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客服热线:0311-85395669
资讯电话:
139-32128-146
152-30111-569
客服电话:
0311-85395669
指标

脆弱的复苏:贸易保护或致全球经济下行

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浏览:|评论:0条   [收藏] [评论]

潜在的贸易摩擦升级和“逆全球化”趋势可能导致全球经济和金融市场出现动荡,各国政府应加强创新,发掘内需,并进行结构性、系统性改革。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下称“IMF”)最新一期《世界经…

潜在的贸易摩擦升级和“逆全球化”趋势可能导致全球经济和金融市场出现动荡,各国政府应加强创新,发掘内需,并进行结构性、系统性改革。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下称“IMF”)最新一期《世界经济展望》报告显示,受强劲的动能、有利的市场情绪、宽松的金融形势以及美国财政扩张政策的提振,今、明两年全球经济增长率有望提升至3.9%。相比2017年10月的预测,上调了0.2个百分点。这是自2010年全球经济开始从2008-2009年金融危机中大幅回升以来,首次出现如此广泛和强劲的增长。

   “当前总体形势虽然光明,但我们能看到更厚重的阴云在天际浮现。”IMF总裁拉加德4月13日在香港大学的演讲中称。全球经济繁荣的表象之下也暗藏了危机,“贸易保护主义”仍被视作最大的风险因素,金融脆弱性增加、全球债务处于历史高位、人口结构的不利变化和生产率增长的疲弱都将对全球经济增长前景构成威胁。

   投资和贸易持续发力

   投资和贸易这两个全球经济复苏的关键引擎终于发力。在全球投资和贸易持续回升的推动下,世界经济在2017年表现优异,欧元区、日本、中国和美国增长加快,大宗商品出口国也有所复苏。今明两年世界经济有望延续强劲增长的势头。

   4月24日,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副总经济师徐洪才在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采访时称,此轮全球经济复苏周期始于2015年底美联储加息,2016、2017年经济回升势头良好,作为重要的风向标,国际油价已由2016年初的不到30美元/桶涨到了现在接近70美元/桶。2016年世界经济增长3.2%,2017年增长3.6%,预计2018年增长3.9%,但仍未达到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之前的平均水平。

   “这一轮全球经济复苏是在经济大幅下滑及增速结构破坏之后的触底反弹,需求和投资者信心都已恢复到一个正常水平,经济内生增长已变得可以持续。”东方证券首席经济学家邵宇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称。

   当前全球经济复苏获得诸多因素支持。IMF指出,短期来看,尽管股市最近出现波动,债券收益率上升,但金融状况依然有利;投资复苏可能会促进生产率回升;美国今明两年的财政扩张政策将推动经济增长。不过,这些周期性的利好因素将逐渐减退,全球增长预计几年之后将减缓。

   值得注意的是,经济的扩张将促使发达经济体更快地退出非常规货币政策。邵宇对记者分析称,今年全球主要经济体大概率会在一定程度上继续收紧流动性,美联储将加快加息缩表步伐,英国也已开启加息进程,日本和欧洲央行量化宽松规模将逐步降低并可能退出,但不会加息。中国在此方面较为谨慎,但考虑到美国在收缩,不排除会通过加息来收窄利差,稳定跨境资本流动。“流动性过快收紧可能带来金融市场的风险,从而影响到实体经济。”

   徐洪才认为,应高度关注全球重要经济体宏观经济政策产生的外部溢出效应,避免对新兴经济体产生冲击。大国应负起责任,自觉维护国际金融体系和经济的稳定。

   在全球经济向好的图景下,美国却奏响了“不和谐”的音符,3月以来,特朗普宣布大规模加征关税引发了全球资本市场的剧烈波动。在IMF与世界银行2018春季会议上,总裁拉加德重申,当今全球经济关联如此紧密,贸易战一旦爆发,将会伤害所有国家和全球的经济。以国内生产总值来衡量,当前贸易摩擦或对全球经济增长的实际影响并不显著,但对信心的打击却是难以衡量的。

   这很容易让人联想到上个世纪30年代。为应对经济危机,美国总统胡佛1930年签署了贸易保护主义法案——《斯姆特霍利关税法案》(Smoot-HawleyTariffAct),对超过20000种进口商品征收高额关税,引发贸易伙伴报复。“从1929年到1933年,受各国纷纷提高关税影响,美国进口降低了66%,出口也降低了61%,全球贸易规模缩减2/3,历史悲剧不应重演。”徐洪才称。

   潜在的贸易摩擦升级和“逆全球化”趋势可能导致全球经济和金融市场出现动荡,邵宇建议,各国政府应加强创新,发掘内需,并进行结构性、系统性改革。

   一些利好因素逐渐减退

   IMF预计,发达经济体今明两年的增长速度将快于潜在增长率,2018年、2019年增速将分别达到2.5%、2.2%。一些利好因素将逐渐减退:随着产出缺口弥合、货币政策正常化,金融状况将收紧;从2020年起,美国的税收改革将减缓增长势头,当投资支出作为费用处理的政策从2023年开始逐步取消时,这种影响会更强;生产率增长疲软、人口老龄化导致的劳动力增长率下降,将抑制发达经济体的中期前景。

   相较去年10月份,IMF对美国今明两年的经济增长预测分别从2.3%、1.9%提高到2.9%、2.7%。2018年有望成为金融危机以来美国经济接近满负荷运转的元年。4月24日,中国社科院美国研究所助理研究员杨水清指出,减税政策短期内利于解决美国产业空心化问题,降低企业生产经营成本、提高居民可支配收入,但当前美国联邦债务总额已超过GDP的100%,一旦税改没有形成良性循环的短期效应,财政将面临缩减开支的风险,依赖财政补贴的领域将率先遭受冲击。从长远来看,寻找新的增长点、突破技术瓶颈、提振长期增长潜力是关键。

   2017年全年,美国三大股指——标普500指数、道琼斯指数和纳斯达克指数分别累涨19.4%、25.1%和28.2%,创2013年以来最大年度涨幅。在杨水清看来,2017年美股大幅上涨主要原因在于:全球良性经济环境、美国经济走强内需旺盛、就业市场稳定。然而,多边贸易体系的破坏、双边谈判进展缓慢、各国采取的报复性反制措施、进出口对美国经济的拉动是否出现反转不容乐观,2018年美股大概率进入盘整期。

   邵宇认为,美国流动性收缩对实体经济会带来边际上的影响,但不会是根本性的影响,因为美国经济复苏主要来自于内生动力。

   在宽松货币政策支持下,欧元区经济体的过剩产能将缩小,相较去年10月份,IMF将欧元区今明两年的经济增长预测分别从1.9%、1.7%提高至2.4%、2.0%。“欧元区经济目前处于一个强劲复苏过程中,贸易领域一些问题对欧洲的冲击不应被高估。”4月24日,中国社会科学院欧洲研究所副研究员胡琨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

   2017年,欧盟GDP增长率达2.4%,为十年来最大涨幅,且是十年来所有成员国首次均录得正增长;而失业率也降至2009年1月以来最低,仅为8.7%;同时,通胀也维持在一个较理想的水平,经济增长前景乐观。胡琨对记者指出,欧盟经济的全面强劲复苏,一方面源于通过各类金融救助与加强金融监管稳定了宏观经济形势,另一方面也与危机爆发以来紧缩财政等各类结构改革关系密不可分。逐步退出宽松和加息,有利于欧元区经济在复苏过程中维持相对稳定的价格水平,并优化欧元区各类生产要素的配置。

   相较去年10月份,IMF对日本今明两年的经济增长预测分别从0.7%、0.8%提高到1.2%、0.9%。

   复旦大学金融研究中心主任孙立坚对21世纪经济报道分析称,日本宏观经济指标显示,经济正在超预期地向好发展,但当前的经济复苏并不能说明日本已经彻底走出“失去的二十年”的阴影。日本经济增长依靠外部经济,从日本央行行长黑田东彦连任并继续以其宽松的货币政策配合“安倍经济学”也可看出,政策制定者认为扩大消费、劳动力市场的改革只是“锦上添花”的举措,经济驱动力仍是外部市场。

   对外依赖型经济结构也使得日本对贸易摩擦的影响颇为担心,特朗普对进口钢铝产品挥舞起“关税大棒”,而日本并不在豁免国家之列。孙立坚指出,从贸易结构来看,不同于中美的价值链合作关系,日本与美国之间存在正面冲突,为“替代关系”。贸易摩擦升级可能会打击日本经济复苏动力,因此日本迫切希望通过CPTPP进一步打开外部市场。

   中国力推全球复苏

   IMF报告指出,新兴市场和发展中经济体的总体增长预计将进一步加强,亚洲和欧洲新兴经济体将继续强劲增长,大宗商品出口国的经济在经历了三年的增长疲软后将略有所回升,预计新兴市场和发展中经济体的经济增长今明两年分别为4.9%、5.1%。值得注意的是,拉美、中东和撒哈拉以南非洲将面临挑战,大宗商品出口国的中期前景疲弱,需进一步实现经济多元化,并对大宗商品价格下跌作出调整。

   相较去年10月份,IMF对中国今明两年的经济增长预测分别从6.5%提高到6.6%、6.3%提高到6.4%。持续稳中向好的中国经济有力地推动了全球经济复苏,有力地促进了世界贸易发展。

   IMF称,当前的经济复苏开启了一扇机遇之窗,各国应推进相关政策和改革,以有效地应对下一次衰退。近日,中国宣布了一系列扩大开放、积极推动经济全球化的重大举措。徐洪才对本报记者指出,中国应保持战略定力、保证政策连续性和稳定性,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扩大开放。从近期来看,要坚持积极的财政政策取向不变,保持货币政策稳健中性,通过扩大内需和发挥创新驱动作用,推动经济可持续发展。

   拉美国家中,巴西、墨西哥2017年的表现好于预期。

   4月24日,中国社会科学院拉丁美洲研究所助理研究员王飞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称,拉美经济复苏主要得益于大宗商品短暂上涨,但持续增长存在不确定性。巴西经济摆脱了连续两年超过3.5%的负增长,实现触底反弹,由于其经济基础和企业能力较好,复苏前景相对乐观。

   王飞认为,拉美经济复苏面临的最大风险来自大宗商品价格波动和美联储加息。当前全球货币政策分化,巴西货币政策和美国货币政策反向变动;传统大宗商品价格传导渠道不畅,对拉美国家而言,以往常规的传导渠道以及传导效应均发生改变。

   美国对拉美经济存在直接影响。他分析称,特朗普政府“贸易保护主义”将使中美洲(包括墨西哥)和加勒比国家、与美国有FTA协定的南美洲国家受到巨大冲击。美联储货币政策正常化,也对大宗商品价格产生进一步下降要求。

上一篇:扩进口促平衡组合拳:部分日用消费品关税望下调
下一篇:今日辟谣(2023年11月17日)
分享到:
[腾讯]
关键字:无

宏观经济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