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PO过会率创10年新低上市公司质量有保证吗?
来源:兰格钢铁|浏览:次|评论:0条 [收藏] [评论]
随着12月25日奥美医疗用品股份有限公司首发上会并获通过,2018年度IPO企业首发过会家数定格在111家。由于2018年共有199家次企业上会,意味着IPO过会率为55.78%,IPO过会率也创出10年来的新低…
随着12月25日奥美医疗用品股份有限公司首发上会并获通过,2018年度IPO企业首发过会家数定格在111家。由于2018年共有199家次企业上会,意味着IPO过会率为55.78%,IPO过会率也创出10年来的新低。此外,不考虑2013年IPO停摆的因素,2018年登陆沪深股市的新股只有103家,同样创出2009年以来的10年新低。
2017年沪深股市挂牌新股数量高达438只,募集2300亿元,平均每家公司募资5.25亿元。2018年虽然只有103只新股挂牌,但募资却高达1362亿元,平均每家募资13.22亿元,是2017年数据的2.5倍。个中原因,主要是2018年发行多只巨无霸企业,比如工业富联首发募资271.20亿元,中国人保首发募资60.12亿元等。
IPO双创新低,毫无疑问与IPO审核从严的理念密切相关。自大发审委于2017年10月份履职以来,在审核从严的背景下,新股发行过会率大幅下降。企业上会审核“三过一”、“四过一”都算正常情况了,“极端”情形下还出现“六过一”甚至“零过会”的。IPO审核的严格程度,不仅震惊了整个市场,也让上会企业与券商投行倍感压力。从严审核再加上过会率的大幅下降,导致许多企业纷纷中止或终止审查,更有为数不少的企业在临上会前夕撤回材料。正是在此背景下,排队企业数量已从今年初的484家企业,减少至244家,IPO堰塞湖也得到极大程度的缓解。
IPO审核从严,过会率创新低,背后的正面效应是不可忽视的。一方面,能让那些存在这问题或那样问题的企业知难而退,不再抱有侥幸的心理闯关,对于缓解IPO堰塞湖等都是大有裨益的。另一方面,IPO审核从严,能够“过滤”掉那些没有达到IPO标准的企业,能够将“问题”企业挡在资本市场的大门之外,防止这类企业上市后危害中小投资者的利益,损害资本市场的信誉。IPO审核从严,也能够从源头上进行把关,有利于提升上市公司的质量,进而提升资本市场的整体投资价值。
然而,登陆沪深股市的新股创新低,其短板同样明显。挂牌新股数量的减少,募资金额会相应地减少,说明资本市场对实体经济的支持在减少。既不利于扩大直接融资的规模,也不利于发挥资本市场的融资功能。而且,挂牌企业数量创新低,也说明加盟资本市场的新鲜血液在减少。虽然近几年来不断上演“新股不败”的神话,并常常招致诟病,但对于资本市场而言,却是需要更多新股挂牌,以补充市场的新鲜血液的。资本市场如果长时间没有新股挂牌,将是件很可怕的事情。
尽管2018年IPO过会率偏低,但近几个月过会率的提升也引起了市场的关注。比如11月份IPO过会率高达85%。11月份以来,IPO审核中“二过二”、“三过二”、“三过三”的已成常态。这说明,在券商投行与企业的共同努力下,上会企业多数是符合条件的企业,企业的信披工作也有了较大的进步。而过会企业的增多,也为今后更多新股在沪深股市挂牌创造了条件,这对股市而言并非坏消息。
而随着设立科创板并试点注册制的加快推进,注册制将在A股市场登场。如果注册制在科创板试点成功,那么在整个A股市场全面铺开将是可期的。新股IPO从核准制迈向注册制,不仅是新股发行制度的一次重大变革,更是新股发行走向市场化的体现,个中的意义是不言而喻的。注册制环境下,只要拟IPO企业履行了信息披露义务,剩下的将由市场决定用手还是用“脚”投票。IPO双创新低问题或不再存在,中国资本市场也必将翻开全新的一页。
- 上一篇:救股市应该用什么方法 下一篇:今日辟谣(2023年11月17日)
- [腾讯]
- 关键字: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