,此次新冠肺炎确诊病例中,有74187人使用中医药,占91.5%。其中,湖北省有61449人使用了中医药,占90.6%。临床疗效观察显示,中医药总有效率超过90%。中医药能够有效缓解症状,能够减少轻型、普通型向重型发展,能够提高治愈率、降低病亡率,能够促进恢复期人群机体康复。

近年来,由于中西方文化背景不同、医学体系差异等原因,中国民族药在与世界接轨时面临困境。对此,朱兆云认为,提取民族药的精华以开发创新,是其与世界接轨较为有效的途径。她表示,屠呦呦教授因从中医药古典文献中获取灵感,发现青蒿素,开创疟疾治疗新方法,最终获得诺贝尔奖的经历就是最好的例子。“除了坚守传承,民族药应注入现代科技的力量,守正创新,带着研究成果走出国门。”朱兆云说。她认为,加入现代科技力量做民族药的创新,讲清药物机理,能让西方医学清晰地判断其科学性和具体应用方式,促进与国际的对话沟通,获得更广泛的认可。

自1999年以来,朱兆云带领的研究团队走遍云南,行程近80万公里,采集11082种标本;拍摄原生态照片16万张、准确鉴定了412科4392种天然药物、翻译了5567个民族药名。为了进一步推动民族药创新发展,2022年全国两会上,朱兆云为民族药的专利申请和知识产权保护建言。她强调:“中药、民族药是传统学科,如何能在符合专利申请基本原则的同时,有针对性地理解该领域的创新问题,需要有关部门的关注和进一步研究。”

“云南世居26个民族,民族药的资源基础十分坚实。由彝族药发展而来的云南白药已经成为一张优异的名片。”朱兆云期盼着民族药资源能够得到有效开发,更好地满足我国公共卫生服务行业的多元需求。

延伸阅读
上一篇:央行开展100亿元7天期逆回购操作,实现零投放零回笼
下一篇:上海海关39项措施支持虹桥国际开放枢纽建设
分享到:
[腾讯]
关键字:API handler does not exist

宏观经济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