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行旗下报纸:此次定向降准是精准滴灌 并非放水
来源:兰格钢铁|浏览:次|评论:0条 [收藏] [评论]
备受瞩目和期待的“对中小银行实行较低存款准备金率的政策框架”终于有实质性政策落地。中国人民银行决定,从2019年5月15日开始,对聚焦当地、服务县域的中小银行,实行较低的优惠存款准…
备受瞩目和期待的“对中小银行实行较低存款准备金率的政策框架”终于有实质性政策落地。中国人民银行决定,从2019年5月15日开始,对聚焦当地、服务县域的中小银行,实行较低的优惠存款准备金率。对仅在本县级行政区域内经营,或在其他县级行政区域设有分支机构但资产规模小于100亿元的农村商业银行,执行与农村信用社相同档次的存款准备金率,该档次目前为8%。
本次定向降准显得分外“定向”,着眼点比此前几次定向降准更加精准,紧紧聚焦于1000余家中小规模的县域农商行,将释放长期资金约2800亿元,全部用于发放民营和小微企业贷款。这是对国务院常务会议精神的具体落实,是建立相关政策框架的“初试啼音”,凸显出当前货币政策操作的精准性。
目前,存款准备金率大致分为三档:大型商业银行13.5%,中小型商业银行11.5%,县域农村金融机构8%。此次定向降准后,县域农商行由第二档变为第三档。这体现出,政策层希望通过使中小型银行享受最优惠一档的资金来聚焦主业,做好支持“三农”和小微的本职工作。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副院长董希淼对记者表示,此次降准为真正意义上的定向降准,有助于农商行回归本地、回归本源。推动农商行等中小型机构聚焦主业、驰援小微企业一直是政策重点。去年底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要推动城商行、农商行、农信社业务逐步回归本源;银保监会也在2019年1月发布了《关于推进农村商业银行坚守定位强化治理提升金融服务能力的意见》,提出要推进农村商业银行更好地回归县域法人机构本源、专注支农支小信贷主业,不断增强金融服务能力,支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促进解决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此次针对县域农商行的定向降准,是“以小助小”政策思路的具体落实与延续。董希淼表示,对主要服务县域的农商行进行定向降准,有助于引导和鼓励农商行扎根本地,发挥地缘、人缘、亲缘等优势,更好地服务小微企业和“三农”经济。
董希淼认为,此次降准还有一层重要意义——助推中小银行发展。构建多层次、广覆盖、有差异的银行体系,增加中小金融机构数量和业务比重是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内涵,而农商行、民营银行等中小型机构是其中的重要环节。李克强总理在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要以服务实体经济为导向,改革优化金融体系结构,发展民营银行和社区银行。董希淼认为,我国以民营银行、农商银行、农信社为代表的中小银行占比已经较高,重点不是在数量上做文章,而是在质量上下工夫,即如何更好地支持它们健康稳健发展。实行定向降准进而实行差别化的存款准备金率,有助于推动中小农商行健康稳健发展,推动多层次、广覆盖、有差异的银行体系形成,进而更好地服务民营和小微企业。
本次定向降准将释放约2800亿元长期资金,较之前几次定向降准规模不算大,却是建立针对中小银行的较低存款准备金率政策框架的实质性一步。未来,对于中小银行和小微企业的定向驰援需要用制度固定下来。因此,政策框架的设计还有较大的操作空间,应尽快建立起完善、全面的政策框架,这有助于疏通货币政策传导机制,使精准的货币政策工具发挥更大作用。
此前,市场上对于降准的猜测一度甚嚣尘上,央行也多次辟谣。需要注意的是,此次定向降准是一次“精准滴灌”,凸显了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的作用,并非“放水”。董希淼认为,作为常规的货币政策工具,降准有助于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降低金融机构资金成本,但不能把降准当成包治百病的良药,未来更重要的是建立起相关政策框架,进一步疏通货币政策传导机制,并深化利率市场化改革。
- [腾讯]
- 关键字: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