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客服热线:0311-85395669
资讯电话:
139-32128-146
152-30111-569
客服电话:
0311-85395669
指标

郭施亮:监管强压下高送转概念没戏吗

来源:兰格钢铁|浏览:|评论:0条   [收藏] [评论]

超高送转或成为历史,监管强压下高送转概念没戏了吗? “10转10”、“10转8”等高送转方案,本来对市场来说,已经属于非常亮眼的高送转方案了。然而,在高送转股频繁获得炒作的背景下,上…

超高送转或成为历史,监管强压下高送转概念没戏了吗?

   “10转10”、“10转8”等高送转方案,本来对市场来说,已经属于非常亮眼的高送转方案了。然而,在高送转股频繁获得炒作的背景下,上市公司高送转比例却出现了一轮非理性的攀比热潮。在前一段时期,还曾经出现过“10转20”乃至“10转30”等超高送转方案,而在上市公司高送转比例持续攀比的过程中,实际上已经演变成一种非理性攀比的行为,甚至会扰乱市场正常的运行秩序。

   从本质上分析,高送转实际上并未给上市公司股东带来实实在在的权益增加,而更可能属于股东权益的内部结构调整。然而,当上市公司实施高送转方案之后,往往出现的直接结果,就是股本扩大、股价除权,而股东的账面数据以及实质权益并未发生实质性的变化。这,确实与现金分红存在着非常显著的区别。

   对于近年来上市公司高送转比例的非理性攀比,实际上也逐渐引起了监管的重视。在实际情况下,对于部分任性采取超高送转比例的上市公司,要么颁布监管问询函、要么进行现场检查乃至警告等处分。与此同时,从二级市场的表现来看,曾经频繁遭到热炒的高送转概念股,也有一个持续降温的过程。更有甚者,为了规避监管的问询,不得不主动调整高送转的比例,甚至取消了原本的高送转方案,尽可能让上市公司的形象低调起来。

   或许,在严监管的大背景下,上市公司采取超高送转比例的行为会骤然减少,甚至还会因严监管的持续性而导致其逐渐成为历史。但,即使如此,上市公司采取高送转的行为还是会存在的,且对于上市公司而言,除了现金分红之外,进行适度高送转也并不能完全否定。

   在实际情况下,上市公司采取现金分红的行为,更容易体现出其现金流稳定、财务数据实力较强等状况,而一般采取接连现金分红动作的上市公司,其财务实力以及现金流水平,也基本上保持着较为良好的状态。但,对于上市公司现金来源,也需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而对于现金来源不明,或通过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状况,那么仍需区别对待。

   与之相比,虽然高送转本质上并未给上市公司股东带来实质性的权益变化,但对于流动性不强、股票价格偏高的上市公司来说,适度采取高送转的行为,来压缩股票价格,提升股票流动性,也是一种理性的应对策略。由此一来,对于上市公司采取高送转的行为,也不应该全面否定,而对于高送转概念股的炒作,更需要看政策监管环境以及资金偏好的真实变化情况了。

   但,对于以高送转为借口,却变相实施减持套现的行为,则需要加以严惩。确实,在当前上市公司重要股东减持套现现象频繁发生的大环境下,减持套现尤其是密集减持套现的行为,往往让投资者感到不安。与此同时,在系列减持套现行为的过程中,实际上还是影响到投资者的切身利益。更有甚者,在减持套现之前,还会借助一些热门概念如高送转等,来达到短期炒作股价的目的,而后配合重要股东减持套现的任务,对于这一系列的现象,确实会扰乱市场正常运行秩序,如不加以严惩、不加以监管,那么将会对整个市场,乃至市场投资者造成不良的影响。

   对于上市公司高送转的行为,确实需要区别看待,不宜一棒子打死。至于现金分红,虽然时下有政策积极引导的趋向,但仍需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且更需要关注上市公司的现金来源,谨慎看待。但,对于一些多年来持续现金分红,且股息率稳定偏高的上市公司而言,却多离不开优质上市公司的身影,也可能会是中长期资金持续跟踪的对象。


上一篇:董登新:A股IPO已步入快速扩容期
下一篇:今日辟谣(2023年11月17日)
分享到:
[腾讯]
关键字:无

宏观经济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