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磊:比特币交易到底归谁管合适?
来源:兰格钢铁|浏览:次|评论:0条 [收藏] [评论]
比特币对于整个世界来说,是一个非常新生的事物,逐步可能会衍生出一个新兴的行业。而当前的金融市场分类,主要是以股票、债券、期货、保险、银行、基金、外汇、信托、融资租赁、财务公司、…
比特币对于整个世界来说,是一个非常新生的事物,逐步可能会衍生出一个新兴的行业。而当前的金融市场分类,主要是以股票、债券、期货、保险、银行、基金、外汇、信托、融资租赁、财务公司、典当等为主,最近几年兴起的,有互联网金融,但互联网金融,主要还是将传统的金融产品,搬到了网上,本质并未发生改变。比特币则不然,仅仅就定位问题,目前还并不明确,因此对比特币交易的监管,存在巨大的挑战。
比特币交易所要关了,比特币交易到底归谁管合适?
从中国市场的发展情况来看,监管层对比特币交易的态度,实际上是随着其发展的势头,以及人们对其的认知,在发生着很大的变化。如果不能很好的从动态,以及严谨的逻辑层面分析比特币的性质问题,就很难知道未来比特币交易的监管方向。
我来梳理一下:
2013年,比特币价格从年初的80元/枚,上涨到了年末的8000元/枚,涨幅高达100倍,为了给比特币交易市场降温,中国央行联合五部委在2013年12月5日出台了《关于防范比特币风险的通知》。这一通知实际上确实是为了防范比特币交易风险,总体来说央行等五部委当时还没有意识到,比特币所携带的“能量”,以及背后的技术支撑。因此对其只是一种从金融角度来理解的风险性质的担忧和警示,定位也比较简单。
比特币交易所要关了,比特币交易到底归谁管合适?
按照央行2013年的定义,比特币是一种特定的虚拟商品。原话是:“虽然比特币被称为“货币”,但由于其不是由货币当局发行,不具有法偿性与强制性等货币属性,并不是真正意义的货币。从性质上看,比特币应当是一种特定的虚拟商品,不具有与货币等同的法律地位,不能且不应作为货币在市场上流通使用。”
当时也存在一个问题,就是比特币既然是一种虚拟商品,那么央行也只能是警示风险,禁止所有金融机构,参与比特币相关业务,而不能直接定义交易比特币的性质。因此在问答环节,央行给出了明确的答案,普通民众有参与的自由,原话是:“比特币交易作为一种互联网上的商品买卖行为,普通民众在自担风险的前提下,拥有参与的自由。”
比特币交易所要关了,比特币交易到底归谁管合适?
既然比特币不是货币,是虚拟商品,民众也有参与交易的自由,那么比特币交易,实际上就归类到了普通商品的交易类型里,所谓的监管,就变成了负责企业注册的工商税务局,因此只要交易场所正常经营,没有触犯工商税务等相关规定,基本上就不会触及到监管问题。这也就导致了,更多的交易平台逐步出现,只要注册一个互联网信息公司,就可以做比特币的交易场所。
但到了2016年,中国的金融环境发生了非常大的变化,整个2016年人民币兑美元汇率贬值超过6.8%,外汇储备下降超过3100亿美元。为了遏制人民币贬值,以及防范资本外流的压力,央行和外汇管理局需要对各类渠道进行排查和监管。而整个2016年,很多投资者都在想尽办法的换美元,比特币确实成为了一部分投资者绕开外汇管制的一种选择。
到了今年年初,央行进驻国内几大比特币交易平台。1月11日,央行北京营管部和央行上海总部同时发布消息,宣布联合地方金融部门组成检查组,进驻火币网、币行、比特币中国等平台,就企业是否超范围经营,是否未经许可或无牌照开展信贷、支付、汇兑等相关业务;是否有涉市场操纵行为;反洗钱制度落实情况;资金安全隐患等进行现场检查。
到了2月9日,火币和币行等陆续发布消息,暂停提币业务,目的是为了全面升级平台反洗钱系统。实际上这本身就意味着,央行已经在履行对比特币交易平台的监管,因为比特币作为没有任何实体转换的一个虚拟线上交易品种,其业务全部是基于虚拟货币与法币之间的兑换,以及虚拟货币与虚拟货币的之间的兑换,可以说本身就是类货币业务。
由于在进驻过程中,主要的目的是对比特币可能涉及的反洗钱问题进行监测,几大交易平台在反洗钱方面做出了相应的调整,对涉及人民币业务的开户等,采取更高级别的认证,比如手持身份证等照片、录视频等等。
如果比特币市场并没有发生太多的事情,可能在此轮检查过之后,比特币交易所还是会保留,持续观察。但区块链市场的发展,打乱了整个市场的平衡,如果比特币是区块链技术非常杰出的应用,那么区块链技术肯定不会止于比特币。年初以来区块链市场ICO(首次发行代币)的业务爆发式增长,市场影响越来越大。
其实如果没有这一轮ICO的疯狂,比特币交易市场,属于比较可控的范围,再加上今年以来人民币汇率持续走高,外汇储备连续增加,央行层面对资本外流的压力减轻,如果平台严格遵守反洗钱等红线,比特币平台被关闭的可能性较低。
ICO的兴起,使得监管的风向发生了重要的变化,舆论压力越来越大,在国家正在调整价值观导向的时下,更希望引导社会踏实做事、服务实体经济,而ICO带来的一夜暴富,完全违背了中国高层的价值观引导意愿。现实是,就连王思聪都不敢在微博炫富了,从监管的层面讲,怎么可能会让ICO大张旗鼓的持续上演造富神话。
尤其是在美国,将ICO定性为发行证券的行为之后,ICO在国内的争议就更大了,因此,ICO无论从哪方面讲,都可能带来严格的监管。可以说从要不要纳入监管的问题,实际上已经变成了不得不监管的问题。
到了9月4日,央行联合七部委,发布了关于防范代币发行融资风险的公告。关于此公告,我在之前的文章中已详细解读(肖磊:逐条解读央行ICO监管文件,对交易平台、投资者等各有何影响),不再详述。但有几点需要特别注意。
比特币交易所要关了,比特币交易到底归谁管合适?
首先,此次公告跟2013年末那次相比,把比特币、以太币定义为“虚拟货币”,而不是“虚拟商品”。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变化,说明经过了几年的发展,如果仅仅把比特币等定义为“虚拟商品”,恐怕在监管方面就难以定性,而且从整个比特币市场的发展趋势看,也并没有朝着一个简单的“虚拟商品”的方向发展。
其次,此次公告还强调,代币发行融资中使用的代币或“虚拟货币”不由货币当局发行,不具有法偿性与强制性等货币属性,不具有与货币等同的法律地位,不能也不应作为货币在市场上流通使用。这一点跟2013年末的比特币交易风险提示文件当中基本一致。
也就是说,从央行层面讲,目前依然并没有把比特币定义为一种货币,但也已经推翻了2013年末“虚拟商品”的定义。准确的说,目前央行对比特币的定义,修正为“虚拟货币”,但请注意,虚拟货币,是一个非常难以界定的词,目前央行只是没有承认虚拟货币是法币,但已经从概念上接受虚拟货币这个说法。
接下来我讲一下重点中的重点:
此次央行的公告,把ICO定义为发行证券的行为,那么未来关于ICO问题,肯定是需要证监会出面来监管的。但问题在于,对于证监会来说,ICO问题根本不存在过多的讨论和回旋余地,这从“财新”等对监管层的采访当中就能看出来。况且9月4号的公告说得非常明确,“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非法从事代币发行融资活动”,也就是说,对ICO的监管就是一刀切,全部禁止。
我们再回到比特币交易所这个问题上来看,其实与ICO的监管有很强的逻辑关系的,如果把比特币交易定义为一种证券交易,证监会来监管无可厚非,但问题是,让证监会来监管,其结果本身就不存在如何监管的问题,肯定是以取缔关闭为最终方向。
实际上关于比特币,央行最近几年一直在研究,而且做了很多的课题性研究,也成立了区块链及数字货币的研究所。跟证监会相比,央行对比特币市场的了解更加深入,这一点无可置疑。但如果因为ICO问题,硬要把比特币交易定性为证券交易,那么央行是没有权力去监管的,更好的监管机构应该是证监会。
近日,第一财经就ICO监管和比特币交易所是否要取缔的问题,采访了央行参事盛松成。关于对于比特币交易平台的后续发展问题,盛松成的回答是:“作为最主要、著名的区块链技术载体和应用,比特币是全球化的区块链资产,可以在境外或地下交易,因此完全取缔有难度,但的确应该进一步规范虚拟货币的交易。”同时,他也强调,任何虚拟货币本质上都不是货币(法币),技术的进步确实会促进人类社会进步、制度改革,但技术不能替代国家的经济政策。
盛松成并不代表央行的意愿,但可以表达央行对比特币等的认知,央行层面对比特币的了解远远胜于其他部委。从盛松成的观点当中,首先其承认了比特币是全球化的区块链资产,可以在境外或地下交易,完全取缔有难度,应该进一步规范虚拟货币交易。
这是一个比较积极的信号。
那么到底那个机构最适合监管比特币交易?
从现有的监管机构来看,央行是最适合监管比特币等虚拟货币交易的机构,证监会反而应该是一个配角,不应该成为主角。原因有三点:
其次,如果把比特币交易定义为证券行为,那外汇市场的交易,是不是也应该由证监会来管?
第三,央行有专门的机构来研究区块链和数字货币,对行业的了解,以及事后监管的能力,是最强的。
说到这里,我们已经看到,关于比特币交易平台的监管,已经陷入了一个十分尴尬的境地。央行虽然改变了此前将比特币定义为“虚拟商品”的说法,但新的“虚拟货币”的说法,并没有承认其是一种“外汇”资产,更不要说承认其支付等功能。这种情况下,比特币交易平台的监管,需要一个比较说得过去的理由,定义为类证券似乎是多方讨论的一个结果。但我认为,从央行研究的角度讲,这并不是对比特币,以及比特币交易最终的定性。
再者,就算比特币是一种标准化交易,也并不应该完全由证监会来管。我举一个例子,在黄金市场,中国同时存在两个标准化交易所,一个是“上海期货交易所”,其下有黄金期货,这个归证监会管;另一个是“上海黄金交易所”,旗下有黄金延期业务,这个归中国央行管,两者都是标准化交易,互不干扰,同时进行,而且也运行良好。
比特币交易所目前的交易形式,其实就类似于黄金现货交易,之前的类期货,以及融资融币业务已经停掉了。
实际上在很长一段时间里,黄金交易的界定也是非常模糊的,如果仅仅是线下的黄金买卖,可能牵扯不到金融问题,但一旦出现线上交易,就会出现定性的问题。黄金交易市场的监管争议,至今还存在。
上海黄金交易所,以及对黄金市场交易的监管,目前之所以牢牢掌握在中国央行手里,最主要的原因是,中国央行对黄金的定性,非常明确。
2011年中国央行在整顿各类黄金交易场所的时候,就明确表示,黄金具有货币属性,是一国央行国际储备的重要组成部分,不同于一般的贵金属。为维护经济金融安全和社会稳定,黄金交易应该在经国务院或国务院相关金融管理部门批准的规范交易场所开展。
比特币交易所要关了,比特币交易到底归谁管合适?
这个定义非常重要,如果黄金没有货币属性,那么央行就管不着。
比特币市场现在遇到的问题是,央行到底是否承认比特币具有货币属性,这直接关系到比特币交易到底归谁管的问题。
中国央行有“黄金司”,专门管理黄金相关问题,实际上目前中国央行已经正式成立了数字货币研究所。无论是从逻辑关系、事实依据、专业程度等等,央行都应该是负责监管比特币的主要机构。
未来会如何发展:
按照目前的情况,迫于原则性问题,央行目前还很难承认比特币是一种类似外汇一样的货币形态,因此比特币交易很有可能会被央行直接定义为风险巨大的金融交易,或转入到证监会去监管,那么比特币场内集中交易被禁止及取缔的可能性非常大。
但我认为这种禁止并非是永久性的,随着比特币在全球市场的发展,一些国家很有可能对比特币进行合法化的货币定义,甚至一些国家会把比特币纳入到外汇储备体系。到那个时候,比特币交易可能就需要定义为类似于黄金交易一样的形式,央行层面不得不承认其金融货币属性。
而关于交易所,如果市场有这个需求,就像中国央行在2002年组建了上海黄金交易所一样,未来会不会组建官方性质的比特币等虚拟货币交易所,我认为有很大的可能性。
也就是说,等这次关了之后,未来再建立交易所的时候,可能就是政府性质的交易所了。我想强调的是,央行现在迫于各种压力,不可能承认比特币的金融货币属性,但趋势难以阻挡,比特币的认可度和其金融货币属性,如果要给世界货币排名次,比特币可能会排到全世界货币里面的前五十名,这一点各国市场,无论是监管层,还是市场本身,都会慢慢接受。
最后,我还想给致力于区块链、数字货币研究者,以及很多投资者讲一句,“不能等待,是巨大的性格缺陷。”
好事情,都是等出来的。
文/肖磊
- [腾讯]
- 关键字: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