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必夸大“买日本”
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浏览:次|评论:0条 [收藏] [评论]
最近,日本一些媒体开始渲染中国资本收购日本森林资源的事例,其中有时还扣上“并购日本领土”帽子。但是,实际上中国资本进军日本还在初始阶段。就拿收购日本森林而言,根据日本林业厅和国土…
最近,日本一些媒体开始渲染中国资本收购日本森林资源的事例,其中有时还扣上“并购日本领土”帽子。但是,实际上中国资本进军日本还在初始阶段。
就拿收购日本森林而言,根据日本林业厅和国土交通省的统计,从2006年到2012年,外资收购日本森林一共有近40个事例,中国香港、美国、新加坡、澳大利亚、新西兰以及瑞士等地的资本参与了这些事例。日本媒体对其他国家的资本视而不见,唯独对中国资本进行大肆渲染,显然是剑走偏锋。
日本媒体也不是第一次这样渲染,在2010年,当中国企业并购日本企业的数量第一次超过美国的时候,日本媒体就惊呼中国要“买日本”。实际上这一年中国企业对日并购的数量只有36件,而在2007年,美国企业对日并购案件超过了150件,却没有听到什么“买日本”的惊叫声。“买日本”本来是一个在日本使用的金融用语,是指外资全面买进日元、日本的债权和股票的一种状况。日本媒体使用这个金融用语来形容中国资本收购日本项目,也是一种无法适应的心理表现,因为正是在2010年,中国的GDP超过了日本。
最近,日本媒体又在渲染中国政府系的投资基金在大规模投资日本的上市企业,据说是大量购买了170多家日本上市公司的股票。不过,这也不是一件需要大惊小怪的事。因为现在的日本股市基本上就是依靠外资来托盘的。日本股市中的外资比例从1990年的4.2%跃进到2007年的27.8%。最近,外资一直维持了这个水平。东京证交所的统计显示,外国投资者群体已经超过日本的投资者机构成为日本股市中占比最大的一个组成,而且他们的交易活动也最活跃。在日本的证券市场上,外资的委托交易量已经超过全体交易量的60%,稳稳地坐上了第一把交椅。
在日本股市的外资力量中,中国资本也还是刚刚起步的一支力量,对日本企业基本上还没有话语权。最近,索尼公司的美国股东就公开干预公司的经营,西武集团的美国股东也要求公司改变经营方针。这些都是股东在行使他们的正当权利,而中国资本显然还远远做不到这一点。对日本企业来说,有什么理由不欢迎出钱托盘但不指手画脚的中国资本呢?
至于那些拎着装满现金的箱子对日本不动产蜂拥而上的中国人不受欢迎那是可以理解的,且不用说一些日本人会颦眉,我们也不希望这种负面形象影响中国企业和中国资本的正常活动。
去年,中国企业对日并购的案件数量只有17件。钓鱼岛事件改变了中日经济交往的潮流,但是却改变不了日本企业需要资金和市场,中国企业需要技术的企业之间的需求。而且,就像日本现在对美国投资集团并购日本长期信用银行开始重新评价一样,成功的并购也会给日本带来利益。毋庸置疑,中国企业的市场开拓能力和日本企业的优秀技术相结合是能够走出一条双赢的道路的,而改善两国关系和投资环境迫切需要我们的努力。
延伸阅读
- 上一篇:为何此刻向影子银行动刀 下一篇:今日辟谣(2023年11月1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