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表外业务“回表”的推动下 新增信贷创新高
来源:北京商报|浏览:次|评论:0条 [收藏] [评论]
在银行表外业务“回表”的推动下,今年一季度新增信贷创下历史单季新高。4月13日,央行发布数据显示,在M2增速回落、社会融资规模下滑较快的情况下,一季度人民币贷款增加4.86万亿元,创下有…
在银行表外业务“回表”的推动下,今年一季度新增信贷创下历史单季新高。4月13日,央行发布数据显示,在M2增速回落、社会融资规模下滑较快的情况下,一季度人民币贷款增加4.86万亿元,创下有记录以来的单季新增贷款新高。分析人士表示,在目前金融强监管下,金融机构的资产负债业务从表外回归表内,对实体经济的资金扶持力度在进一步增加。
新增贷款创新高
一季度人民币贷款增加4.86万亿元,同比多增6339亿元,这也是有记录以来的单季新增贷款新高。此前高点是2016年一季度的4.61万亿元,2015年和2017年这一数据分别为3.68万亿元和4.22万亿元。
从信贷结构来看,今年一季度,住户部门贷款增加1.75万亿元,其中,短期贷款增加4669亿元,中长期贷款增加1.29万亿元;非金融企业及机关团体贷款增加3.09万亿元,其中,短期贷款增加5987亿元,中长期贷款增加2.45万亿元,票据融资减少547亿元;非银行业金融机构贷款减少141亿元。
从1-3月的数据分析来看,1月新增信贷推高了一季度数据。今年3月人民币贷款增加1.12万亿元,同比增加934亿元,与过去五年同期均值基本持平,2月人民币贷款增加8393亿元,同比少增3264亿元。而在3月持平、2月少增的情况下,1月无疑便成了主要增涨点。据央行发布数据,1月人民币贷款增加2.9万亿元,同比多增8670亿元,也同样创下历史同期的新高,2016年、2017年同期规模分别为2.51万亿元和2.03万亿元。
服务实体成主因
北京商报记者了解到,银行每年初“开门红”放贷规模冲高已是常态。苏宁金融宏观分析师黄志龙表示,年初金融机构特别是商业银行遵循早投放、早收益的原则,这也成为历史规律。
华泰证券研究所首席宏观研究员李超指出,1月金融信贷数据会从去年12月的低数据反弹,主要原因是商业银行在去年12月积压较多的信贷需求,而这些需求在今年1月充分释放。
对于今年一季度新增信贷创出历史新高,有分析人士认为,除了季节性因素,在金融去杠杆背景下,金融机构表外业务表内化成为推升1月信贷走高的重要因素。
黄志龙表示,创下新高的原因还在于金融强监管之下,金融机构的资产负债业务从表外重回表内。同时,新增信贷创新高,也说明经济形势依然较为稳健,实体经济的资金需求强劲。
随着银行表外业务的快速“回表”,社会融资规模增量则呈现下降趋势。一季度社会融资规模增量累计为5.58万亿元,比上年同期少1.33万亿元。另外,3月末M2余额173.99万亿元,同比增长8.2%,较上月末减少0.6个百分点。
对此,中国民生银行首席研究员温彬认为,3月末M2增速较上月回落,除受财政存款投放显著低于去年同期影响外,和银行表外、同业业务持续收缩、货币派生效应继续减弱有关。3月社会融资规模增量远低于过去五年同期均值,从结构上看,表外融资规模持续大幅回落是主要原因。
交通银行金融研究中心高级研究员陈冀也指出,主要受年初“银信业务”、“委托业务”等同业通道监管的进一步规范、大量表外业务到期不再续作的影响,使得表外业务持续收缩。委托贷款前3个月分别减少714亿元、750亿元和1850亿元,信托贷款增量3月也开始由正转负。部分表外融资需求转向表内,对信贷在社会融资中占比提高产生了不小贡献。
货币政策成晴雨表
“整体来看,今年社会融资将保持相对稳定,金融监管将使得社会融资回归表内,信贷仍将保持较高增速,而M2增速仍将保持低位增长。”黄志龙认为,2018年“稳社融、宽信贷、紧货币”的趋势可能性较大。
在温彬看来,一季度金融数据结构持续优化,表外融资持续回表,表内融资需求不弱,债券市场显著回暖。预计央行将综合运用多种政策工具组合,保持流动性充足和市场利率水平稳定。同时,采用差别化准备金和差异化的信贷政策,增强服务实体经济的能力。
值得关注的是,央行行长易纲上任后,在亚洲博鳌论坛上多次提到了货币政策和利率的问题。易纲表示,中国目前实行的是稳健中性的货币政策,并没有实行量化宽松政策及零利率政策,离“流动性陷阱”还比较远。关于主要经济体央行资产负债表收缩问题,易纲回应称,中国央行在很早前就已经预期到了这种变化,所以已经完全准备好了。对于利率,易纲表示虽然借贷有基准利率的要求,但商业银行仍有较大的调整空间,未来考虑将基准利率和市场利率双规融合成以市场利率为基础的市场机制。
李超认为,监管收紧导致的银行表外融资下行是社会融资下行的主要原因,在表内信贷增速维持基本稳定的基础上,对冲社会融资增速下行只能通过提升企业直接融资方式,若央行压低市场利率则可以达到配合企业债券发行对冲社会融资增速下行作用,所以需要密切关注央行货币政策的边际变化。
- [腾讯]
- 关键字: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