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稳增长调结构” 仍需改革以释放新的增量空间
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浏览:次|评论:0条 [收藏] [评论]
国家统计局日前发布上半年经济数据,上半年国内生产总值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增长7.6%。其中,一季度GDP增长7.7%,二季度增长7.5%。这组数据表明,中国经济环比出现下滑趋势,同时,上半年增…
国家统计局日前发布上半年经济数据,上半年国内生产总值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增长7.6%。其中,一季度GDP增长7.7%,二季度增长7.5%。这组数据表明,中国经济环比出现下滑趋势,同时,上半年增速已经接近可容忍的“下限”。
这些数字没有超出市场的预期,中国经济正在缓慢降速,这在一定程度上是中国政府主动选择的结果,因为中央政府没有通过政策刺激维持高增长,而是将调结构放在更重要的位置。这种通过维持适度增长为转型提供时间和空间的做法表明,中国将告别过去为了某个增长目标而不惜冒着更加失衡危险以及加大刺激的做法。
同时,中国经济增速下降是潜在生产率下降的一种表现。在过去数十年大规模的粗放式发展过程中,中国庞大的规模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和持续的时间,但这种发展模式随着中国劳动力、土地、市场这些资源禀赋的条件发生变化而最终受到挑战,这个时候需要通过更先进的技术提高生产率,但是,中国目前被困在传统产业的过剩泥潭中面临困难,这是所有转型国家都会遇到的困境。
在产能过剩的环境中,企业的资产回报率降低,但是为了维持运转而不得不举借更多债务,政府和银行也不允许企业破产(害怕失业和坏账)加剧了这种无谓的资金损耗,随着中国政府和央行试图阻止经济继续增加杠杆,利率开始提高,这意味着这些企业和非常多的地方融资平台已经陷入“庞氏骗局”。
至今,这种大规模企业倒闭还没有发生,但是上半年创纪录的社会融资总量和信贷投放,与放缓的经济增速反映了大量资金用于维持债务链,而不是投入到生产领域。这制约了货币政策对经济增长所能起到的作用,因为当放松货币政策时,将有更多的资金用于扩大杠杆来维持过剩产能,吹大了泡沫。但是,当央行开始收紧对这些高杠杆部分的融资政策时,利率必然高企,随之而来的是“借旧还新的游戏”无以为继。
近日,李克强总理强调,要使经济运行处于合理区间,经济增长率、就业水平等不滑出“下限”,物价涨幅等不超出“上限”,这要求经济结构调整稳中有进,必须以合理增长为前提。我们认为,中国经济的增长应该来自增量,即通过改革释放红利,这就要求政府加快改革,目前的改革速度仍然有提升的空间,在一些关键领域仍需要加大开放。
过剩产业已经成为“资金黑洞”,应该及时清理而不是继续让他们吞噬资金。政府虽然开始启动一些项目和工程提供一些需求,但这种对过剩产业疼痛的缓解不应该继续鼓励他们苟延残喘。政府的投资应该量力而为,这需要对地方政府进行更强的债务约束。
到目前为止,政府仍然在进行政策对冲,即有保有压,一方面谨慎为经济去杠杆,另一方面则是推动增长。在这个过程中,中央政府主要进行预期管理,至少到目前为止,由于时间很短,这种预期管理仍然有效,但是,长期而言,需要改革加以支撑,才能让预期管理发挥作用。
因此,“稳增长、调结构”还是需要改革以释放新的增量空间,而不应由政府继续加大投资,因为政府投资只能把GDP数据提上去了,但对市场和民间资本而言,这仍然是旧的发展模式,市场空间并没有打开,没有增量的空间,市场就会缺少希望,从而恶化预期,现在最关键的工作,就是让市场看到新的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