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证报讯(记者李丹丹)近期市场出现一些对央行购买国债的讨论,对此交通银行首席经济学家连平17日接受上证报记者专访时指出,从合理性角度看,央行购买国债的行为是不符合法律规定的。国债是优质流动性资产,并非清偿手段和支付工具,并非“准货币”。
从必要性角度看,目前国债与央行货币政策操作已经存在比较好的衔接,这主要体现在国债作为公开市场操作的抵押品上面。央行已经采取了一系列逆周期调节措施,目前流动性保持合理充裕,没有必要通过央行购买国债的方式来大规模投放流动性。
上证报:目前央行购买国债是否存在法律障碍?
连平:中国人民银行法第二十八条明确规定,“中国人民银行不得对政府财政透支,不得直接认购、包销国债和其他政府债券。”这是改革开放几十年后,在厘清央行和财政关系、严肃财政纪律方面所取得的重要成果,也是宏观审慎和控制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基础性制度保障。可见,如果央行购买国债,这种行为是不符合法律规定的。
上证报:为了达到货币政策调控目标,是否有必要通过购买国债的方式投放流动性?
连平:当前,国内外经济金融形势存在不确定性,经济运行存一定的下行压力,但总体上看,我国经济仍运行在合理区间,具有较强韧性,我国发展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2019年仍应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按照“六稳”要求,坚持推动高质量发展,坚持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加快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已经明确,稳健的货币政策要松紧适度,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改善货币政策传导机制。货币政策要加强定向调控、相机调控、精准调控,把握好松紧适度的“度”,既要为实体经济提供足够的金融支持,M2和社会融资规模增速应与名义GDP增速和物价运行大体匹配;也要保持宏观杠杆率基本稳定,不搞“大水漫灌”。
央行已经采取了一系列逆周期调节措施,目前流动性保持合理充裕,市场利率包括信贷利率水平逐步下降,为实体经济提供了有力的金融支持。目前显然没有必要通过央行购买国债的方式来大规模投放流动性。
上证报:在金融危机以后,美联储也购买了大量国债,您对此如何看待?我国的情况与美国有何不同?
连平:美国在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后,推行了量化宽松政策,主要方式之一是美联储在市场上大量买进国债,甚至是一些公司股票,以这种直接的手段向市场注入流动性。这从发达国家历史来看,也属于较为极端的宏观调控方式,美联储也是不得已而为之。因为危机爆发时美国金融体系遭受重创,融资功能基本丧失,财政政策空间十分有限,美联储向市场直接注入流动性可能是当时拯救美国经济走出危机的唯一有效的手段。
而今,中国的金融体系总体上运行稳健,可以在央行引导下担当好向实体经济提供融资的职责。与发达国家明显不同的是,中国的财政政策空间依然较大。数据显示,我国政府部门杠杆率已由2014年底57.8%的峰值水平降低至2017年底的36.2%。2018年财政存款与财政支出之间的增速差朝财政状况进一步改善的方向发展,估计2018年底政府部门的杠杆率将持续回落,政府部门可以适度加杠杆。此外,中国政府可以运用的资产涉及土地、股权等,规模很大,具有很强的调节经济能力。
上证报:现阶段,我国的国债与货币政策操作之间存在什么关系?
连平:当前人民银行主要通过公开市场逆回购操作、MLF、TMLF等工具向银行体系投放流动性。在相关操作中,金融机构需要向人民银行提供合格的抵押品,其中就包括国债。特别是在公开市场逆回购操作中,由于对抵押品要求比较高,国债是主要的抵押品种类。可以说,目前国债与央行货币政策操作已经存在比较好的衔接,这主要体现在国债作为公开市场操作的抵押品上面。
上证报:国债应该说是优质流动性资产,有观点认为国债可以达到“准货币”的效果。您怎么看待这一观点?
连平:国债无风险、流动性好,在金融监管中被视为优质流动性资产。但国债还只是一种资产,并不是清偿手段和支付工具,与我们通常意义上讲的货币存在明显差距,更不是所谓的“准货币”。
上证报:近年来国债收益率曲线在不断完善的过程中,您对完善国债收益率有什么建议?
连平:国债是我国债券市场最主要的债券品种之一。截至2018年12月31日,国债存量为14.8万亿元,占到债券总存量的17.36%。国债的市场流动性相对较好,国债收益率是市场重要的利率定价基准。应当看到,国债收益率的基准性必须通过二级市场交易形成和确认。
但我国国债市场活跃度偏低,换手率尚不及政策性金融债,与美国国债市场相比差距更大。这主要与我国国债发行频率低、税收安排不合理,以及投资者习惯持有到期等因素有关,需要通过完善国债发行交易机制和税收制度等逐步改进。
进一步完善国债收益率曲线的关键在于通过活跃国债二级市场交易提高其流动性,进而增强国债收益率的基准性,而不能依赖央行通过购债来加以支持;否则不但缺乏市场基础,还会被误解为央行向财政透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