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客服热线:0311-85395669
资讯电话:
139-32128-146
152-30111-569
客服电话:
0311-85395669

金融是否还有空间继续繁荣?

来源:和讯网 |浏览:|评论:0条   [收藏] [评论]

核心结论:①增量资金入市的牛市起于14年7月加速于11月,背景是低利率、强改革、稳转型,当前彷徨于金融领先实体。②美日欧均越过金融繁荣的山丘方见实体改善的美景。中国同样需要金融哺育实…

核心结论:①增量资金入市的牛市起于14年7月加速于11月,背景是低利率、强改革、稳转型,当前彷徨于金融领先实体。②美日欧均越过金融繁荣的山丘方见实体改善的美景。中国同样需要金融哺育实体,转型、改革需依靠资本市场,利率下行虽先助金融繁荣,终利于实体。③牛市不变,价值成长唇齿相依,降息来3个月风格切换实为轮涨,维持低利率的金融地产、创新的高端装备和互联网、国企改革三条主线。

12年12月-14年中A股特征是存量博弈的结构市,可理解为牛市的引桥,14年7月演变为增量入场的趋势市,牛市正式开启,14年11月21日降息后步入加速上涨期,上证综指上演了2个月涨1000点的跨年大戏。15年来整体步入震荡,即便2月5日降准市场也未起大波澜,市场彷徨的焦点是:金融繁荣是否已经过于领先实体,还有没有必要、空间继续繁荣?而实体经济能否受益于金融繁荣,焕发生机?我们不妨用近期由各大汽车厂商的广告“互撕”大赛打个比方:究竟股市会不会翻越金融繁荣的山丘,而越过山丘之后,对于实体经济,究竟是“已把你跟丢”,或是“发现你已掉进沟”,还是真正的实现“美景尽收”呢?

1.海外经验:实体改善需越过金融繁荣的山丘

我们先回顾下海外市场,美国、欧洲、日本在面临金融危机、债务危机或者经济疲弱时,都无一例外的推行了大规模的量化宽松措施,资本市场也随即翻山越岭,屡创新高。那么问题来了:实体经济是否各自安好呢?

1.1美国:山丘后,美景初现

危机后的4次量宽,维持低利率水平。美国在08年金融危机后,推行过四轮大规模的量化宽松,前三轮分别发生在08年-2010年、2010-2011年,2012-14年,第四次QE是在第三次基础上的plus版本。几轮量化宽松的美联储的针对性也有所区别,虽然最初的规模最大,但主要仍是针对出现信用问题的国家担保债务,而后续则很明确的旨在投放基础货币,降低融资成本,解决政府财政问题以及刺激经济。而联邦基金贴现利率从量宽伊始就维持在0-0.25%的超低水平并持续至今。

金融繁荣如影随形。量宽之对于股市的影响十分直接,几轮量宽后,美股从09年3月的低点一路上涨,特别是后三轮通过基础货币投放,旨在拉动经济的量宽对股市的影响更是立竿见影。以标普500为例,上涨根本停不下来,就在我们欢度羊年新春时,再次创下了新高,09年至今累计涨幅已经达到216.5%。

美景初现。从对实体经济的影响来看,金融繁荣也并不孤单。从宏观方面看,GDP同比在09年3季度也随后见底回升。微观来看,标普500企业的ROE水平也在09年4季度迅速抬升至15%的水平。企业盈利的改善和无风险利率的下行密不可分,美联储在金融危机爆发后,迅速的下调了联邦基金的贴现利率到0%附近,10年期国债收益率随即也进入了下行通道,这使得企业的融资成本和财务负担大大降低,同时更进一步推升了股市的吸引力,而股市的繁荣带来的财富效应又有助于消费的增长,形成了正向循环。

1.2日本和欧洲:山丘已越,静候美景

日本:安倍经济学。日本2012年末安倍晋三上台后推行安倍经济学,在国内实施大规模的量宽计划。具体来说,包括①每年购买60-70万亿日元资产,这在14年11月已经扩大到80万亿;②14年末基础货币从12年底的138万亿增值278万亿;③继续将隔夜拆借利率保持在0-0.1%的水平,这使得日本10年期国债水平降低至1.2%左右的低位。

虚拟经济和实体经济同改善。日经225在安倍经济学推行后涨幅明显,从12年10月至今涨幅已经达到117.6%,特别是从12年10月到13年5月,短短7个月的时间股指近翻倍,随后又屡创新高。从对经济的影响来看,虽然安倍经济学饱受争议,但日本GDP同比确实在12年底后有了明显的改善,且日本央行23日公布的1月20-21日议息会议决议中,表示日本经济正在复苏,去年10月扩大购债规模刺激经济取得了成效。从对企业盈利的影响来看,日经225指数的企业ROE水平伴随着股指的上行几乎同步改善,从12年底的5%到目前8.5%左右。

欧洲:持续量宽,根本停不下来。美国08年次贷危机也波及到了欧洲的经济,而随后爆发的欧债危机又对欧盟形成了持续的打击,直至今日尚未能完全复原。欧盟为此进行了持续的量宽计划,其中规模较大,代表性较强的措施如下表所示。而在利率方面,欧洲央行也是持续下调利率,更在14年6月,将隔夜存款利率下调到了负值,无风险利率持续下行。

股市表现亮眼,实体JustOK。持续的量化宽松,直接推升了股市的繁荣,以德国为例,DAX30指数10年5月欧央行开始量化宽松以来持续上涨,至今涨幅已经达到了99.0%,而相比股市的持续繁荣,经济和盈利的改善显得略微疲弱:德国GDP同比到13年1季度才开始见底回升。近期希腊问题又起波澜,但24日公布的德国2月份商业景气指数仍维持在100的荣枯线之上,复苏还在途中;另外,从企业盈利角度,DAX30指数企业ROE在上升到2011年中12%的相对高位后,略微下滑至目前10%的水平。

2.国内:金融繁荣,必须的山丘

从海外的经验可以发现,金融先繁荣,实体随其后是各国虚拟和实体经济普遍遵循的规律,其中金融宽松既包括国家层面的量化宽松措施,也包括资本市场的繁荣。今年1月下旬以来,加拿大、丹麦、新加坡、俄罗斯、以色列等纷纷推出量宽或降息举措,显然也想翻越山丘看美景。回到国内,我国的金融繁荣也是必须翻越的山丘。

2.1仰望山丘:为什么要金融繁荣

金融繁荣符合国家政策取向。即便不考虑金融繁荣的必要性和效用,从国家政策取向角度也是支持金融繁荣的。11月21日降息,以及2月5日的降准均是在落实11月19日国务院的“金融十条”解决融资难、降低融资成本,背后是中央政治局提出的实现经济稳中求进、防止金融风险。因此利率下行是必然趋势,早降反而利于下半年的增长、降低金融风险。从动态的角度看,资本市场的繁荣还能解决国企资产证券化的难题,让市场给出合理的定价;同时沪港通、QFII、RQFII的发展更能助推人民币国际化的脚步。

“稳”,离不开金融支持。11年下半年开始,工业企业ROA和贷款利率几乎持平,14年12月两者分别为7.0%、6.8%,而从上市公司的情况来看,全部A股剔除金融的ROA、ROE分别为3.8%、9.5%,这意味着,上市公司全部的资本回报无法覆盖借贷的成本,即企业如果负债经营,就几乎为银行打工,出力不赚钱。中国经济要稳中求进,需要金融支持。从13年度上市公司的资产负债率来看,传统行业,如建筑、地产、公用事业、钢铁等负债率较高,财务费用率也相对较高。回顾历史过往表现,07年4季度-09年3季度、11年3季度-13年1季度两轮利率下行周期,均带来了企业财务费用率的改善,因而利率的下行可以直接降低这些行业的财务费用成本,即便在需求较为疲弱的情况下,也能带来盈利的改善。详见《策略专题-时来“利”转——15年企业盈利前瞻系列(2)-20150209》。

“进”,需要金融哺育。开启资本市场直接融资的模式,有助于经济转型。对于新兴行业,如IT、消费类行业来说,虽然是轻资产运作,负债率相对较低,但相应的获得银行贷款的难度也较大。而目前我国直接融资占比仅36.7%,美国、日本则分别为78%、60%。因而,新兴产业通过资本市场直接融资势在必行:从09年以来的IPO结构来看,消费和TMT行业IPO占比明显抬升,而周期、金融和地产的占比下降。更不用说新三板的建立也是为新兴产业提供了更丰富的融资渠道。

2.2翻山越岭:利率仍有下行空间

长端利率仍有下行空间。而从充分性来看,有两方面的逻辑均支持无风险利率继续向下。首先,如果将10年国债收益率近似为无风险收益率,历史数据显示,它和CPI同比具有很强的正相关性,CPI同比从11年5月高点持续下行,且从目前大宗商品价格来看,未来在低位徘徊的概率仍较大,而10年国债收益率却在11年5月后仍在14年1月创下新高,因而未来仍有下行的动力;其次,从利率期限结构来看,目前的长端相比短端的利率明显平坦化,未来期限结构陡峭化下,短端利率的下行会打开长端利率向下的空间。

人口周期成为利率长期向下的压力。从日本的经验来看,当1980年代人口年龄中位数达到35岁,无风险利率也正好进入了下行周期。这其中的逻辑在于,伴随人口老龄化程度加速,投资需求下降而储蓄需求上升,因而利率会下行。如果按照日本经验,我国在2015年左右人口年龄中位数也达到35岁以上,这意味着我国无风险利率水平可能即将进入下行的大周期。这一点和未来我国25-44岁置业人口占比下行,房地产投资增速放缓的逻辑是一致的。详见报告《故“地”重游——地产链2011、14年对比-20140605》。

3.A股:越过山丘,美景尽收

3.1趋势:牛市格局不变

牛市格局已经形成。《拨云见日——2014年中期A股投资策略-20140624》我们就开始看多,至此从未动摇,甚至未出现过一次短期转空。因为逻辑的重要性远胜于短期的波动噪音。牛市核心非指数涨而是增量资金入场,12年底至14年中的结构牛市是牛市的引桥,如同02-05年出口相关行业走出独立行情是05-07年大牛市之前的铺垫,14年7月增量资金入场才是牛市起点,背景是低利率、强改革、稳转型,当前彷徨于金融领先实体。美日欧均越过金融繁荣的山丘方见实体改善的美景,中国同样需要金融哺育实体,转型、改革需依靠资本市场,利率下行虽先助金融繁荣,终利于实体。利率下行带动企业融资成本下降,下半年企业盈利有望回升,预计全部A股、A股剔除金融两油15年净利润增速分别为9%、10%。从大类资产配置角度,11年房地产艺术品等实物资产成交下降,理财、信托等快速发展,固收类金融资产已走过三年半的牛市,权益类金融资产牛市才半年,趋势不会轻易结束。

资金入市才开始。《15年策略之资金入市详解系列1-3》中我们详细分析了潜在的入市资金规模及前期资金入市的特征。14年7月增量资金入市,11月降息后加速,内在结构看,公募份额并无显著增长,说明机构非入市主力,个人投资者中,小散户(资产50万以内)、中户(资产50万-500万)增长不明显,增量资金主要来自大户(资产500万-1亿)、超级大户(资产1亿以上),储蓄搬家还未开始,资金入市仍处早期。我们测算,15年机构投资者存量资金配置转向约1.2万亿,来自银行等增量资金约3.9万亿,合计约5万亿。随着利率下行和牛市赚钱效应,储蓄搬家、机构资金配置向权益资产转移也将加快,资金入市才开始,潜在入市资金规模巨大。

维持三条主线。《旭日东升——2015年A股投资策略-20141130》以来,我们一直维持三条投资主线:低利率主线的金融地产、创新逻辑的高端装备和互联网、改革逻辑的国企改革。12月金融地产狂舞后,1月在利率主线休息的背景下创新主线表现更优。进入2月降准已落地,货币政策仍望进一步宽松,低利率逻辑有望强化。此外,“两会”临近,国企改革望继续深化推进,国企改革主线望升温。区域方面关注“大上海”,具有国企改革、迪士尼、产业升级、科技园多重催化。

3.2风格:走向共和

新常态下风格轮转,有自上而下背景。从DDM模型出发,市场风格的判断可将股票资产区分为成长股和价值股两类进行定价,其差异在于影响二者资产定价的核心因素有所不同。以12年12月4日作为行情起点考查,那时十八大刚结束,中国经济进入新常态,估值结构正式开始重建。13年2-8月、14年1-2月,成长股持续火爆,背后依赖于对转型憧憬的高盈利预期,神话故事主要来自分子;13年8-12月风格趋于均衡源于上海自贸区、国企改革等提振,14年11-12月风格偏向蓝筹源于“一带一路”、降息等催化,价值股的神话故事主要来自分母。

增量资金入市以来,风格变换是轮涨。14年7月是本轮行情的另一个重要时点,周永康被立案审查标志着政治的稳定性大幅提升,改革步入加速期,增量资金开始入场。14年7月22日上证综指开始上涨至今:指数层面,沪深300、上证50、中小板指、创业板指涨幅分别为58.0%、65.2%、40.2%、44.9%,差异相对13年明显收敛;行业层面,TMT(如计算机、传媒)与传统蓝筹(如非银、建筑、地产)均有行业涨幅靠前,整体相对均衡;从相对估值看,以2年多估值结构重建的数据做参考,目前创业板PE/上证50PE位于均值水平,中小板PE/上证50PE略低于均值水平,小盘PE/大盘PE略高于均值水平,同样处于本轮估值结构重建来的均值水平。上涨节奏上:14年7月22日至11月21日普涨,市场风格差异并不明显。14年11月21日降息后至12月底,以金融、地产为代表的大盘蓝筹成为市场主力,上证50涨51%,中小板、创业板基本没涨。15年初至今,融资监管使得蓝筹休整,市场整体并不弱,增量资金继续入场只是趋缓而已,创业板指、中小板指的上涨可以理解为轮涨。

展望未来:走向共和。15年1月以来,央行失语、政策限制杠杆交易,使得11月以来推动市场上涨的资金引擎降温,流动性改善边际力量变弱,致使大盘蓝筹进入阶段性休整,而成长股则正好轮涨。往后看,未来流动性环境整体无忧,习近平主席2015年春节团拜会继续强调将坚定推进改革开放,外媒称“两桶油”等大型国有油企可能合并,蓝筹价值股的分母驱动力仍在。同时,以互联网、工业4.0为代表的技术创新符合转型方向,前景可期,分子驱动力也在。在增量资金入场的新形势下,大小、价值成长可以唇齿相依、交相辉映,抛弃偏见或许更好。


 

上一篇:李嘉诚:我凭良心说 政改方案不通过大家都是输家
下一篇:今日辟谣(2023年11月17日)
分享到:
[腾讯]
关键字:无

宏观经济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