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热议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增强金融服务能力
来源:兰格钢铁|浏览:次|评论:0条 [收藏] [评论]
习近平总书记2月22日在主持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三次集体学习时发表的讲话,为金融业改革开放指明了方向。接受中国证券报记者采访的专家表示,应发挥资本市场的作用,拓宽企业融资渠道。与此…
习近平总书记2月22日在主持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三次集体学习时发表的讲话,为金融业改革开放指明了方向。接受中国证券报记者采访的专家表示,应发挥资本市场的作用,拓宽企业融资渠道。与此同时,科创板试点注册制、股票市场化发行以及发行上市后的持续督导和严格的退市制度,有望成为2019年重要的资本市场基础制度改革。
深化改革做大做强资本市场
资本市场是金融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伴随着中国经济成熟度的提高,金融脱媒趋势日渐明显。过去一年多时间,监管层努力打通货币政策传导机制,说明服务实体经济不能完全依靠银行机构,应更多发挥资本市场的作用。”摩根士丹利华鑫证券首席经济学家章俊认为,就金融行业而言,在从去杠杆向稳杠杆过渡的背景下,加快建设和完善各项制度有利于显著发挥资本市场推动中国经济转型升级的积极作用。
联讯证券首席经济学家李奇霖表示,成熟的资本市场能够有效拓宽企业融资渠道,对改变债务驱动经济的发展模式有积极作用,有利于经济全局性的去杠杆。以银行为核心的融资体系在工业化时代能快速推动经济腾飞,但难以满足后工业化时代的科技创新、产业升级等需求。而资本市场的内核是“优胜劣汰”,能使资源快速优化配置,使创新成果尽快转化为经济效益,对当前的经济转型升级更为有利。
“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资本市场是我国金融发展重点所在。”南开大学金融发展研究院院长田利辉认为。首先,制度的形成和执行是资本市场健康发展的前提。其次,资本市场发展需要透明,信息对称和充分公开是防止制度套利和监管套利的关键。第三,资本市场发展需要开放,资本流动和国际竞争是我国资本市场高速成长的压力和动力。
新时代证券首席经济学家潘向东认为,股权融资可以通过资源配置、价值发现、风险分担等功能,弥补传统信贷的不足,健全多层次资本市场,发挥资本市场的枢纽作用,还可以拓宽企业融资渠道,缓解企业融资难题。科创板试点注册制、股票市场化发行以及发行上市后的持续督导和严格的退市制度,有望成为2019年重要的资本市场基础制度改革。这有利于增强市场股权融资功能,完善我国资本市场优胜劣汰机制,强化价值投资理念,有助于股市长远健康发展,提高经济发展质量。
多管齐下增强金融服务能力
“发展中小金融机构是深化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关键环节之一。”交通银行(港股03328)首席经济学家连平认为。当前国有银行正在增加对中小微企业的贷款,但实际上中小微企业和大型银行及金融公司的客户定位不匹配。在经济下行压力较大时,金融机构风险偏好较低,更愿意将资产投放到国有、大型企业,对民营企业的投放则非常谨慎。中小型金融机构的客户定位以小微为主,可以“门当户对”地服务中小微企业。
连平认为,推进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还应改革金融机构经营机制。长期以来,金融机构在风险偏好作用下形成的理念和业务流程更适合国有大型企业,这与实体经济结构转变不符合。目前民营经济占GDP的比重较高,中小微企业数量也较多,从金融供给的角度看,金融机构应适时调整完善体制机制。此外,金融机构的公司治理需进一步完善,真正按照市场化和商业化原则运作。
深化金融供给侧改革,还要从整体上优化融资体系。潘向东认为,应进一步发挥资本市场的枢纽作用。一方面,应完善资本市场基础制度,加大直接融资力度;另一方面,应疏通货币政策传导机制,消除对民营经济的各种隐性壁垒,重点解决金融机构对民营企业“不敢贷、不愿贷、不能贷”的问题。
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副院长黄益平表示,解决民企融资难题,要更多依靠市场化手段。利率市场化是第一步。如果利率不灵活,比如要求所有的贷款利率都在基准贷款利率附近,那么金融机构就缺乏动力给民企、小微企业进行贷款。金融领域的一个重要规则是成本覆盖风险,民企规模小、不确定性大、风险较高,向它们提供金融服务的成本相应也较高。
此外,深化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还需推进金融高水平双向开放。按照“宜早不宜迟,宜快不宜慢”原则,金融业扩大开放举措正加速落地。银保监会副主席王兆星之前表示,只有进一步扩大金融开放才能增强金融的竞争与活力,增强资金的有效供给,增加金融对实体经济的支持,更有利于稳投资、稳就业、稳信心。同时,提高资金的配置和使用效率,从国内外市场聚集更多资本,促进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升级。
- [腾讯]
- 关键字: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