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客服热线:0311-85395669
资讯电话:
139-32128-146
152-30111-569
客服电话:
0311-85395669

中国深化改革已箭在弦上

来源:证券时报|浏览:|评论:0条   [收藏] [评论]

9月9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英国《金融时报》发表署名文章《中国将继续持续发展之路》指出,中国将保持经济长期健康发展,中国将继续走改革开放之路。中国新一届政府今年3月上任伊始,就明确…

9月9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英国《金融时报》发表署名文章《中国将继续持续发展之路》指出,中国将保持经济长期健康发展,中国将继续走改革开放之路。中国新一届政府今年3月上任伊始,就明确提出把持续发展经济、不断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公正作为施政目标。中国已经不可能沿袭高消耗、高投入的老旧模式,而是必须统筹“稳增长、调结构、促改革”。深化改革仍是持久动力。我们已经并将进一步通过简政放权,推进结构改革,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市场能做的交给市场,社会能办的分给社会,政府该管的管好。

部际联席会议

做顶层设计

毋庸讳言,中国深化改革已箭在弦上。日前,国务院同意国家发改委牵头建立涉及35个部委的“经济体制改革工作部际联席会议制度”,协调经济改革中的重大问题和论证方案,并成立跨部门的经济改革工作小组。“部际联席会议”成为下一步经济体制改革的重要工作机制。

虽然中国实施改革开放政策超过30年,但是如何在各个领域上深化改革还存在着不同声音。在11月份即将召开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除中共中央政治局向中央委员会报告工作外,研究如何全面深化改革重大问题是另一项重要议题。在刚刚结束的G20峰会中,国家主席习近平表示,我们正在就全面深化改革进行总体研究,以统筹推进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领域体制改革,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解放和增加社会创造活力。据悉,由有关方面专家和智囊组成的三中全会改革方案工作组,近几个月已在几乎全封闭的状态下工作,将各领域改革内容的不同意见进行磨合,然后呈交中央政治局审批。从习近平披露的内容来看,深化改革确实涉及各个方面。习近平指出,中国将加强市场体系建设,推进宏观调控、财税、金融、投资、行政管理等领域体制改革,将努力深化利率汇率市场化改革和深化涉及投资、贸易体制改革。

毫无疑问,在十八届三中全会召开之前建立“经济体制改革工作部际联席会议制度”,是为了配合深化改革的工作需要。从某种意义上说,改革是促进中国经济可持续增长的唯一道路,不改不行了。中央加快改革的原因,主要是现有的一些体制问题极大地影响到经济复苏,在当前中国经济持续减速的背景下,改革已经迫在眉睫。这种变化,也反映出中央新领导层对于改革的危机感在增强。

改革有望进入新阶段

正是基于这样的背景,有分析认为,十八届三中全会可能强调市场经济体制改革和社会体制改革,有可能打出一面“建立规范、高效、公平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大旗,这不仅与十八大提出的小康社会和“翻两番”的战略目标相呼应,还与习近平总书记所强调的“宏观政策要稳、微观政策要活、社会政策要托底”的说法完全吻合。

一个重要信号是,时隔29年后,被誉为推动中国改革接地气的莫干山会议再度重启。9月7日,由国家发改委国际合作中心、财政部科研所联合举办的“中青年改革开放论坛”在浙江省莫干山开幕,这被称为第三次“莫干山会议”,本次会议重点关注当前中国转型过程中面临的财税体制改革问题。令人关注的是,三次莫干山会议,恰逢三个重要的时间节点:第一次是十二届三中全会前夕,而此次莫干山会议由于产生多项重大成果被写入中共十二届三中全会的改革内容而成为我国经济理论界一面旗帜;第二次是十八大召开之前;这一次是十八届三中全会召开之前,每次都赶在历史的窗口前召开。而这一次,在经历了中国在改革上的蹒跚不前后,中国社会迫切希望翻过不变的一页,期望看到改革再启动的新阶段。

事实上,观察以“习李”为代表的中央新领导层近半年来的执政方式和工作重点,可以看到,他们选择从不同的角度切入改革。习近平总书记打出了反腐败的大旗,通过打“老虎”和“苍蝇”,为改革创造更有利的环境。李克强总理选择了政府改革,试图以“简政放权”为突破口,通过向市场放权来推进市场化的改革,以市场化来激活面临转型压力的中国经济。如果基于这些出发点,就不难理解为什么本届政府甘愿承受经济显著放缓的代价和风险,也要推动经济转型的改革;也不难理解为什么在经济放缓、流动性减少的时候,仍然不为市场所动而坚持在货币政策上按兵不动。

改革进程

要兼顾多种平衡

不过,应该看到,改革趋势只代表了必然性,而对于每一项具体的改革来说,还需要有坚定的改革者克服困难,推动中国各项改革向深水区前进。目前,新领导层在改革上面临挑战,比如,中国经济增长的模式和轨道、中国逐渐固化的利益集团格局等等,这些因素不是在短期内就能迅速更改的,而是很可能需要以十年之期来谋划和推动。因此,在复杂的形势下,一个可持续的改革进程,不可能是单兵突进的,而是要兼顾很多的平衡。这种平衡会体现在很多方面,比如,稳增长与调结构的平衡,效率与公平的平衡,经济发展与社会发展的平衡,产业升级与保证就业的平衡,腾笼换鸟与维持产业基础的平衡,投资与消费的平衡,发展金融业与发展实业的平衡,扭转“债务经济”模式与维持适度负债的平衡……把握这些方面的平衡,需要兼顾多种利益,保证改革的可操作性与可持续性。在一个复杂的系统改革中,如果在某些方面单兵突进,甚至极端化,那就很可能引发新的问题,并给改革带来大量的阻力。

总而言之,对于中国的经济发展而言,需要在各自领域内形成改革的合力,从上至下,进行系统的、有序的改革。只有当改革者不再孤军奋战,改革才会有实质性的进步。

延伸阅读
上一篇:民间投资的障碍到底在哪里
下一篇:今日辟谣(2023年11月17日)
分享到:
[腾讯]
关键字:中国 深化改革

宏观经济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