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客服热线:0311-85395669
资讯电话:
139-32128-146
152-30111-569
客服电话:
0311-85395669
指标

陶冬:商业银行缩表更可怕

来源:兰格钢铁|浏览:|评论:0条   [收藏] [评论]

美国开始讨论缩减资产负债表,准备温和地退出QE;其实中国已经在做了,只是不讲而已。在笔者看来,中国的货币环境正常化始于去年晚秋,”房子是用来住的“一语,开启了中国人民银行的资金成…

美国开始讨论缩减资产负债表,准备温和地退出QE;其实中国已经在做了,只是不讲而已。在笔者看来,中国的货币环境正常化始于去年晚秋,”房子是用来住的“一语,开启了中国人民银行的资金成本正常化的程序,银行间利率以及债券利率节节上升。

   4月25日的政治局会议,则启动了流动性量化收缩的过程,货币环境正常化进入了第二阶段,对经济、市场的影响可能十分深远。政治局会议后的声明只有短短数段,但是提到金融75次、风险22次,执政党将防范金融风险提高到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其背后的政治决心毋庸置疑。

   量化收缩(或曰缩表),其实在第一季度已经悄然展开了,中国人民银行的资产负债表在此期间收缩了1.1万亿元,超出了农历新年后的季节性调整。央行缩表多少有些无奈,外汇储备大幅下降导致被动式的流动性收缩,但是这次不同了。

   目前出现的是商业银行大幅收缩自身的资产负债表。政府要求金融去杠杆去风险,反腐败浪潮席卷金融行业,金融监管雷厉风行,这一切带来了一场信用收缩。这场银行业主导的信用缩表,尤其体现在资产负债表外业务的快速削减。最新数据显示,商业银行的委托、信托、未贴现承兑汇票业务大幅萎缩。由于过去几年中国经济的信用扩张基本上靠表外扩张完成的,这次突如其来的表外收缩的冲击比数字上可以看到的更凶猛。信用断流对经济和房地产业所构成的风险,可能比资金成本上涨更大。

   银行缩表的第二个影响,是信用债成本的飙升和集资能力的下降。过去两年,中国经济的整体杠杆水平还在上升,不过将集资平台从理财产品移向信用债使得资金成本大幅下降,集资也更规范。信用债市场环境突变,可能令严重依靠借新债还旧债的部分企业的违约风险大幅上升。同时,储蓄增长明显放缓,银行争夺存款之战一触即发,货币环境正常化正在由货币市场的“假加息”,传导向实体经济的真加息。

   据笔者观察,近期中国经济正在面临一场突如其来的流动性短缺,主要涉及银行的表外业务收缩,其烈度可能比数据所表现出来的更高,债市股市的表现折射出信用环境的改变。为了舒缓压力,央行重启了公开市场操作,不过相信货币环境正常化还将继续,金融强势监管还将继续。

   货币环境正常化、防范金融风险、加强监管力度、肃清金融腐败,长远看都是好事,乃是防范系统性风险所必需。不过各部门纷纷推出的措施,却在制造一个叠加共振效应,有可能导致信用环境的矫枉过正。防范风险反而成为制造新风险的源头,就事与愿违了。这是需要警惕的。

   本文原载于今周刊,为个人观点,并非投资建议或劝诱

上一篇:外汇局:4月跨境资金流动延续向好势头
下一篇:今日辟谣(2023年11月17日)
分享到:
[腾讯]
关键字:无

宏观经济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