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财经北京3月15日电(记者 安娜)1-2月份,全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两年平均增长8.1%;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两年平均增长3.2%;全国服务业生产指数两年平均增长6.8%;全国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两年平均增速为1.7%……国家统计局15日公布的前两个月主要宏观经济指标“两年平均增速”别有新意。
2020年1至2月,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让国内经济骤然停摆,主要宏观经济指标均出现大幅下跌。随着我国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各项政策显效,一年来国民经济持续恢复,部分宏观经济指标已恢复至常态水平。在这一背景下,去年的低基数效应,必然导致今年同期主要宏观经济指标同比增速异常高企。
根据国家统计局当日发布的数据,1-2月份,全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35.1%,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33.8%;全国服务业生产指数同比增长31.1%;全国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同比增长35.0%。
这样的同比增速早在专家学者们预期之中。如何打破“数字幻想”,让统计数据真实反映经济运行情况备受关注。
“我们通过计算两年平均增速试图剔除低基数的影响。”国家统计局国民经济综合统计司司长、新闻发言人刘爱华说,以工业生产为例,初次测算,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两年平均同比增速只有8.1%。但大家可以看到按照惯常的同比增速,1至2月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速是35.1%,可以说这个低基数对同比增速的影响是比较显著的。用同样办法,两年平均增速算下来,服务业生产指数两年平均增长6.8%,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7%,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3.2%。从这些数据综合来判断,经济总体上处于恢复进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