趁机入市VS偃旗息鼓 私募布局出现较大分歧
来源:中国证券报|浏览:次|评论:0条 [收藏] [评论]
最新数据显示,2月份私募股票策略以-4.94%的月度收益垫底。不同于去年的大蓝筹行情,今年大蓝筹表现平平,部分个股出现大幅波动,因此去年春风得意的大型私募在今年遭遇“倒春寒”,而部分略…
最新数据显示,2月份私募股票策略以-4.94%的月度收益垫底。不同于去年的大蓝筹行情,今年大蓝筹表现平平,部分个股出现大幅波动,因此去年春风得意的大型私募在今年遭遇“倒春寒”,而部分略激进的中小私募同样是难以幸免,今年以来的回撤已超过30%。
股票型私募基金均出现了大幅回撤,2月只有两成的产品获得正收益,在明星私募等机构中,仅三家的代表产品取得正收益。在这一背景下,有的私募看到了机会,纷纷趁着市场调整大举入市,有的私募则偃旗息鼓,试图保住“胜利果实”。
业绩遭遇“寒冬”
“公司业绩去年还是不错的,因为重仓了一些蓝筹股,几只产品净值都创出新高,但没想到在2月初及上周却遇到大调整,导致我们损失惨重。”深圳一位私募人士告诉中国证券报记者,由于遭遇了2018年以来市场的两次较大调整,公司在2018年的成绩已经基本回到“起跑线”,甚至还略有亏损。
事实上,上述私募在2018年前三个月中的遭遇并非个例,部分中小私募的回撤更是惊人。私募排排网数据显示,今年以来回撤幅度超过20%的私募产品多达120只以上,超过10%的更是达到580只。据中国证券报记者了解,一家小型私募旗下4只产品中有3只回撤幅度在30%以上,剩下1只产品的回撤幅度也达20%。
大型私募的业绩同样不好看,某百亿级大型私募在私募排排网公布的产品净值显示,该私募旗下产品今年以来全线亏损,回撤幅度最大达8.61%,最小的也有1.53%;而另一百亿级大型私募状况同样如此,仅有1只产品实现了0.18%的正收益,其余产品同样是全线亏损。
格上财富数据显示,在2月2日至2月9日为期一周的市场调整中,规模50亿元以上的机构平均收益-7.34%。而在2月份私募分策略业绩表现中,全部策略遭遇月度负收益,债券策略以-0.13%的月度收益排名第一;同时,受A股市场大幅调整影响,股票策略分别以-4.94%的月度收益和-1.85%的今年以来收益同时位列两个榜单末尾。
从1月底至今,上证指数跌幅达12.25%。A股经历了过山车般的波动,沪指一度狂跌500点,创业板一度跌破1641点,创两年内的新低,最低至1571点。而以上证50为代表的大蓝筹也未能独善其身。因此无论是重仓蓝筹股的大型私募还是坚守在中小创的中小私募,都损失不少。
虽然3月A股市场略有好转,但私募业绩依然难言乐观,尤其是3月23日的调整让私募再次心惊胆战。在私募排排网最新一周(3.19-3.23)的数据中,股票策略表现依旧不佳,在八大策略中收益继续垫底,收益率为-0.99%。
资金出现较大分歧
广州一私募人士告诉中国证券报记者,公司在遇到3月23日市场调整时,已经调低了仓位,尽量降低风险。而某知名私募也发微博称,害怕重蹈2008年的覆辙,已经清仓了全部美股和部分A股。
“我们之所以降低仓位主要是对目前的市场还看不清楚,害怕遭遇一些极端情况,只能保守一些。”前述广州私募人士坦言,降低仓位实际上也就放弃了这两轮调整后留下的巨大空间,他们自己也是非常纠结,而上周五的调整行情并未延续到本周,反而是出现了一定程度的上涨,对此他们也是深感太过谨慎。而据他了解,有私募其实已经趁着调整大举入市。
私募排排网数据显示,整体来看,目前私募的3月平均仓位水平为64.85%,而上个月末的平均水平是69.37%,相比上个月下降了5个百分点。最新仓位调查显示,22.33%的私募目前处于满仓状态,55.34%的私募在5成仓以上,27.18%的私募维持半仓状态,4.85%的私募处于空仓观望状态,显然这里存在较大分歧,满仓和半仓的私募占比数量较多。整体来看,经过春节前的暴跌之后,私募为应对市场极端风险进行了适当的仓位下调,但仍保持在半仓以上,处于进可攻退可守的位置。
同时,随着行情迅速转冷,私募新产品发行热情大降。2018年2月市场出现较大的回调,私募产品发行热情骤减,2月份发行数量仅为1096只,环比减少约50%。据了解,在今年1月初时,由于A股行情持续向好,还掀起了私募备案新产品的高潮,1月共有19家百亿级私募备案新产品93只,较上月备案数量(48只)增长93.75%。
分析人士指出,近两个月的市场调整对私募尤其是其新产品而言也并非完全不利,2018年春节前私募创出了近一年的单周产品发行最高记录,此前市场大跌反而形成了很好的建仓位置,给新产品的发行提供了机会。
长期市场风格难切换
“对于2月份市场的调整,我们认为与基本面关系不大,本轮调整前白马股的交易进一步拥挤,年初又经历了大幅上涨,很多股票的估值高于历史估值区间中位数,叠加海外股市大跌,市场短期发生踩踏。同时也应看到,非基本面因素导致的下跌也是风险释放的过程,优质公司的长期增长趋势并未改变,而且估值变得更为合理,我们对经过风险释放的市场仍然保持长期的信心。”北京清和泉资本表示,从历史上看,在A股盈利处于上行周期的情况下,都不会出现熊市,资金面的扰动更多是带来股价的波动,而且绩优公司往往能很快止跌,并持续创出新高。
他们认为,无论是从宏观数据还是行业数据看,并没有出现景气下滑的迹象。各行业龙头公司依然在不断扩大市场份额,不断提升经营效率,不断创造自由现金流,部分公司的业务已经开始向全球扩张。“我们投资的不单是中国的行业龙头,而且很可能是未来的全球龙头企业。加之回调后这些优质公司估值更显吸引力,中国经济已步入高质量增长的新时代,有核心竞争力的优质公司必然强者恒强,如果我们对中国经济的前景有信心,更应该积极拥抱这类核心资产。”
对于后市,源乐晟资产则认为慢牛是市场运行的主要特征,股票在各类资产里相较而言更有吸引力,在估值弹性较小的背景下,投资者需要敢于在低位买入。对于近期创业板为代表的科技题材表现活跃,源乐晟资产认为目前中小票的基本面没有明显改善,创业板短期仍处于高估状态,受政策和事件驱动题材炒作活跃,但长期看市场风格仍不会切换,会继续关注行业前景好、本身成长性好且业绩稳健公司。
而在朱雀投资看来,去年朱雀投资重点布局了四个领域,分别是大金融、消费医疗、新能源和TMT,这也是朱雀投资2017年绝对收益的主要来源。2018年投资主线仍将来自上市公司基本面的改善,或者业绩的持续增长。
对于周期板块,朱雀投资认为,尽管市场短期对于周期这块比较热,但除了考虑短期的涨价因素之外,还需要考虑的是现在很多强周期板块的竞争格局已经发生了较明显的变化。行业龙头企业的市场份额正在快速提升,行业集中度的提升将带来领先企业定价权的提升,进而在一定程度上降低其周期属性,导致行情的延续周期会比较长,但是背后的变化依然来自于基本面,也就是竞争格局的变化。
对于成长股,朱雀投资认为,尽管今年流动性会出现边际改善,但是很难出现全面宽松状态,所以成长股也难出现百花齐放的行情。更确定的投资机会还是来自于分化,而这种分化背后需要寻找具备业绩增长以及估值匹配双重属性的成长股。
- [腾讯]
- 关键字: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