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月流动性风波“后遗症”
浏览:次|评论:0条 [收藏] [评论]
今年6月流动性风波虽时点已过,但其影响并未褪去,令7月债券和货币市场出现了两个异动。一是从现券市场来看,7月中下旬,国债收益率曲线出现了罕见的平坦化趋势,10年长债收益率创下了2012年…
今年6月流动性风波虽时点已过,但其影响并未褪去,令7月债券和货币市场出现了两个异动。
一是从现券市场来看,7月中下旬,国债收益率曲线出现了罕见的平坦化趋势,10年长债收益率创下了2012年以来的新高。二是货币市场来看,虽然质押式回购短端资金价格的涨幅有限,但“线下”的同业存款利率却涨幅较大。
究其原因,则是此前因久期错配问题被推至“风口浪尖”的商业银行,在运用资金方面悄然改变,再加上央行此前一直“按兵不动”,令原先的银行间债市“大户”在买债和同业拆借方面,都变得异常谨慎。
银行主动提高备付
此前,商业银行因久期错配问题被央行警告,推至“风口浪尖”,而在6月流动性风波暂时褪去之后,商业银行在资金运用进行了一场较大的调整。
“经历了6月流动性紧张后,银行变得更加谨慎,债券配置意愿大幅降低。”一位银行人士告诉上证报记者,过去的7月份,银行操作意愿谨慎,配置债券不积极,令二级市场颇为清淡。
记者从银行了解到,一方面,在经历了6月流动性风波后,为防范流动性紧张,银行纷纷主动提高了备付。而商业银行备付提高得越多,就意味着,用来买债的资金就越少,这极大影响了银行参与债券市场的热情。
而另一方面,银行在同业拆借市场对长期资金的需求加大,短期隔夜回购成交量占比下降,显示银行对短期资金需求减少。
据记者测算,7月下旬的质押式回购市场上,隔夜回购成交量在当日成交总量占比不断降低,以昨日为例,隔夜回购成交4471亿左右,仅占全部成交总量的七成左右,显示机构“未雨绸缪”的中长期资金需求加大。
而令银行出现“提高备付、降低短期资金需求”的大背景则是,公开市场操作连续五周“按兵不动”,令央行态度难以揣测,资金面预期不明。
谨慎预期仍未消除
虽然央行一再重申,当下资金总体是充裕的,但在此次逆回购重启前,市场仍对资金面预期的较为悲观。
“尤其是此前两周,无论是当周到期量为零还是1600亿,央行在公开市场均暂停操作,态度难以捉摸。”某险资债券投资经理表示。
在连续数周零操作后,市场预期,央行本周仍将“按兵不动”。中信证券(行情股吧买卖点)认为,虽然当下从降杠杆和保增长角度,货币政策可左可右,存乎监管层的一念之间。但在目前货币政策在宏观政策走向存疑的状况下,公开市场操作很难有大的转变,央行也将尽量避免向市场传达出明显的政策信号。
国信证券则表示,对资金面的悲观预期,主要来自于对于货币政策取向的不确定性,而根源依然是6月20日流动性冲击带来的“后遗症”。
“虽然银行间市场回购利率隔夜、7天品种表现稳定,但是这具有一定的‘管制性’色彩。但线下交易融资,如同业存放类的利率近期明显走高,均以3个月SHIBOR加40个基点以上的浮动在进行,这依然显示出市场对于未来资金面的担忧。”国信证券称。
在此背景下,虽然昨日央行重启逆回购打破了这种预期,但由于逆回购利率仍高企在4.4%,令短期资金价格回落幅度有限,均在11个基点左右,显示短期资金紧张虽大幅缓解,但资金面谨慎预期仍未完全消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