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半年宏观政策应稳增长和防风险
来源: 中国经济时报|浏览:次|评论:0条 [收藏] [评论]
国家统计局7月15日发布上半年经济数据,上半年国内生产总值(GDP)248009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增长7.6%。其中,一季度GDP增长7.7%,二季度增长7.5%。今年以来,受需求减弱、产能过剩和政…
国家统计局7月15日发布上半年经济数据,上半年国内生产总值(GDP)248009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增长7.6%。其中,一季度GDP增长7.7%,二季度增长7.5%。
今年以来,受需求减弱、产能过剩和政策调控等因素的影响,我国经济增长继续放缓。一季度GDP增长7.7%,低于上年同期0.4个百分点,二季度经济增长继续走低,较一季度回落0.2个百分点。
GDP增速持续回落,看似突然,实则符合“增速逐步下台阶”的市场预期。接受中国经济时报记者采访的专家认为,本轮经济放缓是我国经济趋势性下降和周期性回调叠加累积的结果,短期不会出现经济“硬着陆”,全年实现7.5%的GDP增长目标难度不大。下半年宏观政策应将稳增长和防风险相结合。即确定经济回落的底线,保留政策适度放松的空间、弹性和储备;防范经济放缓可能引发的风险。
增速回落符合预期
经济运行稳中提质
“经济增速下滑表现在数字上看起来很突然,但也在我们的预料之中。”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农村经济研究部研究员秦中春7月15日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说,两年前,我们在比较、借鉴中等收入国家和地区经济增长历史经验的基础上,就提出了一个基本判断,即中国经济的潜在增长率将会下一个较大台阶,进入由高速增长阶段到中速增长阶段的转换期。现在从数据表现来看,中国经济正处于这样一个经济增速放缓的阶段。上半年中国经济总体呈现平稳运行态势。
中国银行国际金融研究所高级分析师周景彤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说,“二季度7.5%的增速跟此前的预判基本一致。其中,外需大幅放缓是GDP增速下滑0.2个百分点的主要原因,由于目前出口带动国内生产,进而带动投资的‘外循环’还没有根本转变,因此,出口回落对经济增长具有决定性影响。”
对上半年经济运行的总体判断,国家统计局新闻发言人盛来运用三句话概括,即经济运行总体平稳、结构调整稳中有进、转型升级稳中提质。
盛来运说,经济运行总体平稳,主要表现在经济增长比较平稳、就业基本平稳、物价总体平稳和城乡居民收入增长基本稳定四个方面。上半年GDP同比增长7.6%,仍在7.5%的预期目标之上。虽然二季度较一季度有所回落,但幅度很小,而且连续五个季度经济运行均在7.4%—7.9%的区间,运行较为平稳。经济结构调整稳中有进、稳中提质则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一是农业的基础地位进一步得到巩固;二是现代服务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势头良好;三是企业的产品结构调整也有新的进展;四是节能减排工作继续推进。
秦中春说,今年上半年,我国农业农村经济发展仍然保持稳定增长,夏粮生产再获丰收。
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研究员仲继银7月15日接受中国经济时报记者采访时认为,就目前的增速看,下半年我国经济会维持在“七上八下”的状态,全年实现7.5%的GDP增速目标没有悬念。因为中国经济发展的基本面、动力格局没有根本改变。中国经济后期的发展仍然具有保持平稳较快增长的潜力和条件。
下半年仍需保持政策连续性、稳定性
总体来看,上半年国民经济运行总体平稳,主要指标仍处在年度预期的合理区间,但经济环境仍然错综复杂。下半年中国经济如何前行,政策取向会有怎样的调整?
“下半年还会延续现有政策,不会出现大规模的刺激方案。我不担忧经济会下行,即使落一点也没关系,这是经济规律使然,但不会出现所谓经济‘硬着陆’,建议不要过度紧盯经济增速数据。”在仲继银看来,在外需环境复杂,要继续扩大内需,刺激消费。货币政策方面,应收紧货币政策,加速金融改革,发展直接融资。
“IPO开闸只是时间问题,我希望越快越好。”仲继银说。
本报经济观察家、国务院国资委研究中心研究员胡迟向本报记者分析说,从调控政策走势看,虽然经济增长率低于预期水平,但基本是稳健的,且在正常的范围内,符合现阶段我国经济成长的阶段性特征。因此,宏观调控的着力点还是应当放在结构优化与转型升级方面。
周景彤告诉本报记者,宏观政策要坚持“宏观稳住、微观放松、社会托底”的基本取向,将稳增长和防风险结合起来,确定经济回落的政策底线,保留政策适度放松的空间、弹性和储备。同时,需要防范经济放缓可能引发的风险。
秦中春也认为,尤其要防范财政风险和金融风险。“经济增速回落将影响财政收入增速下滑,因为支出是刚性的,因此收入和支出平衡难度加大。金融风险,宏观上表现出来好像流动性很宽裕,但在微观上,企业经营成本大幅上涨,一些中小企业贷款难,一旦出现资金链断裂,会传到金融业,引起连锁反应。”
周景彤进一步分析,由于本轮经济下行在很大程度上是趋势性的、结构性的,是潜在增长率下移的正常反应,因此很难通过短期政策刺激使经济重回两位数增长,否则只会带来更大的虚拟化和泡沫经济,要延缓潜在增长率下降,保持经济平稳增长,只能通过加大改革释放微观活力来培育新的增长动力和竞争优势。
延伸阅读
- 上一篇:陕西:多措并举缓解经济下行压力 下一篇:今日辟谣(2023年11月1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