冉学东:汇改时间点选错了吗?
来源:兰格钢铁|浏览:次|评论:0条 [收藏] [评论]
今年以来,随着美元的贬值,中国出口的好转,尤其是国内宏观经济形势的超预期复苏,人民币表现了一定的强势,人民币贬值预期有所弱化,人民币至少在目前看来已经进入稳定阶段。 首先是数据…
今年以来,随着美元的贬值,中国出口的好转,尤其是国内宏观经济形势的超预期复苏,人民币表现了一定的强势,人民币贬值预期有所弱化,人民币至少在目前看来已经进入稳定阶段。
首先是数据,9月,外汇储备已经连续八个月增长,10月19日央行公布的数据,9月央行口径外汇占款余额环比增加8.5亿元,实现了2015年10月以来首次上升。另外,国家外汇管理局在同一天发布的银行结售汇数据显示,9月银行结售汇顺差19亿元,也实现了2015年6月以来首次上升。业内人士分析称,受我国宏观经济企稳回升、美元指数下跌、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进一步完善等多因素作用,市场主体结售汇行为也随之发生变化,最终使外汇储备和外汇占款余额出现同步回升。
然而,在目前人民币汇率稳定的背景之下,对于最近三年来人民币汇率改革的过程,许多人士认为央行选择2015年8月11日进行人民币汇率改革,这个时间点选错了,“在人民币贬值压力最大的时候搞汇改,这个时机选错了,造成了金融对外开放的反复。外汇储备大量减少,其中显然有很大一部分是热钱,是资本出逃,而不是我们正常的对外投资,其后不得不进行外汇管制。”
笔者之所以在回答这个问题之前用了以上大段描写目前汇率所取得的成绩,是因为笔者认为,目前人民币汇率的稳定,正是2015年8月11日汇率改革,以及此后在汇率领域实施的一系列政策措施取得的。
2015年8月11日,中国央行将人民币汇率中间价下调1000点,人民币一次性贬值2%,创下历史记录。从8月11日开始人民币汇率大跌三天,震动整个国际金融市场,第四天贬值戛然而止,然后央行召开新闻发布会宣布,即日起将进一步完善人民币汇率中间价报价,自2015年8月11日起,做市商在每日银行间外汇市场开盘前,参考上日银行间外汇市场收盘汇率,综合考虑外汇供求情况以及国际主要货币汇率变化向中国外汇交易中心提供中间价报价。
当时央行为什么对人民币作出如此举动,是因为人民币贬值预期太大了。
根据国家清算银行(BIS)最近的数据,当年6月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指数为130.08,该指数显示,在过去的一年里,尽管人民币与美元的汇率保持平稳,即美元兑换人民币的中间价保持在6.12的水平,但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升幅高达14%。原因在于人民币汇率一直盯着美元,美元强势上涨,人民币跟着美元上涨,就对其他非美货币大幅升值。比如,当年6月底,人民币兑换欧元、日元汇率中间价分别为1欧元兑换6.8699元人民币,100日元兑换5.0052元人民币,分别比2014年年底升值了8.53%和2.64%。而对其他发展中国家的货币,比如拉美和东南亚等出口国家的货币升值幅度就更加剧烈。
当时人民币过于强势,导致出口产品的竞争力不足,造成了出口的大幅下滑,首先是那外贸出口的超预期下跌,当年7月份出口1.19万亿元、下降8.9%,7月份贸易顺差2630亿元,下降达10%。其实,2015年前7个月,中国对欧盟和日本的出口,分別下降了4.4%和11.1%。中国对欧盟出口从6月份的下跌3.4%,跌幅扩大至7月份的12.3%;中国对日本出口从6月份下跌6.0%,扩大到7月份的13%。
事实上,很多人把注意力都放在人民币汇率强势可能导致的对出口的影响上,而忽略了强势汇率对PPI的影响,中国7月份PPI同比下跌5.4%,跌幅比6月份的4.8%有所扩大,中国PPI的下跌已经达到几年的时间,迟迟不收敛,并且还在扩大。PPI下跌外部的原因是国际商品价格大跌,内部的原因是那部经济本身对基本工业品的需求疲弱。而这两个因素其实正是由于人民币过于强势有关,由于人民币名义汇率过强会对外需形成抑制,这对PPI造成压力。
其实2014年开始,人民币就已经出现了一定的贬值预期,央行为了维持人民币稳定,已经开始消耗大量的外汇储备。储备环比5月外汇储备环比下降279.28亿美元,至31917.4亿美元,6月中国外汇储备可能减少了220亿美元至3.17万亿美元,7月较6月环比减少425.28亿美元到3.65万亿美元,其实,2015年除了4月份有小幅增加外,前面已经连续四个月下降。
也就是说,按照当时的形势,央行如果不果断让人民币释放贬值压力,可能继续以消耗外汇储备的方式,将人民币维持在高位,并承担汇率持续估值过高而导致的宏观经济迟迟不能复苏。
此后人民币开始从高位逐渐下滑,即将跌到7的关键点位时,人民币汇率开始稳定,并一直徘徊在7以上。
此时,央行采取了一系列措施稳定人民币汇率,比如在香港人民币离岸市场上抽干流动性,打击恶意投机人民币的资金,恢复人民币资本项目管制的一系列措施,并在人民币汇率中间价形成机制方面进行了一系列完善措施,直到今年推出人民币中间价形成过程中的逆周期因子。
笔者认为,无论如何,人民币汇率反映的是中国宏观经济的整体实力,尤其是投资收益率,2015年人民币贬值压力加大,主要反映的是宏观经济的周期性疲软,国内经济投资收益率的相对下滑,表象上则是人们大量出国消费,出口压力加大,出口萎缩严重,这个时候就要让人民币汇率在保持基本稳定的同时,进行一定的调整,跟宏观经济基本面相吻合,才是上上之策,不然就会付出巨大代价。
经过汇改以后,释放了人民币贬值压力,宏观经济有了一定的稳定,至少在汇率方面,人民币贬值有利于出口和国内资产价格的定价,pmi开始逐渐从谷底复苏,供给侧改革让宏观经济出现超预期的增长,再加上美国经济复苏疲弱,美元疲软,对人民币汇率的稳定带来很好的外部环境,人民币目前的汇率反映了经济基本面,因此进入阶段性稳定。
所以评价人民币汇率改革这样的大事,一定要放眼长远,放眼纵深,不能纠缠于一城一池的得失当时的汇率改革尽管让外汇储备流失较多,但是如果不改革,流失的可能更多,或者还可能带来其他的经济风险。
今年10月,周小川在接受《财经》杂志专访时表示:“很多新兴市场经济体特别是转轨经济体,基本上是从封闭型经济转向开放型经济。一般而言,从不开放转向开放的难处首先是汇率。在不开放的条件下,绝大多数时候汇率都处于不合理、不均衡的水平。为此,外汇管理部门需要对用汇进行管制,而外汇管制又使对外开放的门打不太开,或是打开一点后又合上一点,甚至重新关上,时间长了就逼你下一步做出鲜明的体制选择。”
周小川这段讲话的核心精神是,对于中国这样一个转轨加新兴的经济体,一帆风顺的理想化的汇率改革是不可能的,必须是不断的试错,但是大方向必须是汇率的市场化。只要大方向走对了,付出一点代价是值得的。
- 上一篇:钮文新:金融目前面临的最大风险 下一篇:今日辟谣(2023年11月17日)
- [腾讯]
- 关键字: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