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客服热线:0311-85395669
资讯电话:
139-32128-146
152-30111-569
客服电话:
0311-85395669
指标

扩大内需利器:移动支付 透支消费

来源:兰格钢铁|浏览:|评论:0条   [收藏] [评论]

互联网时代,中国“新四大发明”名扬四海:14亿人的“网购”,规模效应无人能敌;“支付宝”开创了中国移动支付新时代(它的衍生品“余额宝”同样开创了中国货币基金新时代);高铁以300公…

   互联网时代,中国“新四大发明”名扬四海:14亿人的“网购”,规模效应无人能敌;“支付宝”开创了中国移动支付新时代(它的衍生品“余额宝”同样开创了中国货币基金新时代);高铁以300公里的时速连接中国城市圈,缩短城乡之间的遥远距离;共享单车连接城市大街小巷,包括火车站、地铁站、公交站,处处共享、随时便利。

   网购+移动支付,改变中国人的消费方式和支付方式;高铁+共享单车,改变中国人的出行方式及交通方式。这是中国人的智慧,也是中国对全球文明的新贡献。

   《纽约时报》曾直言:在中国,带个手机,什么都能买!彭博社称,这是一场革命,并表示中国为无现金化的发展提供了模式和标准。

   一、移动支付:扩大内需、刺激消费

   在当今个别大国贸易保护、单边主义逆流下,中国一方面已将创新立国放在首位,高科技将成为企业发展的核心竞争力;与此同时,中国进入新时代,经济转型、产业升级正在加速推进,新旧动能正在转换,原先单纯依赖投资和出口驱动的GDP时代已经终结,高质量发展将以科技创新及消费驱动为首要,以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为终极目标。

   扩大内需、刺激消费,是我们抵御贸易保护主义的有效办法之一。正如6月4日习近平接受俄罗斯塔斯社、《俄罗斯报》联合采访时所说:中国经济平稳健康可持续发展具备充足支撑条件:一是资源潜力,中国有近14亿人口、9亿劳动力、1.7亿受过高等教育和拥有技能的人才资源、全球最大的中等收入群体、1亿多个市场主体;二是内生动力,中国经济增长主要靠内需拉动,2018年内需对经济增长贡献率达108.6%,其中最终消费贡献率达76.2%;三是发展活力,中国研发投入全球排名第二,约占经济总量2.18%,以战略性新兴产业、分享经济等为代表的新动能不断壮大;四是调控能力,有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有集中力量办大事的政治优势,有万众一心、众志成城的民族精神,有改革开放以来持续高速发展积累的雄厚物质技术基础,有巨大发展韧性、潜力、回旋余地,有丰富的宏观调控经验和充足的政策空间,我们完全有条件、有能力、有信心应对各种风险挑战。

   在移动支付没有兴起的年代,人们的消费方式单一而节制,并以“节约”为主要理念,人们有许多办法减少购买支出,其中,最常见的节约支出的手法是:我忘了带钱包!或是出门忘了带钱,或是钱带得不够,这样,在现实中人们就很容易找到节衣缩食、减少支付的借口或办法,此外,中国人即便有信用卡,但在许多地方没有POS机,或是不愿使用POS机,因此,单一信用卡使用起来也是很不方便的,当然,也无法像美国一样普及信用卡。

   移动支付源自“非现金支付工具”的广泛使用。目前,非现金支付工具主要包括票据(商业票据和银行票据)、银行卡(借记卡、信用卡、借贷合一卡、联网POS机具)、电子支付(网上支付、移动支付、电话支付),以及贷记转账等其他结算业务等四大类。

   移动支付是互联网+非现金支付工具的产物。互联网移动支付改变了人们的支付方式和消费方式。尤其是当移动支付绑定透支消费功能后,手机取代钱包,草根与大款无差异化、无歧视性支付场景,使得大众消费变得更加自信、体面、便捷,购物欲望与成交效率更高。出门忘带钱包根本就不是个事儿,只要有手机、有网络就可以搞定一切。要是回到过去,包里没有一分钱,你敢出门吗?你敢随意购买或消费吗?当然不敢!但在移动支付的“无现金生活”、“无现金社会”,没带钱包已不是问题,只要带上一部智能手机,就可以大胆消费和支付了。一项调查显示,84%的中国人出行不带现金,因为移动支付在中国的普及率极高,支付宝和微信支付能够满足绝大多数支付场景。

   此外,移动支付的便利性与高效率,也在不断地拓展其使用范围,从网购到海淘,从线上到线下,从街头的小吃、菜场,到超市、医院,从家庭日常水电气话费支付到交通、旅游、酒店、餐饮,只要有二维码的地方,移动支付畅通无阻。此外,在红包打赏、游戏付费上,移动支付的透支功能,更是能刺激人们的支付自信和消费味口。

   当然,从宏观层面来讲,移动支付的广泛普及与深度渗透,有利于扩大内需、刺激消费,它让大众消费从家庭小事变成了国家大事。事实上,不仅银行信用卡具有透支功能,而且蚂蚁“花呗”以及京东“白条”也都具有与银行信用卡完全相同透支功能,尤其是小额透支消费,便捷简单易行。这在一定程度上不仅做大了信用消费规模,而且促进了银行与移动支付的合作与竞争,从而有利于支付效率与服务水平的提高,更重要的是,它可能使人们的理财行为与消费行为通过融合而发生强烈的“化学反应”。

   二、中国移动支付:横空出世、颠覆传统

   2003年5月10日,淘宝网成立,由阿里巴巴集团投资创办。

   2003年10月,淘宝网首次推出第三方支付工具“支付宝”,并以“担保交易模式”使消费者对淘宝网上的交易产生信任。2003年淘宝网全年成交总额3400万元。

   2004年,支付宝从淘宝网分拆出来,成为独立的第三方支付平台。

   2010年,央行颁布《非金融机构支付服务管理办法》。2011年5月,央行正式颁发非金融机构支付业务许可证,首批发放了27家第三方支付牌照,当年共发放101家牌照,2012年至2015年分别发放牌照分别为96家、53家、19家、1家。五年总计发放270家牌照,随后暂停发放牌照。在数量如此众多的第三方支付企业中,真正能够找到盈利模式或变现渠道的,仅仅只有寥寥数十家。

   2013年底,支付宝移动支付总金额就已超9000亿元,远远超过硅谷两大移动支付巨头PayPal和Square移动支付的总和3000亿元。

   2014年1月,微信率先推出了春节红包,打入移动支付市场。依靠社交网络兴起的微信支付成为支付宝的直接竞争对手,自微信红包出现后,微信好友之间、微信群成员、微信用户与在线商户之间的交易,推动着微信支付的快速普及和微信用户的急速增长。

   2014年2月,京东白条正式上线,为京东商城提供赊购服务。2015年4月,白条开始走出京东商城,覆盖了众多线下消费场景。此外,白条还与中信银行、光大银行合作,推出联名信用卡,又名“小白卡”,这是一款“互联网+”信用卡。

   2015年4月,蚂蚁花呗正式上线,主要用于在天猫、淘宝上购物,受到了广大消费者,尤其是80、90后消费者的喜爱。由于支付宝旗下的“花呗”具有虚拟网络信用卡功能,其与实体信用卡其实是竞争关系,通过信用卡还款收费,支付宝显然也希望由此助推'花呗’进一步扩大市场份额。

   2015年8月8日,微信支付发起设立全球首个“无现金日”,定于每年8月8日。2017年7月1日,贵阳市和蚂蚁金服联合宣布,贵阳继杭州、武汉、天津、福州之后,成为中国的第五个无现金城市。2017年8月8日,微信支付迎来第三个“无现金日”,微信和支付宝再一次在移动支付领域交战,双方各自推出“无现金日”和“无现金城市周”。

   2016年被誉为中国聚合支付的元年。为解决移动支付在渠道、场景、数据、应用的碎片化现象,聚合支付应运而生,通过一码多付的方式吸引用户关注,引流到其聚合支付平台,从而服务线上电商,打通线上线下支付闭环(O2O)。

   据中国人民银行统计数据显示,我国第三方支付机构网络业务交易规模从2011年9万亿元增长到2017年的143万亿元,年复合增长率为98.5%,网络支付业务高速发展。2017年支付宝平台上移动支付占比高达82%。数据显示,支付宝全球用户数已经突破10亿,微信日登录量则超过10亿。

   移动支付之所以领先于传统支付方式,很显然得益于智能手机的普及,它在移动端打通线上线下,与各个行业无缝连接,打破了传统支付方式在空间上、时间上的局限性,实现了快捷支付。移动互联网时代注定是智能手机大显身手的时代。任何一个网站似乎都是集购物、娱乐、分享于一体的,任何一个功能都是为用户服务的,这是一个“用户体验至上”的时代,抓住了用户的心,也就抓住了发展的契机。

   2017年11月,在央行的指导下,银联携手商业银行,支付机构等,共同发布了银行业统一的云闪付APP。它与银联手机闪付、银联二维码支付并称为银联的“三大移动支付产品”。与支付宝一样,云闪付APP也具有收付款享优惠卡管理的三大功能。随着招商银行开通云闪付APP余额查询功能,全国21家主要商业银行、130余家城商行、180余家村镇银行,共计330余家银行持卡人均可在云闪付APP查询借记卡余额,成为云闪付APP的独特优势。

   2017年8月4日,央行支付结算司向有关金融机构下发了《中国人民银行支付结算司关于将非银行支付机构网络支付业务由直连模式迁移至网联平台处理的通知》,自2018年6月30日起,支付机构受理的涉及银行账户的网络支付业务全部通过网联平台处理。这就是所谓的“网联”,也称为“网络版银联”。

   2018年6月29日,央行发布《关于支付机构客户备付金全部集中交存有关事宜的通知》,自2018年7月9日起,按月逐步提高支付机构客户备付金集中交存比例,到2019年1月14日实现100%集中交存央行。

   网联平台的搭建,以及备付金集中缴存央行统一监管账户的新规,这一系列监管举措,将使得支付系统的稳定性更优、支付机构与银行的系统接入成本、运营成本大幅降低,客观上促进了公平竞争,有利于中小支付机构发展;对消费者而言,资金将更加安全。

   可以预料,中国移动支付市场未来有望形成支付宝、财付通和银联“三足鼎立”的态势。支付宝背靠阿里,立足商业,绑定网购,渗透生活;微信支付背靠腾讯,立足社交,绑定小游戏及微信红包,不断拓展线下场景;银联支付背靠银行,立足线下海量网点,移动支付绑定银行卡,刷遍天下、畅通无阻。

   2019年3月,中国人民银行发布了《2018年支付体系运行总体情况》:数据显示,2018年,银行业金融机构共处理电子支付业务1751.92亿笔,金额2539.7万亿元。其中,网上支付业务570.13亿笔,金额2126.3万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7.36%和2.47%;移动支付业务605.31亿笔,金额277.39万亿元,同比分别增长61.19%和36.69%;电话支付业务1.58亿笔,金额7.68万亿元,同比分别下降0.99%和12.54%。其中,非银行支付机构主要指的是第三方网络支付机构。其中,支付宝、微信支付(理财通、QQ支付)是两大巨头,这两家所占市场比例超过了90%。央行解释称,非银行支付机构处理网络支付业务量包含支付机构发起的涉及银行账户的网络支付业务量,以及支付账户的网络支付业务量,但不包含红包类等娱乐性产品的业务量。

   五年前,《2013年支付体系运行总体情况》数据显示,2013年全年,移动支付业务16.74亿笔,金额9.64万亿元,同比分别增长212.86%和317.56%。与2013年相比,2018年移动支付业务金额5年增长超过27倍!

   2019年2月,支付宝对外发布的2019年春节期间境外移动支付数据显示,中国人境外消费升级趋势显著,三四线城市人均境外支付宝消费增长速度超过北上广。

   虽然支付宝在海外市场现在只针对中国出境游客,但是一旦它被外国人普遍接受,它就会挑战ApplePay、PayPal的国际支付地位。

   三、移动支付时代:国外状况与信用卡发展

   关于中国移动支付的迅猛崛起,人们主要有两个议论或质疑:第一,美国的移动支付发展为什么远落后于中国?第二,中国的移动支付是否会冲击银行信用卡业务?

   首先,我们将中美的移动支付进行对比,无论是在用户规模还是用户接受度上,中国都已经后来居上,全面超越了美国。移动支付在美国诞生,在中国繁荣,美国为啥跟不上?

   1998年,网上支付公司PayPall成立;1999年,PayPal正式上线。2002年,eBay以15亿美元收购Paypal,依托eBay庞大的交易量,PayPal快速发展。2006年,PayPal通过短信付款进入移动支付领域。

   目前PayPal是名副其实的全球化支付平台,服务范围超过200个市场、一千万家网店,2亿人使用PayPal。在跨国交易中,将近70%的在线跨境买家更喜欢用PayPal支付海外购物款项。PayPal集国际流行的信用卡、借记卡、电子支票等支付方式于一身。在跨国交易中超过95%的卖家和超过85%的买家认可并正在使用PayPal电子支付业务。PayPal支持我国工农中建10多家银行发行的银联卡。

   2014年,苹果、三星和谷歌都已相继推出了各自的移动支付系统,ApplePay、三星Pay和AndroidPay。

   2017年,AndroidPay与PayPal合作,PayPal成为AndroidPay用户可使用的移动支付平台。美国有14%的用户选择使用移动支付,信用卡使用率依旧很高。

   2017年上半年,美国消费金融网站LendEdu对大约2000名千禧一代(1981年至1998年出生)年轻人进行的调查结果显示,只有近14%的人经常使用移动支付软件,而35%的人表示从未使用过移动支付。

   2017年2月14日,英国《金融时报》发表了一篇题为《相比于中国,美国的移动支付市场看上去像是侏儒》的文章。文章引用了艾瑞咨询和ForresterResearch两家咨询公司分别针对中美两国移动支付市场的研究报告数据,称中国移动支付2016年的规模大约为美国同期的50倍。在美国的移动支付市场上,苹果支付占据67%的市场份额,安卓支付则以18%的市场份额屈居第二,而第三和第四的PalPay与三星支付的市场份额则仅为8%以及7%。美国人对信用卡、借记卡、现金和支票的依赖程度还很高。

   2017年9月,全球知名的益普索(Ipsos)机构发布了对全世界23个国家和地区的调查结果,中国移动支付的比例达到了77%,印度、印尼等地达到了60%以上。美国、日本等老牌经济强国的移动支付普及率,仅有有48%和27%。

   市场调研公司MerchantMachine发布了2017年全球不同平台移动支付的用户数量,国内的微信支付和支付宝分居排行榜的前两位。据数据显示,中国有47%的手机用户使用移动钱包,微软与支付宝是首选平台。挪威也有42%的手机用户使用移动支付,高于欧洲其它任何国家。英国排名第三,有24%的手机用户使用支付App,而美国只有17%。移动支付平台用户数量:微信支付以6亿用户位居榜首,支付宝亿4亿用户紧随其后,排名第二。PayPal为2.1亿用户,排名第三。苹果的ApplePay用户为8700万,位列第四。

   全球领先的支付服务提供商Worldpay对外发布了《关于2018全球支付报告》。报告分析了全球36个国家和地区的移动支付市场现状,并且表示中国在未来的四年都将是全球最大的电子商务市场,中国在移动支付市场引领全球。

   Worldpay预测,未来四年体量最大的电子商务市场分别是中国(1.78万亿美元)、美国(1.15万亿美元)和英国(3,145亿美元)。年复合增长率最快的电子商务市场,包括印度(21%)、马来西亚(21%)、土耳其(19%)或菲律宾(19%)。到2022年,全球三大移动商务市场预计也将是中国(1.18万亿美元)、美国(0.36万亿美元)和英国(1153亿美元)。

   Worldpay数据显示,2017年美国电商市场人均支出达到了2271美元,实体店市场人均支出24248美元。其中电商市场移动钱包支出占比达到20%,实体店市场移动钱包支出占比仅3%。

   2017年中国电商市场人均支出为787美元,实体店市场人均支出10911美元。其中电商市场移动钱包支出占比高达65%,实体店市场移动钱包支出占比也达36%。

   2017年日本电商市场人均支出达到了1158美元,实体店市场人均支出14530美元。其中电商市场移动钱包支出占比达到3%,实体店市场移动钱包支出占比仅3%。

   2017年巴西电商市场人均支出达到了116美元,实体店市场人均支出3746美元。其中电商市场移动钱包支出占比达到13%,实体店市场移动钱包支出占比仅3%。

   2017年印度电商市场人均支出为27美元,实体店市场人均支出659美元。其中电商市场移动钱包支出占比达到26%,实体店市场移动钱包支出占比为6%。

   根据世界银行的数据,2016年,在美国,每100人就拥有123个移动电话账户,88%的美国消费者都知道谷歌支付(移动支付)的存在,但只有14%的人尝试使用过这项服务。美国的银行和支付提供商已经建立了一个行之有效的系统,并且目前仍在运行,这就是消费者喜欢的信用卡。相比之下,移动支付在美国尚未流行起来。

   根据《商业内幕》发布的《2016移动支付市场报告》表明,虽然美国的移动支付市场2015-2020年期间的年复合增长率为80%,但是移动支付的市场规模仅占全美应用商店零售的8%。美国消费者拒绝使用移动支付的5大原因:有80%的人认为,用现金或信用卡进行支付更加容易,67%的人则认为移动支付有点不安全,而65%的人则表示,使用移动支付没有更大的好处。因此,美国消费者对移动支付的热情并不是很高。并且,该报告进一步透露,移动支付发展的主要障碍并不是它本身,更多的在于美国消费者忠心于传统的支付方式,并对新型支付工具缺少兴趣以及担心其安全性。

   目前信用卡和借记卡在美国仍然是最受欢迎的支付方式。世界经济论坛金融业创新项目主管麦克沃特斯曾说:“发达国家的银行卡受理环境相对较好,刷卡消费已经成为固定的交易习惯。中国移动支付快速扩张的线下支付领域,发达国家的居民使用信用卡支付可以实现类似程度的便捷,因此,当地移动支付发展过程中往往遇到比较大的阻力,需要更长的适应期。”

   不过,对于中国移动支付超越美国,国内专家的观点却有不同的答案。

   有人认为,中国在移动支付领域远远领先于美国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消费者缺乏可以进行非现金支付的其他选项。中国的信用卡渗透率比起发达国家相对较低,使用借记卡又有短信验证、优盾、密码器等麻烦的问题。相比之下,支付宝或微信支付就更加简化方便了。

   也有人认为,移动支付以中青年为主的结构特征也是造成中美差距重要原因。2016年,移动支付用户中30岁以下群体占比最多,为76.4%;其次是31-40岁用户,占比为16.8%;41岁-50岁及51岁以上用户共占比为6.8%。中国中青年一代大约超过4亿人,这一数量是美国同代人的5倍。

   在中国支付清算协会发布的《2016年支付报告》披露,在移动支付偏好调查中,有79.6%的用户是因为操作简单、方便而选择移动支付,排名第一;选择无需带现金或银行卡这一原因的用户占比为47.5%,排名第二;排名第三位的是优惠促销活动多,占比为30.7%;随后是商户支持该方式和安全性高,这两项分别占比24.1%和24.0%;其他因素占比15.1%。

   此外,也有人认为,这应归功于移动支付平台成功的营销与竞争。比方,微信支付一个简单的红包策略,就导致用户规模暴涨,马云称被偷袭了珍珠港。支付宝和微信支付的竞争,各种促销活动的展开,推动并促进用户养成动移支付的习惯。另外早年间滴滴和快的在网约车上的搏杀,美团和评点在团购上的缠斗,同样的为移支付快速发展起到推动作用。

   最后一个问题,中国移动支付的快速扩张,对银行信用卡将带来怎样的影响?

   很显然,移动支付正在改变传统的支付价值链,改变消费者、商人及银行之间交易处理方式及利益分配方式。然而,无论是支付宝还是微信支付,或是applepay,都需要绑定银行借记卡或信用卡,这样,才能让移动支付更受欢迎,应用更广泛。从这个角度来看,移动支付和银行信用卡不是对立的、你死我活的关系,而应该是互利共赢的命运共同体,它们完全可以相融共进、促发展。美国的例证也说明了银行信用卡的生命力是不可小视的。

   从我国网联平台的运行数据来看,截至2018年末,共有424家商业银行和115家支付机构接入网联平台。2018年,网联平台处理业务1284.77亿笔,金额57.91万亿元。日均处理业务3.52亿笔,金额1586.48亿元。截至2018年末,银行卡跨行支付系统联网商户2733.00万户,联网POS机具3414.82万台,ATM机具111.08万台,较上年末分别增加140.40万户、295.96万台和15.03万台。全国每万人对应的POS机具数量245.66台,同比增长8.91%,每万人对应的ATM数量7.99台,同比增长15.03%。

   随着移动支付的快速扩张,银行卡量也保持了稳步增长。截至2018年末,全国银行卡在用发卡数量75.97亿张,同比增长13.51%。其中,借记卡在用发卡数量69.11亿张,同比增长13.20%;信用卡和借贷合一卡在用发卡数量共计6.86亿张,同比增长16.73%。全国人均持有银行卡5.46张,同比增长12.91%。其中,人均持有信用卡和借贷合一卡0.49张,同比增长16.11%。

上一篇:限售股解禁对上市公司的影响
下一篇:今日辟谣(2023年11月17日)
分享到:
[腾讯]
关键字:无

宏观经济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