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PI增速或小幅回落 大宗商品行情震荡分化
来源:上海证券报|浏览:次|评论:0条 [收藏] [评论]
二季度以来,发电量增速、中国物流景气指数等多个反映宏观经济的数据开始下滑,经济增长压力渐显。不过,在季度GDP依旧企稳回升的支撑下,国家继续实施对房地产的调控,继续清理地方政府违…
二季度以来,发电量增速、中国物流景气指数等多个反映宏观经济的数据开始下滑,经济增长压力渐显。不过,在季度GDP依旧企稳回升的支撑下,国家继续实施对房地产的调控,继续清理地方政府违规担保问题,继续推动金融领域去杠杆。一系列举措之后,2017年上半年大宗商品价格呈现“前高后低”走势。
对于第三季度,接受本报问卷调查的17家期货机构中,有53%的机构认为宏观经济形势将走平;有83%的机构认为PPI将继续回落;有65%的机构认为大宗商品景气状况一般。
从具体板块来看,三季度机构看多有色金属,看空能源化工和油脂油料等。至于这两年的热点板块黑色金属,机构多空分歧明显。品种方面,锌、焦煤、焦炭、聚丙烯和鸡蛋被看多,白糖、棉花、铜、橡胶、铁矿石被看空。
参与本次问卷调查的机构包括:
银河期货、申万期货、光大期货、中信期货、中期期货、倍特期货、宝城期货、新湖期货、首创期货、广发期货、南华期货、海通期货、金瑞期货、国投安信期货、华泰期货、格林大华期货、混沌天成期货。
(排名不分先后)
1.预计宏观经济走好的机构大幅减少。
对于2017年第三季度我国宏观经济形势,接受本报问卷调查的期货机构中,有53%的机构预计将走平,有35%的机构预计将走弱,有12%的机构预计将走好。在上次调查中,针对第二季度宏观经济形势对应的选择“走平”、“走弱”和“走好”,受访机构的判断分别为50%、11%和39%。由此可见,主流机构维持三季度宏观经济走平的基本判断。
数据显示,二季度拉动经济的三驾马车中,出口连续三个季度反弹,投资和消费增速则较为平稳,其中投资高位企稳。
但是,三季度的调查结果与二季度比较还是有些变化。其中,参与调查的机构进一步调低了宏观经济预期,认为宏观经济走好的机构占比从二季度的39%降为三季度的12%。
本轮经济反弹从2015年第四季度开始,受益于房地产投资反弹和基建托底,去年全年大宗商品的市场表现相当抢眼。在去年国庆长假期间,国家对十几个城市房地产实施严格调控,一、二线城市房地产率先降温,宏观经济增长指标随后跟着有所转向。
2017年4月、5月、6月中国物流景气指数季度新订单分别为60.1、57.4和54.9,经济增长压力渐增。
广发期货发展研究中心副总经理刘清力认为,欧美经济走稳、转强,有利于中国出口增长数据转好。在国内方面,虽然一、二线城市房地产二级市场成交清淡,但三、四线城市房地产市场依旧火爆。另外,很多PPP项目整装待发,包括化纤、服装等行业的制造业投资增速尚可。所以,从总体上看,依然看好三季度宏观经济。
2.预测PPI同比增速回落的机构大幅增加。
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PPI)与大宗商品价格之间呈正相关关系。针对2017年三季度PPI走势,在接受本报调查的机构中,有71%的机构认为将平稳回落,有18%的机构认为将基本不变,有12%的机构认为将大幅回落。
相比之下,在二季度调查中,认为PPI平稳回落、基本不变和大幅回落的机构占比分别为50%、20%和11%。其中,认为三季度平稳回落的机构占比比二季度上升了21%。没有1家机构认为三季度PPI会上升,而二季度预测PPI价格上涨的机构比例达到17%。此外,对影响三季度PPI走势的诸多因素判断中,有34%的机构认为是投资下降,有17%的机构认为是货币收紧,也有9%的机构认为是消费疲软。
数据显示,历经5年下降后,PPI在2015年第四季度开始反弹。在低基数效应下,PPI同比增速从2015年第四季度的-6%左右,快速拉升到最高点2017年2月的7.8%。这一增速和上一轮经济高点2010年时相当。此后,PPI同比增速逐月下滑,2017年6月PPI同比增速下滑为5.5%。
相关机构认为,从环比角度看,三季度PPI同比增速预计总体将持平或略降。由于去年三季度大宗商品价格大幅上涨,三季度PPI同比增速将大幅下滑。商品主动补库存周期基本结束,是导致三季度大宗商品价格疲软的主要原因。从投资的角度看,今年下半年房地产投资将有所回落,但整个宏观经济仍将保持平稳增长。在经济企稳的背景下,有关方面将可能继续收紧基建和PPP项目,同时启动清理地方融资平台违规担保。
1.货币政策或保持稳健中性。
接受本报问卷调查的多数机构预期,三季度宏观政策将延续去年第四季度以来的微调之势。其中,71%的机构认为,三季度宏观政策将保持不变;18%的机构认为,宏观经济政策将趋于偏紧;12%的机构认为,宏观经济政策会更加积极。这一调查接近上一季度的调查结果。在受访的机构中,认为二季度宏观政策保持不变、更加偏紧和更为积极的机构占比分别为61%、28%和11%。
针对三季度市场流动性的判断,认为基本不变、偏向收紧和偏向宽裕的机构占比分别为47%、41%和12%。从针对同一问题的二季度调查结果看,认为偏向收紧和基本不变的机构占比分别为78%和22%。可见,受访机构对三季度货币收紧的预期已明显下降。
从影响三季度流动性变化的诸多因素看,有59%的机构认为,央行货币政策执行基调影响最大;有35%的机构认为,金融监管影响较大;有6%的机构认为,外汇占款也有一定的影响。可见,央行货币政策趋向仍是市场关注的焦点。
实际上,央行在一季度公开市场操作时提高了利率,导致上半年上海银行间隔夜shibor(同业拆借利率)一直处于上升趋势。在二季度,央行并没有采取进一步收紧货币的政策措施。对于三季度利率走势,有71%的机构认为将基本不变,有18%的机构认为平稳上升,有12%的机构认为将平稳回落。此外,预测三季度上海银行间隔夜shibor平稳上升或平稳回落的机构占比均为41%。
2.金融去杠杆影响期货资金流入。
在二季度,虽然央行没有进一步收紧市场流动性,但金融去杠杆对市场的影响依然较大。随着银行间市场利率上升,二季度国债期货出现调整,最大跌幅达到2.45%。
在三季度,期货研究机构依然关注金融监管力度是否会继续影响市场流动性。在参与本报调查的机构中,认为三季度金融监管力度将偏向放松或偏向收紧的机构各占35%,认为金融监管力度将保持基本不变的机构占比为29%,显示机构对这个问题的看法分歧较为明显。
针对2017年第三季度10年期国债期货价格走势,有6%的机构认为将保持基本不变,有53%的机构认为将平稳上升,有6%的机构认为将大幅上升,也有35%的机构认为将平稳回落。可见,机构的主流观点是看多三季度10年期国债期货。此外,从影响第三季度国债期货走势的诸多因素看,认为是国内经济走弱、货币政策收紧、金融监管趋严的机构占比分别为22%、24%和24%。
金瑞期货资管部总经理助理刘梦熠认为,影子银行问题由来已久,金融创新产品监管不严,以及万宝之争等,使得监管层高度关注影子银行的高杠杆问题。在二季度,保监会、银监会、证监会协同采取了去杠杆、严监管行动,对期货市场的资金流入有所影响,尤其是对结构化产品和通道业务的影响较大。刘梦熠预计,伴随全国金融工作会议的召开,金融统一监管也将受到市场的高度关注,并降低市场的不确定性,提升市场的风险偏好。
3.美联储首次提出缩表或拖累大宗商品市场行情。
美国经济数据表现强劲,美联储今年实施了两次加息。自2015年12月以来,美元已经累计4次加息。针对2017年下半年美联储会有几次加息,认为1次、2次、3次和0次的机构占比分别为71%、18%、6%和6%。对于美元加息对大宗商品的影响,有65%的机构认为很小,有24%的机构认为较大。
在6月美联储议息会议上,美联储表示,如果美国经济增长符合预期,美联储将于今年开始缩表。一旦兑现这一承诺,这将是近年来美联储首次缩表,此举将对商品价格波动构成怎样的影响?对此,有65%的机构认为,会拖累大宗商品行情;有18%的机构认为,没有影响;有12%的机构认为,存在不确定性;仅有6%的机构认为,会对大宗商品行情产生正面的拉动效应。
1.三季度大宗商品景气状况一般。
三季度,是大宗商品行情的传统淡季。针对2017年第三季度大宗商品景气状况的判断,接受本报问卷调查的机构中,有65%的机构认为一般,各有18%的机构认为较好和较差。从去年三季度针对大宗商品景气状况的调查结果看,有47%的机构认为“好”,有12%的机构认为“很好”,有41%的机构认为“一般”。
可见,在去年三季度,期货机构对大宗商品市场景气度明显乐观。实际上,去年下半年大宗商品市场迎来了一波较快上涨行情,尤其是焦煤、焦炭等行情更是气贯长虹。
对于2017年第三季度大宗商品整体价格走势,各有35%的机构认为小幅回落和温和上涨,有24%的机构认为将保持基本不变,有6%的机构认为将大幅回落。
就第三季度对商品市场波动影响最大的因素判断来看,有21%的机构认为是国内央行货币政策取向,有18%的机构认为是降杠杆等金融监管措施的力度,有18%的机构认为是大宗商品供需的基本面,有16%的机构认为是国内宏观经济形势,有12%的机构认为是全球经济景气度。
那么,2017年第三季度是否会像2016年那样出现大量资金涌入大宗商品市场?在接受调研的机构中,有53%的机构认为,资金流入速度将放缓;有41%的机构认为,资金流入量将大幅减少,甚至资金可能会流出市场。相比之下,在二季度调查中,所有的机构认为资金不可能持续流入大宗商品市场。
2.固定资产投资或拖累大宗商品行情。
从需求角度来看,三季度PPP项目是否会延续二季度逐步回落的趋势?有47%的机构认为,会小幅回落;有41%的机构认为,将保持基本不变;也有12%的机构认为,将温和上升。针对三季度房地产投资增速变化,有76%的机构认为将小幅回落,有12%的机构认为将大幅回落,另有6%的机构认为将保持基本不变。
综合2017年下半年固定资产投资增速对大宗商品价格的影响来看,在接受调研的机构中,有65%的机构认为影响较为负面,有24%的机构认为存在一定的不确定性。
从供应角度来看,随着大宗商品供需状况改善,深刻影响2016年大宗商品市场的供给侧改革内涵正在悄悄发生变化,如今年煤炭行业不再实施276个工作日制度,财政部自今年7月1日起取消工业企业结构调整专项资金,供应收缩支持价格的因素正在消退。
从海外情况来看,特朗普就任美国总统后,新政实施并不顺利。6月1日,美国宣布退出《巴黎协定》,这一做法或打击全球低碳经济产业发展。这件事情对全球大宗商品价格影响如何?在参与调查的机构中,有47%的机构认为不确定,各有16%的机构认为长期影响很大或没有影响。
海通期货宏观和商品分析师艾若曦认为,过剩产能淘汰压力仍然很大。由于终端需求跟不上,本轮大宗商品反弹行情已经结束,未来将重新寻底,但由于政府实施宏观调控,这个过程也不会急剧萎缩。
这两年,虽然黑色金属板块是市场的最大热门,但机构对三季度黑色金属板块走势的判断却分歧较大。
在接受本报问卷调查的机构中,在2017年第三季度商品板块中,看多黑色金属、有色金属、粮食(玉米、小麦、早籼稻)的机构占比分别为31%、22%和13%。
2017年第三季度应做多哪些商品?有7%的机构认为是鸡蛋和焦煤,并列位于第一;有6%的机构认为是锌、螺纹钢、焦炭、聚丙烯,并列第二;有5%的机构认为是铝、黄金、白糖、PTA、铁矿石、镍以,位列第三。
调查结果同时显示,在2017年第三季度最看空的商品板块中,能源化工、油料油脂和黑色金属并列第一,占比均为21%。
在2017年第三季度,应做空哪些商品?机构观点显示,铜、白糖、棉花、铁矿石占比为7%;橡胶、螺纹钢占比为6%。
上述调查结果显示,黑色系商品“多”“空”分歧加大。黑色产业链包括螺纹钢、热卷、焦煤焦炭、铁矿石。其中,铁矿石库存创历史新高,价格不断下探,这为螺纹钢获得较高利润奠定了基础。取缔中频炉,又使钢铁供应增长受限。呵护市场的新政不断出台,使钢材成为期货市场的热门品种。
对于2017年第三季度螺纹钢的价格走势,在接受本报调查的机构中,有47%的机构认为将温和上涨,有12%机构认为将保持基本不变,另有35%和6%的机构认为将小幅回落或大幅回落。
由于利润转好,钢企正尽力挖掘扩产潜力。需求向好,有利于不锈钢、原料镍。镍价连续多月下跌,6月初跌至7.2万元/吨。有观点认为,镍价已经到了“大底”。参与本报调查的机构中,有65%的机构认为后续镍价将底部震荡,有24%的机构认为将进入向上通道,有12%的机构认为将继续回落探底。
上海国际能源交易中心预计将很快推出原油期货。原油期货上市初期活跃度将如何?有59%的机构预计活跃度为一般,有24%的机构认为将很活跃,也有6%的机构认为将不活跃。
原油期货即将上市,原油基本面受到关注。有45%的受访机构认为,供过于求,仍是原油市场面临的主要问题。有29%的机构认为,美国页岩油增产等因素将导致供过于求。有13%的机构认为油价将再度探底。
原油是大宗的核心商品,属能源化工板块,其产业链包括原油、甲醇、PTA、聚丙烯、塑料等。上游原油价格走低,有利于产业链进一步降低成本,提高下游利润。
在天然橡胶价格大涨后,二季度出现快速下调。对于2017年第三季度天然橡胶价格走势,在接受本报调查的机构中,有35%的机构认为将保持基本不变,各有29%的机构认为将温和上涨和小幅回落,有6%的机构认为将大幅回落。可见,彼此之间的分歧较为明显。
三季度,也是农产品生长关键期或收获期。有观点认为,农产品在二季度走完一波下跌行情后,目前正面临方向性选择。对于2017年下半年农产品的价格走势,接受本报调查的机构中,有53%的机构认为将小幅回落,有35%的机构认为将温和上涨。
对于2017年下半年农产品价格走势判断,有59%的机构归为供过于求,有24%的机构认为库存高。
农产品板块分为粮、棉、油、糖几个大类,广发期货发展研究中心副总经理刘清力认为,全球农产品年年增产,加上粮食、棉花大量库存,国际原油价格大跌后粮食加工替代行业日渐衰微,这些因素都导致农产品价格进入时间较长的持续调整期。
- [腾讯]
- 关键字: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