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造假质疑 院士别唾面自干
来源:北京商报|浏览:次|评论:0条 [收藏] [评论]
新年的第一个关键词,院士。据媒体报道,复旦大学附属眼耳鼻喉科医院医师王宇澄举报他的导师、中科院院士王正敏涉嫌学术抄袭、科研成果剽窃、院士申报材料造假等问题。央视记者调查发现,其顺…
新年的第一个关键词,院士。
据媒体报道,复旦大学附属眼耳鼻喉科医院医师王宇澄举报他的导师、中科院院士王正敏涉嫌学术抄袭、科研成果剽窃、院士申报材料造假等问题。央视记者调查发现,其顺利增选中科院院士的国产人工耳蜗发明专利,竟是简单克隆自国外样机。在此后就此事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经央视记者一再追问,王正敏承认确实仿制过国外产品的芯片线路图。
事情闹得这么大,惊动了央视,即使王正敏好意思赖着院士的称号不撒手,其所在单位也不好意思任由羽毛被扯得七零八落。可惜,这只是大家的“以为”。
对于举报,复旦大学学术规范委员会只看出了“学术不规范”的问题。护犊之心,司马昭都知道了。但在院士这座荣誉殿堂里,还是有人爱惜羽毛的。最新消息是,王正敏2005年增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的时候,一共有7名院士推荐人。最近,其中4名推荐人向中国科学院写联名信,要求中科院对王正敏予以除名。
别说抄袭和作假了,就是“学术不规范”这样的瑕疵,对于堂堂一个院士也是不能容忍的事故。特别是,如果院士造假牵涉到了举报所说的骗取国家经费,那就不是学术问题了,而是法律问题了。这样一个理应成为聚光灯下的问题,却成为了一个灯下黑的问题,也没看出司法机关对此表示出高度关注。如果此次这个院士造假风波又是一阵风,又是随着关注度的下降而不了了之,那么此前科技部部长万钢对科研腐败所表现出的愤怒和痛心如何收场?
院士已不只是一个简简单单的荣誉,而是负载了太多的利益在里面,比如这些年渐为人知的副部级待遇。否则,面对滔天的质疑,解释无力的王正敏院士,也不至于选择唾面自干,只要没人赶就把院士的暖床坐穿。这其实是对院士群体的不负责任,使得整个院士群体为一个人的名誉背书。因此,还是那句话,是不是老鼠屎,必须拉出来遛遛。
此外,复旦大学学术规范委员会的调查以后还是少搞一些吧,劳民伤财的,传递的都是负能量。众所周知,当前我们的高校是行政治校,学术规范委员会的独立性会有多大的保障,没人对此有太高期望。院士都是各大高校的宝贝,怎么会因为区区一些压力和质疑就自废武功,把当家的院士名额做减法呢?去年,一位80岁的院士向学校表达退休的意思,结果被坚决回绝,书记校长明确表态学校还要指望院士说话呢。
在我们的科研教育体制里,院士不仅享有崇高的学术威望,同时亦掌握了很大的学术权力。学术资源的分配固然是由政府来决定,但却必须依托专家来实现。院士正是这个专家金字塔的塔尖。如果院士依靠这种学术权力而不公、不当地霸占资源,形成学阀学霸,那将不输于个体造假和抄袭的体制短板。
延伸阅读
- 上一篇:民间借贷亟待规范 下一篇:今日辟谣(2023年11月1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