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股通规模效应显现:南下资金净增4500亿 举牌108股
来源:第一财经日报|浏览:次|评论:0条 [收藏] [评论]
一些迹象显示,深圳河两岸股票市场原有的格局正在发生微妙的变化。自沪港通、深港通开通后,伴随着两地资金的对流以及香港市场近期表现远强于A股市场的背景下,大量资金南下的规模效应得到…
一些迹象显示,深圳河两岸股票市场原有的格局正在发生微妙的变化。自沪港通、深港通开通后,伴随着两地资金的对流以及香港市场近期表现远强于A股市场的背景下,大量资金南下的规模效应得到了显现。
第一财经获悉,截至目前,通过港股通净流入港股的资金规模累计超过了4500亿元,这些买盘一方面起到了令相关个股上涨、让AH股溢价率有所收敛的“功效”,另一方面也体现在看好优质港股的投资者不惜重金成了港股公司的重要股东。
资金南下潮
最近一年半左右的时间里,在外围市场集体向好的大环境中,港股市场表现可圈可点。截至6月8日,香港恒生指数今年以来上涨了18.47%。与之相对,A股市场明显颓势,尽管在一些大盘蓝筹的带动下上证综指同期取得1.5%的正收益,但中小盘股“跌跌”不休,创业板指数整体下跌8.53%。
A股弱市、港股向好的差异,致使批量资金南下,其方式多样化,比如直接开通港股账户、借助QDII额度投资港股资管产品、港股通等,但在业内看来,投资港股最为主流的方式莫过于通过港股通,目前大批散户和机构投资者都倾向于这一路径。自2014年11月17日沪港通开通以来,南下资金正在源源不断地流入港股市场,其净买入的额度远超北上资金。截至6月7日通过沪港通南下资金累计净流入4140.06亿元,深港通南下累计净流入373.44亿元,港股通累计净流入超过了4500亿元,这一数字是北上资金额的两倍。
4500亿增量资金一定程度上缘于两地市况的变化。沪港通开通伊始,正值A股市场牛市启动、港股市场窄幅震荡,彼时A股市场更易受到资金青睐,北上成为沪港通的“主旋律”。半年后,随着A股牛市泡沫破裂,南下资金需求陡增。在2015年12月南下资金超过北上资金后其净流入额稳步增加,累计使用已超过3000亿元,相比之下北上资金额度则很平稳。
在接受第一财经采访的几位业内人士看来,南下资金的增多是多因素共振的结果,但主要原因为艰难的市场环境以及与之同时发生的人民币贬值,市场避险情绪异常。长江证券分析师张宇生称,2015年8月11日汇改之后,人民币持续贬值,几乎同时,南下资金开始活跃,快速增长。2016年8月,南下资金总额告急,其使用量已接近原始总额度2500亿元。此后取消总额度,南下资金进一步涌入香港市场。
沪港通开通一年后,深港通于2016年12月5日正式通车,这为内地资金新开辟了一条投资香港中小盘股票的道路。海通证券首席策略分析师荀玉根称,2016年8月16日李克强总理宣布《深港通实施方案》批准后,南下资金累计额增长明显加快。中国内地占港股外地投资者交易额的比重逐渐增加,根据港交所最新披露数据截至2015年为22%,相较沪港通开通前2014年的13%的比重大幅上升9个百分点。南下资金港股月均成交额占比自沪港通开通以后逐步增加,特别是2015年10月以后增加明显变快,截至2017年5月已达3.11%。
张宇生称,南下资金对港股市场的影响更为显著。从交易额占比来看,北上资金占比一直比较稳定,在2%左右,而南下资金占比则不断在提升,近期上行至10%左右。与此同时,在香港市场上内地投资者所占的市场份额也在显著提高。据长江证券统计,截至目前,香港市场中50.3%的交易者为外地投资者,以英国、美国和中国内地三者为主,其中中国内地的占比自沪港通开通以后快速由2014年的13.1%上升至2015年的21.89%,保守预计2016年该占比已达30%。
众所周知,A股市场是一个中小散户搏杀的市场,市场整体、板块和个股之间的波动均较为剧烈。然而,通过港股通投资香港市场的内地投资者则相对专业,50万的资金门槛把一大批小散挡在了门外,而参与者队伍中机构投资者颇多。据第一财经了解,眼下内地市场上数百只沪港通基金、港股指数型基金、投资范围涵盖香港市场的QDII基金,在投资港股时几乎全部采用了港股通通道,这意味着公募基金成为了港股通开通之后,南下资金的重要组成部分。
资本的力量
南下资金推动港股上涨的同时,对个股的影响似乎更为显著。
据港交所信息,截至6月7日收盘,南下资金通过港股通买入至今仍旧持有469只港股,持股比例从0至41.06%不等。其中对108只港股的持股比例达到了5%,构成了诸如A股市场“举牌”的事实。其中,南下资金买入5.5亿股神州控股,持股比例高达41.06%;买入6399.6万股白云山,持股比例29.09%;买入6911万股南京熊猫电子,持股比例28.55%。
资金面的变化也带动了AH折溢价变化。荀玉根称,2014年11月沪港通开通后,恒生AH股溢价不断减少,截至2017年5月26日下降至121.3%。从行业来看,截至5月26日AH股溢价最高的行业为传媒、建材,平均溢价分别为158.4%、152.2%。相较于2017年1月1日,AH股溢价降幅最大的行业是南下资金偏好的食品饮料、家电行业,降幅为51.8%、51.6%。其他AH股溢价降幅较大的是高AH股溢价的传媒、建材行业,分别下降35.1%、32.5%。此外,AH股溢价较低的钢铁行业AH股溢价涨幅最大,增长120.3%。
另据Wind资讯数据,截至6月8日,95只AH股整体溢价率为122.33%,92只A股相对H股溢价,仅有的宁沪高速、福耀玻璃、海螺水泥三股折价,折价率分别为2.84%、5.45%、6.57%。溢价率排名前三的分别是创业环保、洛阳玻璃、ST墨龙,三者溢价率分别为322.76%、315.96%、281.39%。
张宇生称,按照恒生指数公司公布的方法将AH溢价指数进行拆分,深市的AH溢价指数远高于沪市,但不断向沪市AH溢价水平收敛。深港通开通后,深市和沪市溢价水平的内部分化明显改善,目前两者水平和变动方向基本一致。
如今,香港市场冲关26000点,在这个6月外围市场不确定性较多,比如美联储议息、英国大选等,而参照以往6月份的港股市场相对疲弱,坊间更有“五穷六绝七翻身”的说法,这或许也成为接下来一段时间南下资金的某种顾虑。但也有机构人士仍旧看好港股表现。国金证券称,今年以来港股走势可谓势如破竹。尽管A股频遭剧烈调整,但整体估值依然较高,AH股溢价指数仍在120以上,故港股的价值洼地优势仍在。未来随着沪深港通的广度和深度提升,南下资金仍会源源不断注入港股。另一方面随着中国内地经济增长前景改善,对境外大型投资机构吸引力提升,香港以其独特位置和条件将进一步吸引国际资金流入,从而推动股市维持升势。
- [腾讯]
- 关键字: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