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金价格低位平稳跨季 结构性货币政策凸显
来源:兰格钢铁|浏览:次|评论:0条 [收藏] [评论]
7月1日,央行公告称,目前银行体系流动性总量处于较高水平,可吸收央行逆回购到期、政府债券发行缴款等因素的影响,2019年7月1日不开展逆回购操作,因当日有1500亿元逆回购到期,实现净回…
7月1日,央行公告称,目前银行体系流动性总量处于较高水平,可吸收央行逆回购到期、政府债券发行缴款等因素的影响,2019年7月1日不开展逆回购操作,因当日有1500亿元逆回购到期,实现净回笼1500亿元。
虽然央行已经连续六个交易日暂停公开市场操作,但银行间市场流动性仍然充裕。七月的第一个交易日,银行间市场资金价格保持低位,各期限Shibor全线下行,其中隔夜shibor下行30.55BP报1.0650%,DR007(银行间存款类机构7天质押式加权利率)加权利率报2.2140%,依旧保持低位。
价格保持低位
据多位金融市场领域人士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介绍,一般情况下,因叠加半年末、缴税、考核等因素,每到六月中下旬的流动性往往较为紧张。
但从今年六月下旬以来的市场流动性来看,虽然流动性分层现象仍存,但银行间市场流动性一直较为宽松。上周(6月24日至6月28日)DR001(银行间存款类机构隔夜质押式加权利率)曾经在6月24日一度跌穿1%至0.994%,创出近15年来新低,6月26日最低成交价更仅有0.82%;上周Shibor全线走低,其中隔夜Shibor最低为0.9910%,创自2009年6月底以来的新低。而7月第一个交易日的各类银行间市场资金利率也仍维持低位。
“整体来看,6月的资金市场起于喧嚣,终于平静。”华南地区某股份行同业交易员表示,“5月末自某城商行风险事件爆发后,6月初中小银行借钱其实比较难,市场变得不信任了。不过央行对此及时出手,通过定向的方式,用定向MLF、SLF、再贴现等货币政策工具不断向中小银行释放流动性,这个过程中市场也逐渐意识到风险事件只是个别情况,流动性有所缓和。”
回顾央行六月的流动性操作,可以看出思路从整体向定向转变,从银行间市场向多个市场协同转变,结构性含义凸显。在银行市场上,6月央行除通过公开市场释放流动性外,也强调通过定向方式,用定向MLF、SLF、再贴现等货币政策工具向中小银行释放流动性;在非银市场上,央行核准多家头部券商提高短融余额上限,支持大型券商扩大向中小非银机构融资;在债券市场上,央行发布《关于开展到期违约债券转让业务的公告(征求意见稿)》,拟提高违约债券流动性。此外,6月27日央行开展票据互换(CBS)操作,提高银行永续债的流动性。
不过虽然近期货币政策定向调节力度加大,流动性出现较大缓和,但市场信用分层现象缓解可能仍然尚需时日。“目前流动性分层问题依然存在,部分机构对押券资质要求提升,低评级债券押不出去,存单的利率对于非银机构也有上浮。”华北地区某农商行交易员表示,“而上周利率较低且部分机构提前借到了钱,质押式回购交易量相对减少,银行同存存单发行量减少。”
适时适度实施逆周期调节
虽然六月中下旬开始市场流动性持续宽松,隔夜利率创下10年新低,但多位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采访的分析师表示,并不能就此认为七月流动性没有问题。从资金面来看,七月的流动性仍然面临多重压力。
其次则是公开市场到期量和MLF到期量仍然较大,如本周就有3400亿的公开市场量到期,不过因为目前银行系流动性总量充裕,料央行将继续回笼流动性;三则是地方债发行继续加速和缴税,可能进一步挤占市场流动性。
另一方面,从全球央行态度来看,也有越来越多国家的货币政策转向宽松,如新西兰、澳大利亚等国已经陆续进入降息时间,美联储对于降息态度也松了口,各机构对今年全球经济形势的悲观情绪上升,市场也十分关注中国央行是否会及时调整货币政策。
对于这样的变化,央行最新公布的二季度货币政策会议中,将“坚持逆周期调节”改为“适时适度实施逆周期调节”,强调将运用多种货币政策工具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但保留了管好货币供给总闸门的表态、防止大水漫灌的表态。对此,多位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采访的分析师认为随着G20峰会中中美双方重启经贸磋商,如果外部压力下降政策将更加有节制的放松,但调整会更有灵活性。
“目前银行间同业拆借利率处于低位,我们预计短期内基准利率下调可能性较小。而在准备金方面,在7月对服务县域的农商行等的第三次定向降准实施完成后,综合考虑外部经济环境和市场流动性情况,我们预计7月再次降准可能性较大。”北京大学经济政策研究所副所长颜色表示。
- [腾讯]
- 关键字: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