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客服热线:0311-85395669
资讯电话:
139-32128-146
152-30111-569
客服电话:
0311-85395669
指标

稳增长防风险需要两手抓

来源:中国经济时报|浏览:|评论:0条   [收藏] [评论]

国家统计局的数据显示,今年一季度我国GDP增长7.7%,低于去年同期0.4个百分点,也低于市场预期。国际形势也不容乐观,近期国际资本流动加剧、亚太股市大幅下挫、新兴经济体增长放缓,国际金融…

国家统计局的数据显示,今年一季度我国GDP增长7.7%,低于去年同期0.4个百分点,也低于市场预期。国际形势也不容乐观,近期国际资本流动加剧、亚太股市大幅下挫、新兴经济体增长放缓,国际金融危机第三波山雨欲来。尽管我国经济体量大、拥有巨额的外汇储备、有较大的政策回旋余地,但国际形势风云变幻必然对我国经济带来严重冲击。

在全球投资者对经济放缓担忧情绪蔓延,国际热钱不断撤离中国市场的情势下,我国宏观调控如何守住政策底线,防范经济放缓可能引发的风险?6月19日,中国银行国际金融研究所副所长宗良在接受中国经济时报记者专访时就上述问题发表了自己的看法。

他认为,调控政策要坚持“宏观稳住、微观放松、社会托底”的基本取向,将稳增长和防风险结合起来,即面对经济下滑的风险,确定经济回落的政策底线,保留政策适度放松的空间、弹性和储备。如果GDP增长低于7%,就应采取行动加大力度保增长。与此同时,需要防范经济放缓可能引发的风险,包括失业上升和金融风险。由于本轮经济下行在很大程度上是趋势性的、结构性的,是潜在增长率下移的正常反应,很难也不能通过短期刺激政策使经济重回两位数增长,因此需要加快市场化改革,推进财税和金融体制改革。

三季度经济或小幅回升

中国经济时报:一季度GDP增长低于市场预期,二季度和三季度经济增长会否有不同表现?

宗良:从4—5月份经济数据来看,二季度形势依然不容乐观,投资、出口、工业和PMI等指标显示,经济增速下行的压力还在增大。初步估计,二季度GDP增长在7.6%左右,低于一季度的7.7%,也低于我们预测初值。

展望三季度,制约经济回升的因素和保持经济稳定的因素并存。PMI指数放缓,煤炭、钢铁、水泥等价格下跌,中小企业经营困难,以及地方债务不断累积,都为经济回升带来了不确定性。但城镇化加快推进、消费和出口恢复性增长以及基数因素,又为经济保持稳定甚至小幅回升奠定了基础。综合国内外各种因素,参考我所“中国宏观经济景气预警系统”结果,我们预计三季度GDP有望实现7.8%左右的增长,全年能够实现7.5%的调控目标。

如果出台新的刺激政策,再考虑到去年三季度为全年低谷,不排除增长率达到8%的可能。

中国经济时报:一季度CPIPPI双双回落,未来通胀压力会否增加?

宗良:近期形成新一轮通胀的可能性较小,这为货币政策保持宽松腾出了操作空间。预计二季度我国CPI上涨2.3%,略低于一季度的2.4%,三季度增长2.4%,全年CPI上涨不超过3%。通胀压力短期无忧。

既要稳增长也要防风险

中国经济时报:未来宏观政策、财政政策、货币政策以及产业政策取向是什么?

宗良:短期需要宏观政策坚持两手抓,将稳增长和防风险结合起来。要确定经济回落的底线,保留政策适度放松的空间、弹性和储备;与此同时,需要防范经济放缓可能引发的风险。如果经济再不好转,预计就业形势很可能在未来一段时间恶化。如果就业形势恶化,说明经济已经运行在潜在增长水平之下,就需要财政政策适当加大力度。

货币政策方面,当前实体经济增长内生动力不足,市场有降息的预期和诉求,但由于近期房地产(行情专区)投资热度不减,一线城市“地王”频出,地产价格持续上涨压力较大,制约了央行降息的空间,预计三季度法定存贷款基准利率保持不变。

产业政策方面,由于当前经济发展中存在产能过剩严重、安全生产事故频发、消费复苏乏力、投资增速放缓等突出问题,我们预计,今年三季度产业政策将对此做出有针对性的调整,但更大的动作可能将在今年年底或明年年初才会推出。

金融系统性风险短期内不会触发

中国经济时报:今年以来,经济减速伴随的不良贷款余额反弹、非银行(行情专区)信贷规模快速上升、房地产销售的“V”型反转等现象引发了各界的担忧。这种担忧主要体现在对影子银行、融资平台以及房地产泡沫这三者之间存在的金融共振联系及其可能引发的金融风险。这一链条是否会发生系统性崩溃?

宗良:判断这一链条是否会发生系统性崩溃取决于三个问题:一是房地产市场的可持续性,即中国房地产市场是否有泡沫以及泡沫是否会崩溃?二是地方融资平台规模有多大以及地方政府偿债能力如何?三是影子银行导致银行信用风险被低估的程度有多大?从目前看,房地产市场有局部泡沫,但尚不具备崩溃的条件。地方债务总体风险可控,政府有足够的偿付能力。影子银行导致银行体系风险被低估,但并不必然导致金融风险上升。

总的来说,上述金融共振所产生的金融系统性风险短期还不具备触发的条件。但是,“金融共振”所反映出的中国经济增长的内在制度性缺陷、风险的传染机制及风险的快速积累确实值得高度关注。

 

延伸阅读
上一篇:QE退出 新兴市场将一地鸡毛
下一篇:今日辟谣(2023年11月17日)
分享到:
[腾讯]
关键字:增长 风险 需要

宏观经济排行榜