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客服热线:0311-85395669
资讯电话:
139-32128-146
152-30111-569
客服电话:
0311-85395669
指标

郭施亮:IPO持续降速发行是什么原因

来源:兰格钢铁|浏览:|评论:0条   [收藏] [评论]

改变高速发行节奏,IPO持续降速发行到底是什么原因? 关于IPO的话题,一直备受市场各方的激烈热议。确实,对于神经灵敏的A股投资者而言,IPO发行速度的快速以及IPO发行节奏的高低也会或…

改变高速发行节奏,IPO持续降速发行到底是什么原因?

   关于IPO的话题,一直备受市场各方的激烈热议。确实,对于神经灵敏的A股投资者而言,IPO发行速度的快速以及IPO发行节奏的高低也会或多或少影响到A股投资者的真实心理情绪。

   自2016年11月份以来,A股市场就一改以往的IPO发行节奏,并调整为一周一批次的IPO发行速度,且一直沿用至今。在实际情况下,虽然这一发行节奏并未给A股市场指数带来太大的冲击力,但因权重股的撬动效应,往往容易导致市场指数的失真状态。由此一来,即使指数波动率不大,但个股分化却非常明显,而2017年以来,不少中小市值股票基本上处于阴跌不止的状态,与少数白马股大蓝筹股的表现截然相反。

   从本质上分析,对于不少中小市值股票阴跌不止的表现,一方面来自于市场估值回归的压力,另一方面则来自于股票市场供需关系的变化影响。其中,对于后者而言,在IPO一周一批次的发行节奏中,股票供给量出现了爆发式的增长,而对于仍以存量资金作为主导的A股市场,无疑会进一步加剧股票市场的供需失衡状态,而在这一种供需失衡氛围下,却加剧了不少中小市值股票尤其是估值偏高的股票出现了阴跌不止的走势。

   过去,一周一批次的IPO发行节奏已经成为了常态化的现象。但,在此过程中,每批次的IPO核发数量却并不少,月均筹资规模高达2、300亿元之多。与此同时,从去年全年的IPO融资规模以及核发数量来看,也创出了阶段性的新高水平,2017年也可以认为是A股市场的IPO融资大年。

   然而,从最近两周的市场情况来看,IPO发行节奏却发生了显著的变化。继上一批次证监会核发3家IPO批文,合计募资不超过10亿元之后,最近一批次的IPO核发批文,仍然保持在3家的水平,但募资规模却扩大至22亿元。不过,与以往少则5家,多则9家的IPO核发批文相比,如今却接连保持3家的IPO核发数量,确实显得有所降速。同时,从募资规模来看,25亿元以下的单批次募资规模确实属于近年来较低的水平,而以往平均单批次募资规模也大概在4、50亿元水平。

   一改以往IPO高速发行的节奏,并延续着IPO降速发行的进程,这确实给市场带来了较多的看点。不过,在笔者看来,面对最近两批次的IPO降速发行现象,仍有待观察,但从降速原因来看,可能与这些因素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性。

   其中,与年底资金面紧张现象有关,而对于以资金作为推动主导的股票市场而言,一旦市场资金面持续收紧,利率水平发生了明显的波动,那么股票市场受到的冲击影响也会比较显著的。对此,在股票市场资金面受压的环境下,并不适宜维系较快的IPO发行节奏,而采取阶段性的IPO降速动作,也许是维系股票市场可持续融资的有效方式。

   再者,IPO降速发行,与最近一段时期IPO审核趋严有关。在此期间,在IPO审核趋严的背景下,IPO审核通过率接连下降,这无疑影响到近期IPO的核发数量。受此影响,新股核发数量以及IPO发行节奏也会随之下降。从现阶段发审委的审核力度来看,料IPO审核趋严的现象,仍将会成为一种常态化的现象。

   此外,对于最近两批次IPO发行节奏降速的情况,也可能与稳定股市,强化“防风险守底线”的原则有关。不过,对于今年A股市场的“开门红”表现来看,市场的心理情绪有望逐渐走出低谷,而IPO的降速发行,也给A股市场带来了心理情绪缓解的影响。但,需要持续观察的是,如果A股市场重返3400点之上,或创出阶段性的新高,那么仍不排除A股IPO发行节奏可能会有所提速,而对于最近两周IPO的降速发行,并不意味着会成为一种常态化的现象。

   事实上,就现阶段而言,A股市场供需失衡的状态却并未因最近两周IPO的降速发行而出现了显著的变化。反映在二级市场上,近期股市指数的强势回升,更大程度上还是得益于两桶油以及贵州茅台的快速上涨影响,而对于不少股票而言,却并未紧跟市场指数乃至跑赢市场指数,这恰恰说明了供需失衡环境下,仍然是少数股票的活跃,而对多数股票而言,要么延续阴跌不止的局面,要么就是演变成僵尸股,一潭死水。

   除此以外,A股市场供需结构失衡的状态,还会引发一个问题,即限售股堰塞湖的问题会愈发明显。时下,虽然有减持新规升级版的配套,但减持新规并非从根本上消除限售股的问题,而是延缓了限售股的解禁压力。然而,只要A股市场供需结构失衡状态持续演绎,那么限售股解禁压力仍然存在,且有可能继续强化,这还是一个不能忽视的问题。

上一篇:曹中铭:严监管背后的三大问题值得关注
下一篇:今日辟谣(2023年11月17日)
分享到:
[腾讯]
关键字:无

宏观经济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