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元区2020年出现其历史上最大幅度的衰退后,2021年经济实现强劲复苏。多家权威机构预测,2022年这一地区将实现逾4%的经济增长。但在战略自主政策主导下,欧盟对华营商环境改善的可能性不大。
2021年随着新冠疫情的缓解,特别是疫苗的大规模接种,欧元区国家大幅度取消了限制措施,伴随全球需求的强劲反弹,欧元区国内生产总值(GDP)在二、三季度均实现环比增长2.2%,其中二季度GDP同比增幅高达14.3%。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经济合作发展组织OECD等机构最新预测均认为,2021年欧元区GDP增速会达到5%。
图表一 2021年欧元区采购经理人指数走势
数据来源:IHSMarkit
先行经济指标采购经理人指数PMI显示,自9月份以来欧元区强劲的增长势头有所放缓,这主要是供应瓶颈和冬季疫情反弹所致。欧洲第一大经济体德国受到的影响更为显著。12月德国的服务业PMI初步估值已经跌破50荣枯线,当月综合PMI也仅为50。
根据德国宏观经济和商业周期研究所(IMK)数据,德国经济衰退的风险有所增加。该研究所的预警系统显示,2021年12月至2022年2月底期间经济衰退的概率为45.2%。11月时这一指标为40.8%。
德国联邦政府此前已经将2021年的经济增长预期从3.5%下调至2.6%,并预计2022年增长4.1%。慕尼黑Ifo经济研究所12月中旬预计,2022年德国经济增长3.7%,而此前的预测是5.1%。
该机构还预计2021年四季度德国GDP会出现环比负增长;供应瓶颈问题将至少持续到2022年年中,同时疫情的不确定性增大,德国经济不太可能在2022年夏季之前恢复强劲的复苏势头。Ifo研究所对法国、意大利的经济前景预期好于德国。
尽管存在诸多短期不利因素,但专家们普遍认为疫情对德国以及欧元区的经济影响有限,冬季过后经济活动将再次显著回升。多个国际组织均预计,欧元区以及其主要经济体2022年真实国内生产总值将超过新冠疫情暴发前的水平(详见下表)。
图表二欧盟、欧元区及主要经济体GDP增速预测(%)
来源:欧盟统计局、IMF、欧盟秋季预测报告;OECD12月预测报告。注:*为预测值
展望2022年,尽管疫情持续的不确定性在上升,供应瓶颈存在的时间可能比预期的更长(欧洲央行的最新预测认为,供应瓶颈会在下半年开始逐步缓解,2023年完全消除),欧元区真实GDP预计仍将在一季度超过疫情前的水平。
未来私人消费依然是欧元区经济增长最主要的驱动力,这主要得益于消费者在疫情期间积累的巨额储蓄以及劳动力市场的加速回暖。欧洲央行预计,欧元区的失业率会持续下降,并有望在不远的将来创下1999年以来的新低。
尽管如此,欧洲经济的进一步复苏也面临一些不确定性。德国经济研究所(DIW)主席马塞尔·弗拉茨彻称,疫情仍然是“最大的经济风险”。如果新冠疫情在2022年仍未最终得到控制,消费和全球供应链会继续受到影响。人们必须为又一年的经济“过山车”做好准备。
高通胀可能会带来不确定性。虽然欧洲央行和OECD的最新预测都认为,欧元区的通胀水平将在2022年年底前回落至欧洲央行2%的通胀目标之下,但越来越多的专家和机构发出警告称,工业化国家将发现自己处于一种全新的模式,他们将不得不接受“低通胀和低利率时代即将结束”的现实。
此外,一些政治风险对该地区的潜在影响也不容忽视,如俄罗斯和乌克兰冲突升级的风险。法国和意大利都将在2022年上半年进行总统选举,作为欧元区第二、第三大经济体,上述国家领导人的更迭无疑会对这一地区政治经济走向构成影响。
值得注意的是,中资企业对欧盟营商环境的总体评价仍在下降。2021年欧盟中国商会牵头进行的调查显示,六大营商环境(经济和产业、政治、基础设施及配套、人才、科研和商务)的评价中,商务环境降幅最大,79%的受访中资企业认为欧盟的商务环境明显恶化或没有明显向好的迹象。
中企担心欧盟部分战略自主政策走向保护主义。首先,欧盟市场准入门槛提高,投资审查范围扩大(而且时间加长,复杂性提升),可能会导致更多领域推出类似网络安全工具箱,使中资企业经营风险显著上升。其次,欧盟以竞争对等为目标,计划推出“贸易进攻”工具等,中资企业面临的政策不确定性风险增大。
此外,欧盟在多个关键领域诉求战略自主,可能冲击产业链结构,影响中欧经贸的依存关系。而且美欧成立跨大西洋贸易和技术理事会(TTC),加强在供应链、通信技术和投资审查等领域合作,可能分化现有经济产业结构,使全球标准进一步碎片化。
尽管担忧有所上升,但绝大多数中资企业仍认为,中国和欧盟经贸发展和合作的基本面不会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