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财经北京8月9日电(记者 安娜、陈爱平)国家统计局9日发布的数据显示,7月份,全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同比上涨1.0%,涨幅较6月回落0.1个百分点。这是今年以来CPI同比涨幅连续第二个月收窄。与之形成对比的是,当月扣除食品和能源价格的核心CPI同比上涨1.3%,涨幅比6月扩大0.4个百分点。
7月促使CPI同比涨幅回落的主要原因是什么?CPI与核心CPI同比涨幅一“落”一“扩”的物价走势,折射了怎样的经济变化?全年通胀形势怎么看?记者就此采访专家。
“7月CPI同比涨幅回落,主要受食品价格回落影响。当月食品CPI同比下降3.7%,为2017年4月以来的最大降幅,影响CPI下降约0.69个百分点。”中国民生银行首席研究员温彬说,7月,猪肉价格下降43.5%,降幅扩大7个百分点,是导致食品价格持续回落的主要原因。
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6月份,猪肉价格下行影响CPI同比下降约0.80个百分点;而7月份,猪肉价格下行影响CPI同比下降约1.05个百分点。可见7月猪肉价格走跌,对CPI涨幅的下拉力量有所增加。
就影响7月猪肉价格走势的因素而言,英大证券研究所所长郑后成认为,生猪产能持续修复,适逢消费淡季,以及2020年7月猪肉平均批发价抬升幅度较大,是导致猪肉价格同比降幅显著扩大的主要原因。
值得注意的是,在以猪肉为代表的食品价格下行的同时,非食品价格正成为推动CPI上行的主力。专家认为,这反映了今年以来随着疫情的逐步消退,需求总体回暖的趋势。
“从‘三分法’的角度看,7月CPI的拖累因素是猪肉CPI当月同比,推动因素则是与原油相关的交通工具用燃料CPI当月同比,以及核心CPI当月同比。”郑后成说。
“7月核心CPI同比上涨1.3%,创2020年2月以来新高,涨幅比6月扩大0.4个百分点,说明除去食品和能源之外的价格已有所上涨,特别是服务价格同比上涨1.6%,涨幅比6月扩大0.6个百分点,1.6%的涨幅创下2019年9月以来的新高。”温彬表示。
从当日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来看,暑期出游增多,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7月服务价格的上行。“受暑期出游影响,7月份,飞机票、旅游和宾馆住宿价格环比分别上涨24.3%、7.3%和3.8%;同比看,宾馆住宿、旅游也分别大涨8.1%、7.8%。”国家统计局城市司高级统计师董莉娟介绍。
展望后期,郑后成认为,受全球疫情抬头等因素冲击,国际油价出现下行,国内疫情也呈多点散发态势,8月交通工具用燃料价格、核心CPI同比均难以大幅上行。
在猪肉价格方面,近期,我国出台多项措施,促进猪肉保供稳价。如,7月28日国务院常务会议提出,确定稳定生猪产能的措施,促进保供稳价,增强猪肉安全供应保障能力;7月30日政治局会议强调,稳定生猪生产等。
而据国家统计局统计,6月末,全国生猪存栏量4.39亿头,恢复到2017年年末的99.4%;其中,能繁母猪存栏量4564万头,恢复到2017年年末的102.1%。
“在这一背景下,下半年猪肉平均批发价不太可能大幅上行。综合来看,8月CPI同比大幅上行概率较低。”郑后成说。
从全年来看,植信投资研究院近日发布的报告预计,2021年我国CPI大致走出“M”型格局,单月最大涨幅在2.5%以内,全年平均涨幅约为1%。
“年内CPI同比大概率保持温和走势,通胀水平整体可控,对货币政策影响整体有限。”温彬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