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磊:投资大师都具备三个罕见的素质
浏览:次|评论:0条 [收藏] [评论]
2015年4月29日,我在媒体发表了一篇关于股市的评论,题目是“股市最先被套的五类人”,当时上证指数是4500点,距离一个多月后的5178峰值已经不远。当时看到很多借钱、卖房杀入股市的人,感触…
2015年4月29日,我在媒体发表了一篇关于股市的评论,题目是“股市最先被套的五类人”,当时上证指数是4500点,距离一个多月后的5178峰值已经不远。当时看到很多借钱、卖房杀入股市的人,感触良多,从而写了这篇文章提醒被套风险。而后此文被很多大号转载,当时有媒体朋友让我再写一篇,“股市最先赚钱的五类人”,但由于并没有什么事件刺激到我,就没有写。
两年之后的今天,中国股票市场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价值股逐步崛起,很多投资者开始赚钱,尽管指数还停留在3400点,但很多股票已经连续创出新高,各类私募基金和投资者开始向散户推销各种投资理念,俨然一副股神模样。基于此,特别想聊聊,要在投资市场赚大钱,长期看需要具备什么样的终极素质,因此就有了这篇闲谈。
一、能持续赢得别人信任
我们生活在一个靠信用维持的社会当中,信用对于一个人来说,会越来越重要,对于投资者来说,更加重要。在投资市场,能赚钱的人有很多,有的甚至技术十分精湛,十次交易八次可以盈利,但大部分赚不了大钱,原因何在?
投资本身是一件非常需要自我成长的能力,很难继承,企业家往往会传承好几代,但投资大师,几乎都没有传承的可能,巴菲特的孩子学了音乐,索罗斯的孩子攻读了历史,继承衣钵的可能性不大。因此投资行业,看似门槛低、介入易,但要真正做出点名堂,难度实际上很大。
如果一个投资者无法取得别人信任,他只能用自己的收入或积攒的资本进行投资,这个基数是非常有限的,如果基数是一百万,一年的收益率达到50%,也只能赚到50万,而且风险巨大,存在归零的可能。如果是一个大型基金的控制人,基数是10个亿,就算一年的收益只有10%,其实赚到的钱是1个亿。那么你认为是拿着一百万赚了50万的投资者厉害,还是拿着10个亿赚了1个亿的人厉害?把这个问题研究明白了,很多问题就明白了。
投资大师一般都具备三个罕见的素质
请点击此处输入图片描述
一年获利50%的投资,是非常不好找的,如果想要持续,难度就更大了。偶尔能够做到这种收益率的人,会自认为自己有投资天赋,会进行疯狂的交易,弄得好的,可能会拿到一些资金,但收益率波动非常大,难以从基数和规模上攀升,几年后会进入停滞期,亮点会越来越少;有的甚至会因为一次大亏而破产,最终退出投资市场。
一年获利10%,但基数非常大的这些投资者,是已经取得了别人信任的投资者。真正的投资高手,是当投资能力具备之后,接下来的欲望,并不是收益率,而是扩大投资资产的基数。很多人在无法说服募资对象的情况下,会陷入收益率陷阱,进入到死循环。而巴菲特等就是一个反例,当他完全吃透了格雷厄姆的价值投资之后,几乎就不再关注收益率了,而是专注于用自己的价值观去说服别人,把资产基数做大,甚至想尽各种办法,比如利用保险资金做大基数,这一招被全球很多巴菲特迷借鉴,中国尤甚(宝能、安邦、复兴等都是案例)。
能取得别人信任,是一种价值观,是一种强大的说服力,是一种宗教般的意志,暴发户天天有,但“日有所进”的常胜将军少之又少。
二、能够长期享受生活的无聊和乏味
投资跟一般的创业不同,靠激情是很难获得回报的,并且越激情,越容易失败。很多时候你必须像科学家一样,不断的提出假设和推演,然后想尽办法去求证,寻找一个数字型的答案。
投资人的认知水平,必须要要比社会发展的速度快。我身边很多做私募的基金经理,经常讲到的一个案例,就是后悔没有抓住腾讯这样的股票。但大部分都停留在后悔阶段,三年之后你再跟他们聊,依然是后悔,只是后悔的标的不同了,比如新的后悔在于,没有在更早的时间买入比特币。
投资大师一般都具备三个罕见的素质
请点击此处输入图片描述
很多投资者,一旦进入到职业投资市场之后,几乎就改变了生活的状态,看上去超然了,甚至把大量的时间花在拜佛悟道上。如果从长期的角度看,其实大部分投资大师,真正是把时间花在投资上的,做了投资之后,用于玩耍的时间反而会急剧压缩。
前两天,在中国比较知名的一个商业人物,万向集团鲁冠球逝世,他讲过一句话,战士的终点就是坟墓,被很多媒体拿出来讲,实际上这个用在投资市场是最贴切的。如果当一个投资人,天天在规划赚到多少钱之后就退休去玩的时候,说明做投资研究在他眼里不好玩,这是个很大的问题。
真正拥有投资大师潜力的人,其实关注投资本身,甚至可能要比玩更有意思,这就是为什么很多投资大师的生活在别人眼里如此乏味,但他们自己并不觉得无趣的原因。因为他们工作时候的心情,跟你玩的时候是一样的。
乏味和无趣,是因为沉浸和埋没在投资市场,而并非不食人间烟火,这些人,往往比入世的行家,更懂得人情世故和社会走向,对投资也更加有掌控力。
三、骨子里爱国但生活中“冷酷无情”
一谈到爱国,在这个正在公民化的时代,很多人会用异样的眼光看你,但爱国这个事情,并不像大家想象的那么简单。
人的能力跟责任是相匹配的,当你的财富以整个社会的形态存在的时候,社会的良性循环,对你来说才是最重要的。世界上有很多富豪,比尔盖茨、巴菲特、索罗斯等等,都捐了很多款,还有很多成功的企业家,中国的也有很多,给大学捐款等等,这些人其实并不需要用这种方式获得更大的声誉,如果站在商业本身,只有让社会变得更温和、更公平、更稳定,他们的生意才会更好的持续,这是一个良性循环。
投资大师一般都具备三个罕见的素质
请点击此处输入图片描述
设想一下,如果社会层面出现问题,那些潜在的嫉仇嫉富者,首先会去劫掠谁?肯定是拥有财富的人,而不是政府。让国家变得更好,这是一个投资人永远要考虑的事情,巴菲特说,没有人靠押注自己的国家奔溃而赚钱,这个是很有道理的。1948年蒋经国上海打虎,民国各种企业家、金融家囤积居奇,物价飞涨,最终打虎失败,金融崩溃,拯救民国经济的最后一根稻草熄灭,民国溃败,商人最终得到了什么呢?
爱国,是投资人的方向感,这种方向感一旦错了,你会时常生活在恐惧和不安当中,容易走火入魔。
当然,对于投资人来说,爱国的方法是参与其中、贡献价值,而不是搞一些很虚的东西。时下,假设你用你的智慧,在投资实业公司的过程中赚了大钱,你就可以说脱虚向实是对的,这种说服力,比喊一百个脱虚向实的口号要重要得多。巴菲特给美国人带来的价值,并不是几百亿美元的身价,而是给浮躁的华尔街,开辟了另一条路,时至今日,这条路给全世界价值投资者,带来了安慰,让更多的投资人,变得安静,而不是浮躁。
同时,投资往往是一个从感性中出发,最终到达理性的过程,这个过程中,会面对很多的干扰,如果没有能力排挤和剔除这些干扰,就会半途而废,因此还需要一种“冷酷无情”。
索罗斯曾预感到邻居因资金困局想要自杀,而腰缠万贯的他却无意借贷。邻居真的自杀后,他也不过淡淡的说了句“这不是救与不救的问题。一个人做错了事,是应该自己去承担的。是他自己的命,由他自己掌握。”
巴菲特的小儿子皮特为了发展音乐事业,曾开口向父亲借钱,也是皮特唯一一次向父亲借钱,却被拒绝了,巴菲特的理由是“钱会让我们纯洁的父子关系变得复杂”。后来皮特气愤地去银行贷了款。他说:“在还贷的过程中,我学到的远比从父亲那里接受无息贷款多得多,现在想来,父亲的观点对极了。”
其实索罗斯和巴菲特的例子,真正的含义在于,如果一旦投身于某一项事业,实际上是一种全身心的投入,如果过于纠结于生活中的问题,情感过于细腻和丰富,就会失去更多精力,这种冷酷无情背后,是一种对社会贡献最大的价值产出方式。人类从封建裙带关系社会,到契约型社会,实际上是效率的最大化,“冷酷无情”背后,是另一种成就别人和触动社会进步的方法。
- [腾讯]
- 关键字: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