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央行动态】
•欧洲中央银行29日在10月货币政策例会上按兵不动,维持中期通胀低于目标的判断。尽管自上次欧洲央行政策例会以来, 欧元区国家主权债收益率再度显著上扬,欧洲央行理事员会维持了此前适度降低PEPP购债规模(低于二、三季度的水平)的决定。与此同时,欧洲央行关于通胀问题的表述也发生了变化。在当天的声明中,虽然没有改变中期通胀预期低于2%的判断,但承认欧元区的通胀率会继续上升,而且比其此前预期持续的时间更长。
•英国财政大臣Rishi Sunak10月29日在公布预算案时表示,英国经济今年势将创下1973年以来的最快增速,并且预算案将帮助英国经济从疫情中反弹。根据英国预算责任办公室(OBR)的预测,继2020年萎缩了近10%之后,英国经济2021年料将增长6.5%。其此前的预测为4%,预测上调幅度至少是1980年代以来最大。Sunak在伦敦对议会表示,27日的预算为英国人民带来了更强劲的经济:经济更强劲增长,英国的复苏速度快于英国的主要竞争对手;更强的公共财政,英国的债务在掌控之中;更强的就业,失业人数减少,工作人数增加。
•日本央行10月28日在结束为期两天的货币政策会议后宣布,继续保持当前货币政策宽松力度,维持利率水平不变;同时将其对本财年(截至2022年3月)日本经济增长预期下调至3.4%。日本央行当天发表的经济与物价展望报告指出,日本经济复苏面临严峻形势。服务业依然低迷、出口及工业生产受海外供给制约出现减速。央行将2021财年日本GDP增长预期由此前的3.8%下调至3.4%。与此同时,2022财年日本经济增长预期由2.7%小幅上调至2.9%。报告同时下调了本财年物价上涨预期。
•10月28日加拿大央行宣布结束其债券购买刺激计划,并将未来的潜在加息时机提前,因担心供应中断会推高通胀。决策者称,将停止增持加拿大国债,从而结束其量化宽松计划。自新冠疫情以来,该国的量化宽松计划已经向金融体系注入了数千亿加元。加拿大央行暗示,可能最早在明年4月准备好加息,因为供应问题限制了经济在不助推通胀情况下实现增长的能力。由于能源价格上涨和供应瓶颈,加拿大央行预计本国通胀率将在2022年大部分时间维持在目标水平以上。
•欧洲央行行长拉加德10月28日新闻发布会上称,欧元区经济继续强劲复苏,但较为温和。能源价格上涨、需求复苏和供应链瓶颈目前正在推高通胀。虽然通胀下降所需的时间比之前预期的要长,但欧央行预计这些因素将在2022年缓解。欧央行预计中期通胀将低于2%目标。政策措施,包括对欧洲央行主要利率的修订前瞻指引,对于帮助经济转向持续复苏并最终使中期通胀达到欧央行的目标至关重要。
•欧洲央行行长拉加德表示,由于需求复苏的速度超过了供给,通胀预期将进一步上升,通胀上升的阶段将比预期持续更长时间。通胀压力将在2022年缓解,通胀上升主要是受能源价格上涨推动,更高的能源价格可能会降低购买力。
•10月28日凌晨,巴西央行意外将关键利率上调150个基点至7.75%。为应对不断飙升的通胀率,2021年巴西央行连续六次加息,利率水平已经达到2017年以来的最高点。巴西是拉美最大经济体,也是今年加息力度最大的新兴市场经济体。巴西央行表示,决议是一致通过的,预计下次会议将有同样幅度的加息,基准情景和风险平衡表明,进入限制性加息周期是适当的。并指出,最近对财政框架的怀疑增加了通胀预期脱离锚定目标的风险,刺激计划导致了财政预期恶化,刺激还可能会增加风险溢价。分析师预测,到今年底巴西的基准利率将升至两位数。
•印度相关部门已经将达斯的印度央行行长任期延长3年。印度央行行长达斯从2018年12月开始履职央行,任期将于年底到期。达斯新的央行行长任期从2021年12月开始,任期3年。自达斯履职印度央行后,印度央行一直以宽松的货币政策促进经济增长。自去年3月疫情爆发以来,印度央行更是以罕见的大幅降息和持续的流动性注入来促进经济。在印度央行、财政部等部门协力下,印度经济正在加速复苏。在本月初的双月货币政策会议上,印度央行再次明确,将以稳定的政策支持应对经济的不确定因素。
【市场观察】
•摩根士丹利分析师表示,将美联储首次加息的预期时间由2023年二季度推迟至三季度,因美国通胀上行趋势放缓,后市可能确如预期开始回落,且全球疫情影响可能比此前预期的延续得更久,这将令美联储并不急于进入紧缩周期。
•高盛分析师表示,未来几个季度,全球经济将受益于疫苗接种的利好,随着财政刺激收回,美国经济应该有所放缓。通胀率的下降应该会让美联储在很长一段时间内保持利率不变(高盛经济学家预计2023年第三季度之前不会加息)。
•道明证券外汇策略师表示,市场对通胀担忧和全球主要央行货币政策变化滞后于经济发展状况的观点非常敏感。加拿大央行发表强硬言论后,加元开始大幅波动。众多投资经理在月底将调整不同货币间投资组合。
•野村证券称,澳储行可能会削弱其收益率曲线控制政策,最有可能的做法是将目标债券换成期限更短的2023年4月到期债券,以释放现金利率可能出现更广泛结果的信号。策略师Andrew称,澳储行甚至还可能进一步将目标债券期限缩短,锚定2022年11月到期债券,或者提供一个目标利率的区间。对于澳储行来说,将债券收益率保持在一个区间、而不是达到一个精确的目标会更容易,而且这也将允许现金利率在必要情况下适度向上调整。
•加拿大蒙特利尔银行经济学家Doug Porter表示,在通胀上升和经济增长放缓的背景下,加拿大央行对其刺激措施进行了“艰难的转变”,结束了量化宽松,并将可能首次加息的前瞻指引从2022年下半年提前至2022年年中。Porter预计加拿大央行将在2022年年中开始上调基准利率,并在2023年末前持续加息,每季度加息25个基点。不过,由于加拿大央行承认通胀压力比之前认为的“更强劲、更持久”,风险倾向于提早加息和更激进的紧缩政策,关键将是未来六个月的通胀变化。
•野村证券策略师Jordan Rochester在报告中表示,现在是卖出英镑的好时机,因为英国央行在11月4日会议上的鹰派程度可能比不上市场所反映的水平。考虑到市场已经反映了11月会议会加息约15个基点,不清楚英镑还有什么其他理由能在宣布加息15个基点之时上涨。
【本周重点关注】
周二:
07:50 日本央行公布9月21-22日货币政策会议纪要
11:30 澳储行公布利率决议
周四:
02:00 美联储FOMC公布利率决议
02:30 美联储主席鲍威尔召开新闻发布会
20:00 英国央行公布利率决议、会议纪要以及货币政策报告
20:45 欧洲央行行长拉加德和执委施纳贝尔发表讲话
周五:
08:30 澳储行发表货币政策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