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后产能屡屡回潮谁之过?
浏览:次|评论:0条 [收藏] [评论]
工信部总工程师朱宏任日前提出,将从七方面着手建立化解产能过剩机制。而在较早前,工信部披露了今年首批工业行业淘汰落后产能名单,其中还涉及多家上市公司。实际上,从2011年开始,关于去库…
工信部总工程师朱宏任日前提出,将从七方面着手建立化解产能过剩机制。而在较早前,工信部披露了今年首批工业行业淘汰落后产能名单,其中还涉及多家上市公司。
实际上,从2011年开始,关于去库存和产业并购的呼声越来越高,去库存可以说已遍及各个行业。当时各行业的去库存多系自主调整,来自于行政层面的产能干预相对较少,但今年以来,行业的自发性去库存已不足以化解产能过剩压力,以至于引发政策调控。
根据相关调查,目前工业企业产能利用率均值不足八成,电解铝、水泥、钢铁、船舶、玻璃等领域则相对更低。与山东钢铁、宝钢股份、福建南纸等公司停产部分项目不同的是,前述行业并未大规模停建过剩项目,相反仍有大量在建及拟建项目,尤其是部分基建领域,产业规划甚至布局到了5年之后。
地方基建冲动与工信部产能调控客观上形成了冲突,但过度指责地方政府及企业以经济规模为纲显然有失公允,实际上,目前的产能过剩局面在相当程度上是为此前的非理性产业规划和集中审批埋单。
2009年,十大产业规划相继出炉,其中就包括目前深陷产能过剩困局的钢铁、船舶。当时船舶行业的产能目标是2011年造船量达到5000万吨,钢铁行业的产能目标是2011年粗钢产量5亿吨,石化领域则准备建20个千万吨级炼油基地。去年船舶完工量达到6000万吨,粗钢产量则超过7亿吨,在目标基础上进一步攀升,造成了规模扩大、普遍亏损的虚假繁荣局面。
有必要指出的是,当时十项产业规划对产能过剩问题已有所预见,如钢铁规划曾要求严控落后产能和防范盲目投资。在实际执行中,也确实有一部分企业被兼并重组,部分落后产能被叫停,但却有更多的项目集中上马。更为重要的是,经过政策洗牌,越来越多的项目掌握在大型企业手中,换言之,在小企业被扣上落后产能帽子的同时,大企业凭借其强大的社会资源不断拿项目,以至于有了“吻增长”的情形。
产能过剩既是企业造成的,又与包括职能部门在内的整个社会的浮躁心态息息相关,而淘汰落后产能、鼓励产业升级也并非今天才有的口号,如何实质性地淘汰落后产能,才是值得大家深思的问题。
延伸阅读
- 上一篇:央行重启逆回购释放何种信号 下一篇:今日辟谣(2023年11月1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